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11月的一個夜晚,毛主席正在徹夜辦公,突然,他放下手裡的工作,提筆給湖南省政府寫了一封電報稿:“湖南省人民政府,著即查明茶陵羅克紹此人是否還在?在則從速逮捕。”
這是新中國成立後,毛主席親自發出的第一份逮捕令,不是罪大惡極、對革命造成極大損失的罪人,毛主席是不會這麼做的。
那麼,這個羅克紹究竟是什麼人呢?為什麼會讓毛主席如此憤怒?
羅克紹,1877年出生於湖南茶陵縣一個地主家庭,從小就是無賴惡棍,長大後更是成為一個典型的土豪劣紳,橫行霸道,魚肉鄉里。
在他50歲那年,正趕上轟轟烈烈的大革命,到處鬧起農民運動,茶陵縣的貧苦農民也紛紛辦起農會,在共產黨的領導下與土豪劣紳作鬥爭,民憤極大的羅克紹就被大家抓去,五花大綁,帶上高帽子,插上亡命牌,被押著在鄉里遊街示眾。
因此,在羅克紹的心裡,對共產黨和革命運動充滿了仇恨,做夢都想報復。
很快,“機會”就來了,蔣介石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對共產黨舉起了屠刀,湖南軍閥許克祥也緊跟著發動了馬日事變,湖南的土豪惡霸們也紛紛組織地主武裝,配合反動軍隊對革命者大肆抓捕。
羅克紹見機會來了,就糾集一幫爪牙,成立了茶陵18團團防局,自任團總,手下200多個小嘍囉,四處抓捕參加革命的農民,殺害革命積極分子,犯下了累累血債!
1927年9月9日,毛主席發動了秋收起義,並帶領起義軍開闢了井岡山革命根據地,茶陵縣距離井岡山不遠,革命勢頭必然波及到那裡,羅克紹非常驚恐,也蠢蠢欲動,尋找機會反攻。
不要低估羅克紹這樣的地主武裝,他們對於剛剛成立、實力還很弱小的革命武裝來說,也是非常危險的敵人,稍不留神就可能造成災難性的後果。
很快,毛主席就遭到了羅克紹的反撲。
1927年11月,毛主席派出一支部隊攻打茶陵,羅克紹逃跑,隨後國民黨派大部隊前來清剿,羅克紹也跟著回來了,工農革命軍實力不足,只好撤退。
由於革命形勢非常艱苦,隊伍中一些意志不堅定的人,就產生了退縮甚至變節投敵的想法,比如第一團團長陳浩就是這樣一個人。
陳浩和幾個心腹一商量,打算投降軍閥方鼎英,於是就寫了一封投降書,交給一個心腹去送信。但是,這個人在半路上被巡邏的前委監督員宛希先抓到了,搜出來投降書一看,宛希先大驚,急忙派人把這個訊息向井岡山的毛主席彙報,自己則留下來監督陳浩。
毛主席得知訊息後,也非常著急,要知道,當時對於革命隊伍來說,每一個戰士、每一條槍都是無比寶貴的,何況陳浩一下子就要拉走一個團,這將會給革命帶來怎樣沉重的打擊!因此,毛主席立即帶著兩個連下山,務必要追回這支部隊!
要追上他們,必須抄近路,就必須路過江口鄉,而這個江口鄉,就是羅克紹的地盤。當時,羅克紹正帶著他的團防局駐紮在這裡,勢必會擋住毛主席的去路。
毛主席正在趕路,突然前面傳來密集的槍聲,隊伍走不動了,毛主席就問嚮導:“前面是什麼人?”
嚮導回答:“茶陵一霸羅克紹的團防局。”
毛主席著急地說:“這個惡霸,要耽誤我們的大事!”
毛主席帶的人不多,要消滅這夥反動派很困難,於是就果斷決定,留下一部分人與羅克紹交火,拖住他們,自己只帶小部分人從水路撤出,繼續趕路。
最後,毛主席終於追上了陳浩的部隊,把他們重新帶回了井岡山,並嚴懲了叛徒陳浩。
但是,那些掩護他的戰友們卻有不少人犧牲了,這就是羅克紹的第一筆賬,是不能不還的!
幾個月後,茶陵縣工農政府成立,羅克紹又帶著他的反動武裝突然襲擊,殺害了18位革命者,毛主席得知後,難過得幾天都吃不下飯。
而羅克紹,卻因此而獲得了很大一筆獎賞,更讓他囂張跋扈,帶著團防局武裝到處抓捕革命者,製造了一個又一個血案,成為井岡山時期最兇惡、最難纏的頭號反動派!
毛主席曾經痛恨地說:“在井岡山有兩條大地頭蛇,東邊有肖家璧,西邊有羅克紹,不把他們打掉,我們不得安寧!”
雖然毛主席後來還經歷過無數改天換地的大手筆,都遠比當年發生的事更加艱險,但羅克紹這個差一點將革命扼殺在搖籃裡的劊子手,卻始終牢牢地記在毛主席的心裡,於是就出現了本文開頭的那一幕。
再說湖南省政府接到毛主席親筆起草的逮捕令後,也非常重視,立即派出精幹人員處理此事。
辦案人員經過調查,發現羅克紹真的還在,只不過已經是73歲的老人了,而且在解放後,他表現得還“不錯”,主動捐獻家產,自己全家住在茅草屋裡,一副可憐相,不清楚他的歷史的地方政府,還把他當作“開明士紳”予以照顧,讓他當上了小學校長。
這個老狐狸的嗅覺還是很靈敏的,打聽到中央來人尋找自己,立即就猜到是誰在找他,這個老傢伙就想出一計……
專案組來到羅克紹的家鄉後,卻得到一個意外的訊息:羅克紹年老體衰,突然患病死了!
專案組非常詫異,這個人前幾天還好好的,怎麼會突然就死了呢?
經過明察暗訪,專案組發現,每天一到了吃飯的時候,羅家就會有人偷偷摸摸走進一處山林,專案組跟蹤發現,原來羅克紹並沒有死,而是藏在了一個山洞裡,每天由家人給他送飯,專案組立刻逮捕了這個老狐狸!
1951年2月10日,羅克紹被判處死刑,執行槍決,得到了應有的懲罰。
(參考資料:《文史博覽》《龍門陣》《舊聞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