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10日,農曆辛丑年臘月初八,是母親楊美田誕辰一百週年的紀念日。母親去世已經兩年多了,這幾年每逢她的誕辰日、忌日和祭日,總是會回憶起她生前的一些往事,除了哀思和懷念外,還有平靜和欣慰。感到平靜的是,她走的時候已經98歲高齡,也沒有留下太多的遺憾;感到欣慰的是,她走了,卻留下了最值得懷念的、最寶貴的財富——良知。 母親是2019年6月7日農曆端午節去世的,雖然按照她生前要求沒有召開追悼會,但那幾天前往靈堂和墓地弔唁祭奠的人絡繹不絕,前前後後足有兩三千人,有至愛親朋,有機關團體,有本地的,也有外地專程趕來的,還有些專門發了唁電。為什麼這麼多人弔唁祭奠?我想,這主要是敬仰她的為人處事。 母親是個傳奇式的人物,她的經歷和故事,曾被幾百家各類媒體爭相報道。央視《等著我》《軍旅人生》《焦點訪談》《夕陽紅》《外國語頻道》和鳳凰衛視、河南衛視、江蘇衛視、南陽電視臺、宿遷電視臺、泗洪電視臺、睢縣電視臺、人民網、新華網、鐵血網以及《解放軍報》《新華日報》《宿遷日報》《南陽晚報》等媒體還專門做了專題報道。 1922年1月5日,農曆辛酉年臘月初八,母親出生在豫東一個名門望族之家,為北宋開封府楊家將後裔。她兄弟姊妹九個,她最小,排行第九,稱為“九妹”。她小時候家裡比較富有,上過幾年私塾,學過《三字經》《女兒經》《弟子規》《增廣賢文》之類詩書。後來,在部隊又經過多次文化、政治、軍事、宣傳等方面的培訓。母親15歲就參加了革命。七七事變之前,她二哥楊進田成為豫東地區抗日地下交通站負責人,經常讓她幫助蒐集傳遞情報,站崗放哨,籌集軍費。她曾經三次闖過徐州南門的敵寇封鎖線,把子彈和銀元送到淮北抗日根據地。1942年清明節,楊進田被日本憲兵隊逮捕並被殺害,母親輾轉千里到淮北參加了新四軍。隨後,她跟隨部隊參加過朱家崗外圍戰鬥、光復洋河戰鬥。解放戰爭期間,她隨華東野戰軍參加了圍殲國軍王牌74師的孟良崮戰役和魯西南的沙土集戰役,隨後被編入騎兵部隊強渡黃河,挺進中原,接著又參加了豫東戰役和淮海戰役。解放後在虞城縣、商丘市、南陽地區做婦女、統戰、組織等工作直到離休。 母親的一生是這樣度過的:青少年時期,戎馬倥傯,風風火火,常處生死之間,歷盡悲歡離合;中年時期,與世無爭,謹言慎行,有驚無險,平穩渡過;老年安享太平,健康長壽,頤養天年。
傳奇的人物必有傳奇的人生,傳奇的人生必有傳奇的巧合。令人感到驚奇的是,她一生的關鍵節點,總是與農曆的節氣聯絡在一起:臘月初八出生;春節結婚;清明節二哥被日寇逮捕入獄,家族蒙難;中秋節參加新四軍;端午節去世。太巧了,巧到不可思議! 母親待人從不苛刻,總是樂意盡力幫助別人,寬容別人;她從不在人前人後議論別人的是是非非;從來沒見過和聽說過她與別人爭長論短。其實,她的內心是強大的,只是感覺所謂的爭強好勝,不過是心胸狹窄的一種表現罷了。有時候,她甚至對一些人和事容忍到了不可容忍的程度,這並非是姑息,只不過是採取一種更長遠更寬闊的眼光看待身邊發生的一切,簡直像個出家人那樣超脫。我是從一些事情上看出她的良知,或者說是人格、人性、本性、境界、品德。
2014年有家媒體的記者採訪她,問她抗戰時期給淮北洪澤湖根據地送子彈和銀元透過徐州南門日本人的崗哨時,害不害怕?她說,當然害怕,害怕完不成任務呀。日本鬼子不可怕,他們到我們國家來是做壞事的,他們怕我們。壞人總是怕好人的。這,大概就是母親的是非觀、善惡觀——真是勇者無懼!
