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磨蹭問題上,父母還需要不斷的成長和學習。
但願有一天,我們都能擁有“孩子,你慢慢來”的詩意心境
作者 | 哎呀媽
如果做個排行榜,投票選出能把家長逼瘋的教育問題,我想“孩子太磨蹭”一定能進入前三。
兒子今年上三年級,日常的磨蹭拖延簡直讓人分分鐘崩潰。
每天起床,三催四請,明明眼睛都睜開了,就是嫌困,總想再睡過去,不吼上幾嗓子,根本起不來。
帶他外出,我都要忍住怒火,看著他以0.5倍速收拾東西、穿衣服、穿鞋子,好不容易一切就緒,他一看到擺在玄關的奧特曼,就忍不住拿起來玩了......
尤其是寫作業,如果說平時還能保持母慈子孝,那一到寫作業真的是各種雞飛狗跳。
回想過去的日子,N+1次因為他太過磨蹭衝他大吼大叫,真是心力交瘁。
結果效果還不好,催多了,兒子反倒成了老油條,根本不為所動。
為了解決他的拖拉磨蹭,我不得不開始聽專家課,看育兒書。
沒想到,還真被我發現教育上的問題。
這半年的時間裡,我反覆推敲,認真學習,並將所學付諸實踐。
陪伴兒子的過程中,看到他身上的改變,我就知道,這歸功於所學到的四個心理學效應。
“超限效應”
你的催促,加劇了孩子的逆反心理
很多父母都會發現:
孩子動作慢、拖拉,光靠催改變不了什麼,甚至越催,孩子就越慢。
有一次,兒子學校佈置了製作燈籠的手工作業,要求家長陪同。
所有材料都備好了放在桌上,他非要找個一次性桌布墊著,找了半天沒找著,又說得備好抹布。
一來二去,十幾分鍾過去了。
當時我著急洗菜做飯,便催他快點過來動手。
可他屁股剛一坐,又跑去廚房洗水果吃,說肚子餓了,不吃點東西幹不動。
看著時間一點點被他浪費掉,我心裡那股無名火瞬間爆發出來,忍不住對著他大吼了一頓。
最後,那次作業,明明半小時就可以完成的,他非得搞到晚上11點。
耗時久,完成的質量差不說,母子關係也陷入僵局。
坦白說,我一度懷疑兒子的理解能力有問題,為什麼我都那樣催了,他還能不為所動。
後來看到心理專家胡慎之的一段話:
媽媽越催促,孩子動作越慢,繫鞋帶、吃飯、寫字,都越來越慢。
這其實是孩子對媽媽的攻擊,或者說,是孩子針對媽媽對待自己的方式做出的反擊。
孩子用這種不好不壞的狀態證明父母的失敗,有點損人不利己。可是人的無意識中有這種需要,這是攻擊的需要,也是對憤怒的表達。
恍然大悟,這就跟心理學上的“超限效應”一個道理。
我們的孩子,如果受到外界的刺激過多、過強,或作用時間過久,很容易產生極不耐煩或逆反的心理。
甚至會陷入一個死迴圈:
催——不動——再催——慢慢動——三催四請——更不願意動了。
想想也是。
換做是我,如果別人老是不停催催催,也會覺得很討厭,甚至故意放慢速度,讓別人著急。
所以,想改變孩子的磨蹭,父母管住自己的嘴巴很重要。
比如,當我決定控制住自己,不去催他,一開始兒子依舊磨蹭。
但過了半小時,他看了看時鐘,意識到作業還沒做,竟罕見地拿出練習冊,乖乖坐在書桌上寫。
原來,有些時候無聲真的勝有聲。
放下催促嘮叨,讓孩子做主,既能讓他為自己負責,還能收穫成長的驚喜,何樂而不為?
“定位速效實驗”
目標精細化,提高孩子的效率
前幾天在群裡,看到一位媽媽發來的求助語音:
“我真的是要瘋了,這都十點多了,他作業還沒寫完,其他小朋友都已經睡覺了,就他磨磨蹭蹭。”
聽完百感交集。
現在的孩子,作業真不是一般的多。
語文、數學、英語、體育......啥都要打卡,啥都要過一遍。
就像兒子每次一回到家,作業清單一開啟,各科各類細碎的安排。
別說他看了頭暈,就連我,也一時不知從何入手。
有的時候,不是孩子喜歡磨蹭,而是目標太多太雜了,孩子不知道從哪裡開始。
心理學家羅西和亨利就做過一個實驗,證明了這種現象:
參與實驗的學生被分為3組,分別前往10公里外的村莊。
第一組的學生,由於不知道村莊在哪裡,跟著嚮導走不到兩三公里,就開始叫苦。
走了一半,抱怨的學生越來越多,負面情緒迅速蔓延。
到最後,整個隊伍情緒低落,潰不成軍。
第二組的學生,事先知道目的地在10公里外。
只是走的途中沒有任何路標,他們只是跟著嚮導走,根本不知道走到哪裡,還有多久。
因此也有人開始抱怨,行走的速度越來越慢。
第三組的學生,情況截然不同。
他們不僅知道目的地在哪裡,還能看到路牌,心中有數,走得也很順利,最終全員完成任務。
這就是心理學上有名的“定位速效實驗”。
由此可見,孩子的磨蹭拖拉,跟目標不明確、過程漫長有關。
於是我在跟兒子商量過後,針對兒子的學習做了調整:
每天先了解他要完成哪些作業,幫他將作業分解成一個個的小目標,然後估算每個目標大概需要的時間,讓他做到心裡有數。
比如前半小時做語文,完成後休息放鬆十分鐘,吃點東西或聊下天,再花半小時練習英語,繼續放鬆十分鐘……
