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以後主食是不是還吃米飯,能不能喝粥了?”
相信很多分泌代謝科的坐診醫生,面對各種各樣的糖尿病患者時,都會被詢問這樣一個問題。因為得了糖尿病的患者大多數是老人,因為腸胃不好,所以大多養成了喝粥的習慣。
但是得了糖尿病以後,情況可不能同日而語了,不少糖友都發愁:喝粥,害怕喝粥容易升血糖,讓自己糖尿病加重;吃米飯,又害怕自己腸胃不好,長時間下去容易得胃病。因此,糖友們在得知自己的病情以後,總是一直詢問醫生這個問題。
得了糖尿病,到底是吃粥還是吃米飯?今天給您一個正確答案
這個答案就是——吃米飯。
尤其是對於剛剛得了糖尿病,開始調理血糖的糖友而言,吃米飯更是最為正確的選擇。
可能有朋友會覺得,米飯和粥的原材料都是一樣的,憑啥說吃米飯才是最合適的?
其實不然,它們兩者的區別其實很大,且因為米飯和粥都是主食,甚至能直接左右糖友的控糖狀態。
首先,是兩者烹飪方法的不同:
米飯的烹飪方法主要是靠“蒸”,而蒸出來的米飯,用水量自然也會比米粥要少很多,所以其中澱粉含量的糊化程度也會更低。
所謂糊化,簡單來說,就是米飯析出澱粉和糖份的程度,糊化程度越高,則析出的澱粉和糖份越多。
因此,蒸出來的米飯,糊化程度低,能夠被身體直接吸收的糖分少,自然對血糖的影響也更低,更利於糖友在日常生活中調整控制,穩定病情。
相反,煮粥的過程中需要大量的水,在煮制的時候,米粒大面積糊化,糖分和澱粉都融入了粥裡,特別容易被腸胃吸收,最後形成血糖,自然也不利於糖尿病患者的病情控制。
其次,是兩者的結構發生了變化:
之所以推薦糖尿病患者吃米飯,和米飯相對較低的血糖轉化率是分不開的,除了烹飪方式以外,米飯的顆粒大多較為完整,因此其中纖維素以及其他維生素等保留齊全,能夠更進一步促進腸胃消化,降低血糖的吸收效率。
而米粥恰恰相反,因為大多呈現出“糊化”的狀態,纖維結構被破壞,更容易被吸收形成血糖,自然對於糖尿病患者而言也更危險。這也是為什麼選擇米飯,而不選擇米粥的原因之一。
不僅如此,例如一些糖友所鍾愛的米漿,米粉等,相比於米飯同樣有著更高的血糖轉化率,所以同樣不推薦,糖友的主食,仍然是安安穩穩地選擇米飯,才最為實際,才更有利於身體健康和控制病情。
不過話說回來,糖友們也先別急著匆忙選擇米飯,米飯的確是最合適的主食選擇,但是在米飯的食用方式上,仍然需要針對糖尿病這一病症情況做出針對性的改進。
糖友在吃米飯時,還應該注意這2點
1)注意“粗細結合”
雖然允許糖友吃米飯,但是米飯仍然是高碳水,高糖分的代表性食物,長期食用大量米飯,仍然會對血糖控制不利。因此糖友們在吃米飯的時候,最好在其中摻入一些粗糧,比如豆類,玉米,紅薯等,大概將米飯的1/3替換成粗糧即可,既能提高飽腹度,還能降低總體的碳水攝入,對於控制血糖,穩定病情而言,是極好的選擇。
2)嘗試“少食多餐”
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米飯的食用方法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環,大多數糖友,都推薦實行“少食多餐”的飲食方式,即控制每天吃飯的總量不變,將一天三頓飯改成一天四頓,甚至一天五頓。
單位時間內碳水攝入降低,不僅能夠有利於更好地控制血糖,還能降低腸胃的消化負擔,也打消了不少抗拒米飯的糖友的顧慮,可是說是非常合理的選擇。
另外,不僅僅是米飯,在糖尿病的其他膳食方面,也不能懈怠。
糖尿病膳食有講究,“2宜2忌”要牢記
2宜,分別是“宜按時”和“宜蔬菜”
人的身體裡是有生物鐘的,定時且規律的飲食,可以讓腸胃也協同形成工作高峰期,運作得更有規律,繼而提高腸胃消化效率,有助於身體控制血糖。
而蔬菜也是如此,相比於粗糧,蔬菜的營養更全面,纖維素攝入更充分,也更有利於腸胃蠕動,加速血糖的代謝吸收,起到調控血糖和促進飲食營養攝入全面的作用。
2忌,分別是“忌夜宵”和“忌高糖”
這兩者自然不必多說,前者不僅會導致腸胃的消化吸收負擔加重,引起糖尿病消化系統併發症,還容易增加血糖的攝入,對控糖不利。
而後者更是重中之重,是糖尿病患者整個控糖計劃的根基,例如白糖,蜂蜜,紅糖,麥芽糖等,都是潛在的高糖隱患,還請在日常飲食中一定要合理規劃,減少攝入量。
綜上所述,糖尿病膳食中,雖然主食佔據很大的一部分,米飯的確更優於米粥,但在食用米飯的同時,一些注意事項和糖尿病飲食方法,同樣是需要糖友們牢記的部分,瞭解的越多,履行的越多,才能讓自己的控糖生活更完善,才能更好的促進糖尿病的改善和恢復。
參考資料:
[1]:《多吃白米飯更易得糖尿病?》,人民政協網,2017-5-22
[2]:《“糖友”不能喝粥?此粥非彼粥!-》,健康管理,2013年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