1942年反掃蕩,打完朱家崗外圍戰,她和戰友及老鄉們埋葬了戰鬥中犧牲的同胞戰友後,又把十三個被打死的日本兵挖坑埋葬。因為這個決定是我父親做出的,她也覺得理應如此,所以一聲沒吭就執行了。而當時也有不少人說把這些日本兵扔了喂野狗算了。父親說,這些日本兵也是爹孃生養的,是日本帝國主義的炮灰。死了就也埋了吧,總算有了葬身之地。反正咱中國地面大,多少都能埋下。要知道,母親的家裡四個人都死在了日本人的監獄,還有些死在了跟日本人戰鬥的戰場上。國仇家恨,母親最痛徹。
事後,父親提起這事想聽聽她的看法,母親說他們好歹也是人,戰場上被打死,當然應該把他們埋了,死了也算有個墳頭。第二年建烈士陵園的時候,日本反戰同盟特意為他們戰死的同胞立了一塊碑,記述了這件事情。這大概就是母親的人性化觀念的體現,也是許許多多中國人的人性化觀念的所在。這相比於日寇反人類的戰爭殘忍手段,活埋、細菌戰、毒氣彈、狼狗咬死、殘殺嬰兒等等慘無人道的暴行,有著天壤之別。從這兒可以看出,中國人傳統教育中的“仁”“義”“善”,即人性化,對母親的影響很大——仁者無敵。
母親不是好事之人,但有時候你不去找事兒,事兒也會來找你。文革期間,外地來了兩個調查材料的找到母親,要她證明一位大學的領導戰爭期間投敵叛變問題。對於這位戰友,母親打心眼裡看不起他,瑣碎、小氣、遇事不敢擔當、背後喜歡打聽別人的隱私並四處傳播、愛打小報告、愛佔小便宜、愛賣弄學問、看不起文化低的幹部,總之毛病很多。這人被整倒之後寫交代材料時,把有次部隊被打散後他跑到敵佔區一個地下聯絡員家裡躲藏了幾天的事情說不清,因為這個能直接證明的聯絡員解放後死了。於是,整他的人就揪住這點不放,非說如果找不到證明,就說明他有投敵變節的可能,就是嫌疑分子,不能平反。出於無奈,他只好讓當時的戰友們給他證明。但好幾個人因不太知情,也給他證明不了。當找到母親時,他們想要她出具這個人投敵變節或者是不知情的證明材料。母親說,這個人雖然我也看不起他的為人處事,但不能昧著良心出證。母親說,當時她是搞機要通訊聯絡的,那次部隊被打散後這個人確實跑到地下聯絡員家裡躲了幾天,當時這個聯絡員也講了這件事,還有幾個戰友也知道這件事的原委,不存在投敵叛變。證明寫出之後,因為對方沒達到往死處整人的目的,於是就惱羞成怒,說母親沒有政治立場,包庇壞人,並恫嚇要找母親的上級反映,並且拿我父親被整的事情威脅,說不會善罷甘休,走著瞧。母親非常平靜的說,既然你們說他是叛徒,你們自己寫證明算了,何必要我說實話?我丈夫的事兒跟這事兒扯不上,至於你們想怎麼辦,你們自己看著辦吧。這倆人糾纏了兩三天,看沒有想頭,就不辭而別,灰溜溜走了。在真與假之間,母親總是選擇真實,這跟利害和好惡無關——信者無愧。誠實守信是人的立身之本。
文革開始,我父親雖然已經下臺,但還是沒有躲過這場風暴。省裡的和豫東的造反組織,把父親抓到豫東,罪名是“反黨集團頭目”“黨閥”“腐化墮落分子”“惡霸”,在開封、商丘和睢縣等地開萬人大會批鬥。還讓他曾經的同事和部下陪鬥,其中有他和另外一個領導的所謂“走狗”幾十位,並按職權和工作性質編為“四大孬,四大賴,八文八武八秀才”。極其荒唐,極其瘋狂。父親被揪走後的一天夜裡,他一個戰友的侄子,慌慌張張跑到我家,告訴了我母親我父親和他叔被弄到豫東的訊息。母親聽他說完,就弄了倆菜,倒了杯酒,讓他邊吃邊說。這個人叫張賢順,是物資局的採購員,全國各地到處跑,見多識廣。他叔叔再早是國民黨西北軍的團長,解放戰爭率部起義,被就地安排為虞城縣武裝部長,當時我父親是縣委書記,跟他搭幫,我母親跟他妻子也在一起工作過,彼此有些交情。後來他被打成右派,遣返回老家南陽城獨山北張營村。我父親被髮配南陽之前,這位張伯伯的侄子還去豫東找過他。當時,兩家都處在捱整狀態,難免同病相憐,關係相處很融洽。等張賢順大哥喝完酒吃完飯,母親問他有啥主意打算咋辦。他建議兩家去人到豫東找關係活動活動爭取寬鬆點,再送些衣服食品。母親聽他說完,直接了當的說,不用去,去了也沒用,更不要給誰說好話,說了不僅沒用還丟他們的人。這是大形勢,誰也沒辦法,元帥將軍部長省長都打倒了,何況他們這些下級。聽天由命吧,反正我知道他們也沒有幹過啥傷天害理的事兒,可能只是工作中出點錯、得罪些人。現在只要我們家裡人不出麻煩就行了,不用怕,怕也無用,或許過一段一切都會好起來。事情過後,這位張賢順大哥逢人便說,“楊姨真是見過大世面,有見識,有底氣,不怕事,不低頭。”每提及此事,我覺得這位張大哥說的“有底氣”,就是他們沒有幹過傷天害理的事。這也許就是母親內心深處的底線吧——智者不惑,智者無憂。
