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兵團,相信大家都會將其理解為規模宏大、甲堅兵利,類似於軍隊一樣的團體,但這次我們要說的新疆建設兵團,它不僅是世界上最大的“兵團”,還是中央每每在下發到各省級行政單位的檔案裡需要單獨拎出來說明的特殊存在,所有兵團人既不用穿軍裝、也不會拿軍餉,永遠不會換防、更不會轉業。
說它是一個兵團,可從它自設立以來的發展歷程以及現狀來看,更像是一座不大不小的轄區省份。官方給予新疆建設兵團的定義為:
承擔著國家賦予的屯墾戍邊職責,以此實行黨政軍企高度統一的特殊管理體制,且在所轄的墾區內依照國家本身的法律法規自己自行管理包括行政、軍務、司法等等各個方面,卻不同於自治區、直轄市的國家實行計劃單列的特殊社會組織。
聽起來是不是一種雲裡霧裡的感覺?想要徹底瞭解新疆建設兵團是個怎樣的存在,還得從其設立的目的及歷史沿革開始說起。
古往今來,縱觀中國版圖,不管朝代如何更迭,新疆始終都位於人煙稀少的邊陲地區,而生活在這裡的遊牧民族生性桀驁不馴,時常動亂,常年給中原王朝施加了不少壓力,所以有關新疆的屯墾戍邊事業一直都源遠流長,也是少有的幾種能從封建時代延續至今的一種制度。
西漢初年,為了防止匈奴侵害,漢文帝劉恆採納了太常掌故晁錯的意見,首創屯田戍邊制度,派出軍民前往邊陲地區紮根生活,一方面讓他們包圍邊疆安全,另一方面又令他們開墾邊疆土地,以此實現自我供給並延於後世使用。
不過那時的漢朝邊陲並非新疆地域,真正的古時新疆建設兵團還是始於漢武帝時期,駐紮在伊犁河谷屯田守疆的軍隊,後來在朝代的演變中,雖然屯田戍邊的軍民規模各有差異,但總的來說這項措施一直未曾廢除。
1949年,新中國成立前夕,新疆實現和平解放。
不過由於生產力水平低下、生產方式落後的原因,整個新疆的發展步伐一度處於原地踏步,百廢俱興的局面,當地人民苦不堪言。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中共中央命駐守新疆的解放軍部隊大力開墾荒地,同時發展養殖業,提高生產效率,僅用一年時間就實現了食油蔬菜自給自足。
1954年10月,中央政府正式任命駐守新疆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五、六軍大部以及第二十二兵團全體軍士一齊就地轉業,完全脫離國防部隊的序列,成立“中國人民解放軍新疆軍區生產建設兵團”,既接受整個新疆軍區的領導,也接受中共中央新疆分局的指揮,從這一刻起,新疆建設兵團的前身就此登上歷史舞臺。
自新疆建設兵團成立以來,全國各地就不斷湧現出大批各行各業的積極分子前來參團,他們不乏剛畢業不久的青年才俊、知識分子、科研人士以及復轉軍人,大家懷揣著滿腔的熱情與幹勁來到了這片邊陲地區,全身心的投入到各項事業建設當中。
1975年3月被撤銷了兵團建制,1981年,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建制重新恢復,並享有省級的許可權,重振旗鼓,開啟了二次創業的程序。
截止到2020年,整個新疆建設兵團約有330萬人,下轄14個師。
自改革開放後就從接受新疆軍區與中共中央新疆分局的雙重領導變為了接受中央政府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雙重領導,總的來說就是跟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直轄縣級市實行“師市合一”的管理制度,這就是我們開頭所說的享有權利卻不同於自治區和直轄市的體制原由了。
2019年,新疆建設兵團實現了2747.07億元的總產值,同比去年上漲了6.3%,其中不管是傳統的農業、工業還是新興的第三產業,都無一例外地穩步提升,就連科研領域和教育事業都完成了兩頭開花的壯舉,這不得不歸功於一代又一代的兵團人勇往直前的奮鬥精神與不畏艱險的拼搏鬥志。
是他們為這片荒原戈壁帶來了生機、煥發了新的活力;
是他們戍守著最為危險的邊陲地區,打破任何妄圖侵犯我國領土的人,用自己的一生給我們保駕護航;
希望我們每個人都能認識他們、瞭解他們、尊重他們,對這群最可愛的兵團人報以崇高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