以此類推,當每一個短期目標完成時,我都會及時給到反饋。
這麼做,不僅消除了一次性完成所有作業的緊張感和壓力感,還預留了時間讓兒子放鬆一下,調整狀態重新投入學習。
幾個月下來,兒子每次做作業前都會自己做好規劃,效率也慢慢提高了起來。
當孩子一次又一次拿下小目標時,也是他收穫成就感,重拾信心的高光時刻。
“蔡格尼克效應”
降低任務的難度,減少孩子的心理負擔
《超級育兒師》裡,有一個叫龍威的12歲男孩。
考試考27分,玩遊戲時精神抖擻,做作業時哈欠連連,無從下手。
坐在書桌前,要麼發呆、要麼玩筆,到頭來,作業經常交不上去。
看到他在媽媽的逼問下,雙手無處安放的緊張,背不出“六乘以六等於多少”的窘迫,不禁替他捏一把冷汗。
按道理,像他這麼大的孩子,不至於故意拖著不寫作業,挨媽媽一頓打罵。
但從他的緊張、焦慮可以看出,遲遲完不成作業的關鍵在於,學習對他而言很難。
很多時候,明明是迫在眉睫要完成的事情,孩子就是催也催不動。
不要一味判定孩子喜歡磨蹭,這極有可能跟要做的事情難度大有關。
“蔡格尼克效應”也指出了這一點。
人們對尚未處理完的任務,會比已處理完成的任務印象深刻很多。
即是說,那些因為難度高暫時無法完成的事情,會成為孩子心裡不可忽視的疙瘩。
表面上看,他東弄弄西搞搞,不在意是否能及時完成;
事實上,當他選擇拖延時,身心並不輕鬆,反倒會因“心有牽掛”而煩躁、備受煎熬。
想要快速做完事情,提高效率,重點在於減輕孩子的心理負擔,讓他擁有一個輕鬆舒適的狀態。
明白這點之後,我一直在思考,怎麼給兒子一個良好的學習狀態呢?
我的做法是,讓他先從簡單容易的事情做起。
比如所有的作業中,他背英語單詞背得比較快,就讓他先完成這項作業;
一般完成1、2項簡單的作業後,他就會明顯找到成就感,逐漸放鬆下來,不像剛開始那樣面露難色了。
等他心情放鬆了,最後再做數學或其他難度較高的學科主業,相對更專注和快速些了。
這樣的方法持續大概兩個月,我驚喜地發現:
兒子比以前更自信,就算要當天要完成的作業比較多,他也不擔心。
看他每天順利完成一個一個挑戰,渾身散發出的滿足感,我便知道,每一個孩子都是有潛力的,只有用對方法,激發他進步的渴望,再難的事,他都願意花時間精力做下去。
他時常磨蹭的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
“自然懲罰法則”
化主動為被動,讓孩子自己承擔後果
教育專家尹建莉在書中講過這樣一個例子:
一位生意做得很好的媽媽,卻苦於無法引導孩子好好寫作業。
她掏心掏肺,幾乎天天監督孩子寫作業,可孩子卻對此深惡痛疾,常常完不成,成績一直是班裡倒數。
直到一次偶然的機會,尹建莉聽到媽媽催孩子寫作業的話,瞬間明白了:
“你已經欠數學老師三次作業了,還欠著英語老師兩次作業,今天再不寫,欠得更多了!”
提醒孩子寫快點,這倒沒什麼問題。
但媽媽這樣的方式和語氣,只會讓孩子覺得:作業是老師的,不是我的。
而且,孩子還會覺得:我完不完成沒關係,反正有媽媽會催我,不怕。
之前,我也踏進過類似的誤區。
比如兒子上學要遲到了,我乾脆幫他整理好書包,回過頭再說他,他卻一臉“理所應當”的嘚瑟樣,氣得真想打他。
自從學習了“自然懲罰法則”之後,我決定學會放手。
有次,到了睡覺時間,兒子仍沉浸在玩樂高的專注中,英語作業一個字都沒動。
我也不催他,簡單提醒他“該睡覺了”就轉身回屋。
第二天,他因為沒有寫作業被老師狠狠批評了一頓,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寫作業,不敢再玩了。
出門上學也是,我會提前告訴他,如果7點還沒準備好,我就沒辦法送他上學,到時候他只能讓奶奶帶他去坐公交車,這樣就很容易遲到。
剛開始,他不為所動,依舊磨磨蹭蹭,我也沒再催,到點簡單跟奶奶交代幾句後,我就揮手說拜拜了。
那天,兒子果然遲到了,被學校記遲到後,動作明顯變快了,竟然開始催著我出門上學。
有句諺語這麼說:智慧來自經驗,而經驗來自失策。
自然懲罰法則,就是讓孩子親身體驗磨蹭的後果,為此付出代價,吸取教訓。
從而不斷認識到自己的責任,調整自己的節奏,掌握正確的做法,不斷自覺快速起來。
看著兒子近一年的成長,我愈發覺得:
孩子並不是天生的慢性子,他也不是故意要拖延時間,拖沓磨蹭。
只是有時候,他跟不上大人的步伐而已。
就像那句話說的,教育孩子,就像牽著一隻蝸牛在散步。
所以,別急,給他多一點點時間,多一點點關愛。
要相信,他已經用最大的速度前行,父母能做的,就是用堅定不移的愛接納他,在前面耐心引導他,讓他找到自己的節奏。
假以時日,孩子一定會綻放出屬於自己的光芒。
最後點個“贊吧”,與各位父母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