母親很堅強,從來沒聽說或者見過她哭過,不管遇到多大的事,多悲傷的事。她經常說,“哭是無能的表現。”但我也曾見過她哭過一次。那時2015年7月,我們陪她到蘇北去看老戰友,轉轉當年她戰鬥和工作過的地方。那天上午,我們陪她先去了泗洪縣應山烈士陵園,祭拜過英烈後,又去了深入洪澤湖的半島勒東村。這裡抗戰時期曾經是新四軍四師兵工廠和後方醫院所在地。當年母親曾經在這裡做內部保衛和管理工作,擔任組長。說來也巧,在勒東村部她遇見了一個八十九歲的老太太,叫丁陳氏,後改名叫陳華。這位老太太是本村人,當年在兵工廠做工,母親負責給她們安排具體工作並驗收產品。交談後,這位老太太認出了母親,並叫出“楊組長姐姐”,還說母親當年經常給她拿吃的東西。母親也認出了她,當年十四五歲的小姑娘。突然,母親拉著陳華老太太的手失聲痛哭。好一陣子,母親哭罷才緩過來勁兒,大聲說“都死了,過去在兵工廠的同志姊妹們都死了!”後來我們覺得當時母親是去了烈士陵園後又遇到了當年熟悉的人,睹物思人,觸景生情,感情激動到了極點,就忍不住痛哭一場。在這裡,我看到了母親人性人情的光輝。這也是良知真情:動之心,發乎情,形於色,言於表。
什麼是良知?最早提出“良知”的是孟子。《孟子·盡心上》曰:”人之所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意思是說:人不用學習就能做到的,是良能;不用思考就知道的,是良知。這是人的天性,人的本性。對於有別於人的禽獸,其天性就是本能;而人之所以為人,其天性就是本性。人一旦喪失本性,就會成為禽獸一樣,只剩下本能了。我覺得,不管性善論,還是性惡論,人還是需要接受心靈的傳承,使本能潛移默化成本性,這才真正能夠達到良知,隨時自覺不自覺喚醒人的天性,也就是人性,達到致良知的境界。我想,明代哲學家王陽明所講的“格物致知”“知行合一”的內涵也在於此吧。良知,肯定和文化水平、接受教育的程度有緊密的關聯,但不是成正比的,文化,教育等不能替代對良知感悟和自覺。
母親走了,把最寶貴的財富——良知,留給了我們。我們該怎樣支配這筆財富呢?
北宋思想家張載,把中國知識分子的理想抱負總結為四句話:“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用現在的話說,就是我們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有以天下為己任的社會責任感,為大眾謀福利的高度自覺性,為歷史文化傳承有捨我其誰的擔當,為開創一個和平幸福的大同世界鞠躬盡瘁。簡言之,這與“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及胡適先生的“Worth”“Work”“Words”“三W主義”異曲同工。 如果感覺這種標準或者境界高不可攀,那麼,我們就從身邊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莫以善小而不為,莫以惡小而為之。”此乃“致良知”。
2022年1月6日
作者簡介:
馬希明 ,筆名劍如虹,河南睢縣人,現居住南陽市。長期從事紀檢監察工作,此前曾擔任過教師、電臺編輯等。酷愛旅行,總是喜歡跨越歷史長河,用腳步伴著詩歌去丈量萬里山河。作品散見於今日頭條、搜狐資訊、網易新聞、百度等網路媒體。詩歌專著《馬希明詩集》於2021年2月由團結出版社出版發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