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館”這一特殊的博物館內,陳列著一種名為“飛雷炮”的特殊武器,它是解放軍自主研發的一款威力巨大又方便攜帶的火炮,為解放戰爭的勝利立下了不朽功勳。
1951年5月在抗美援朝第五次戰役後,志願軍取得了重大的戰果,但因為後勤補給嚴重不足,為了不造成非必要的損失,志司下令全軍撤退,而聯合國軍則趁機發起反攻,想要佔便宜。
志願軍63軍189師566團因為在最前端,被安排留下來殿後,掩護大部隊撤退。美9師、英28旅和部分韓軍向566團所在的小理山陣地發動了5次進攻,都被志願軍打退。但此時566團的情況也不容樂觀,一方面彈藥即將告罄,另一方面人員也減員嚴重,再不進行突圍就要面臨著被敵人圍殲的風險。
危急關頭團長朱彪看到地上散落地繳獲自美軍的汽油桶,想到了解放戰爭時期解放軍自主發明的一種大口徑“飛雷炮”,於是他將汽油桶經過簡單的改裝,製作成了“飛雷炮”。
當8公斤的炸藥包經過飛雷炮發射,落到對面的英軍當中後,當即發生了劇烈的爆炸,有效殺傷15米的直徑範圍,讓英軍損失慘重,倖存下來的英軍被炸懵了,腦瓜子嗡嗡的,壓在陣地上半天不敢抬頭。566團趁機發起反衝鋒,殺了一個回馬槍,成功擺脫了追兵。
戰後英軍在做彙報時稱:“志願軍使用了從後方縱深處精準打來的大口徑艦炮炮彈。”其實那時候志願軍哪來的艦炮,敵人做夢也想不到,給予他們噩夢一擊的竟然是那些看起來毫不起眼的汽油桶。
既然“飛雷炮”這麼厲害,那麼是誰發明的呢?為什麼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會缺乏火力支援呢?後來又為什麼沒有繼續大規模的在軍中使用呢?
要明確這些需要先了解“飛雷炮”的發明背景。“飛雷炮”是在解放戰爭時期才出現的,1947年胡宗南部國軍侵入了山西的解放區,他們到處修建碉堡工事,想要一點一點蠶食解放區。
胡宗南的策略抓住了當時解放軍沒有重火力的軟肋,晉冀魯豫野戰軍第4縱隊打得非常艱辛。要想打掉敵人的碉堡,只能靠炸藥包,而幾公斤的炸藥包靠人力又能扔出去幾米遠呢?當時解放軍採取的策略是先進行土工作業,靠近了敵人的碉堡後,再用炸藥包爆破。但是敵人也不傻,機槍不是吃素的,不可能看著你靠近無動於衷。因此,當時的解放軍為了炸掉碉堡損失慘重,而且還效率極低。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當時的縱隊領導組織工兵開會,群策群力想辦法。果然,人多力量大,群眾眼光是雪亮的,一名來自山西的名為聶佩璋的工兵連長提出了一種設想,如果有一種方法能夠替代人力把炸藥包發射到碉堡附近就好了。
聶佩璋首先想到了“迫擊炮”,他模擬迫擊炮的原理,先是在地面上挖了一個具有一定長寬的梯形土坑(據資料顯示,長1.2米,口部寬1.0米,底部寬0.8m),把一定量的火藥放在坑底作為發射火藥,接下來在發射火藥上放一塊木板作為隔離板,最後把炸藥包放在隔離板上。當底部的發射火藥被引燃後,造成強大的推力將炸藥包呈拋物線發射出去,從而替代人力對碉堡工事和敵人造成殺傷,這就是最初的“飛雷炮”的原型。
但是挖這樣一個符合要求的土坑至少需要2個小時,而且發射一次後土坑就會被破壞,在戰場上批次性使用非常困難,於是聶佩璋就琢磨著是不是可以仿著迫擊炮做一個可移動的發射筒。他先是找來了汽油桶和比較粗的棗木,把棗木製作成木板固定在汽油桶的底部,並在木板上鑽孔,汽油桶外面也做了鐵箍來加強強度。使用時將發射火藥先放在汽油桶底部,引線透過棗木板上的空洞引到外面,這就成了第一代可移動式“飛雷炮”的原型,口徑足有300mm。
經過多次實驗調整,“飛雷炮”可以把6-8公斤的炸藥包,發射到100米開外,最遠可以達到300米。而6-8公斤的炸藥包爆炸後,可以把直徑10米範圍內的所有工事摧毀,直徑20米範圍內的敵人不死也會喪失戰鬥力。實驗畢竟只是實驗,實戰效果如何要經歷實戰檢驗才知道。
1947年9月,解放陝州的戰鬥打響,這也是“飛雷炮”在實戰中的首次亮相,僅僅幾發炮彈,就將東門的主碉堡打掉。據戰後的國軍俘虜稱:“你們用的什麼大炮?都快把我們的五臟六腑震碎了。”其威力可見一斑,之後“飛雷炮”在解放軍中被推廣使用。
1948年11月,“淮海戰役”打響,國共雙方共上百萬人參戰,國軍的黃維兵團被圍困在安徽宿縣一個叫雙堆集的地區。敵人眼見逃跑無望後,修砌了大量的工事,甚至把樹木砍掉做路障,把汽車排在外圍夯實泥土作為地上戰壕。但隨著總攻號角的吹響,解放軍180個“飛雷炮”在20分鐘內向敵軍陣地上傾洩了500多個炸藥包,敵人自信滿滿的防線,被撕開了一個口子。大家在電視上看到的陣地上一排排汽油桶的畫面就是這麼來的。
當然“飛雷炮”也不是萬能的,它也有自身的侷限,比如射程短,精度差,發射效率低,易炸膛等缺點。但武器是死的,人是活的,關鍵還是看你怎麼用。根據“飛雷炮”的這些特點,解放軍制定了專門的戰術。在攻堅戰中,“飛雷炮”主要被架設在距離敵人工事較近的戰壕中,利用其威力大,群體殺傷的優勢撕裂敵人的防守陣地。在防守戰中,“飛雷炮”能夠形成全面火力網,對即將衝到己方陣地前的敵人進行全方位、覆蓋性打擊。
這樣一款由解放軍自主研發的,在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戰爭中立下汗馬功勞的攻堅利器,現在正陳列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館”內,它見證著中國人民革命的勝利,更見證著新中國的偉大誕生,它是共和國的“功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