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自古就對高懸在空中的月亮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千百年來,人們幻想著、盼望著到那神秘的月亮上去。1969年7月20日,美國的“阿波羅”登月飛船終於踏上了月球,人類終於登上了這引起人們產生“嫦娥奔月”、“玉宇瓊樓”幻想的神秘“殿堂”。
人類登月的主要任務,是收集有關月球的種種科學資料,為人類進一步瞭解月球提供可靠而寶貴的依據。但除了月球上的岩石標本能夠隨身帶回以外,有許多的資料是要靠裝在月球上的儀器不斷地從月球上發射回地球,而這必須在月球上架設一架大傘似的天線。
靠宇航員在月球上安裝是很困難的,況且航員在月球上停留的時間極為寶貴,還有許多重要的實驗要做。因此這種大型的天線,都是在出發前就預先安裝好後直接帶到月球上去的。可是,這天線的體積很大,而宇宙飛船貨艙的容積有限,並且還要帶很多其他的科學儀器。怎麼辦呢?
這時科學家們想到了“形狀記憶合金”。
將記憶合金在轉變溫度以上製成天線,先將其冷卻,然後再將天線像疊手帕那樣摺疊成一小團,這樣天線的體積就大大縮小,放進宇宙飛船的貨艙內就不會佔太多的地方了。當飛船到達月球后,宇航只需將這疊成小球團的天線取出,放在月球上就行了。因為月球上空氣極稀薄,太陽光的照射會使這小球團的溫度很快便升到其轉變溫度以上。於是,記憶合金“甦醒”了,它很快“回憶”起了自己原來的形狀,從一個小球團開始展開,形成了架完好的天線,就像一個蓓蕾在陽光的照耀下綻開。
這朵人類創造的“奇花”,終於開放在月宮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