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我們知道手榴彈是八路軍新四軍國軍手上的大殺器,與捷克式輕機槍成為殺死日軍最多的兩大武器。
而日軍在二戰中主要使用九一式和九七式手榴彈,因為形狀的原因外號又叫香瓜手雷,威力比八路軍的邊區造好得多,但是九一式缺點也很突出,一個拔掉保險銷後還要在硬物上磕一下,另一個就是圓柱形彈體不便於握持,投擲距離不如八路軍國軍的木柄手榴彈。同期英美蘇都使用卵形手榴彈並沿用至今,咱們中國現在也是用便於握持的卵形手榴彈了。
但是大家不知道的是,日軍是二戰中主要參戰國中手榴彈生產數量最少的,裝備使用也是最少的。
二、
我們先看國軍:
國軍士兵有專門的四聯裝手榴彈袋,右肩左肋斜挎著。
再看八路軍:
姑且不討論八路軍的重機槍射手是否也會配手榴彈袋的問題,這畢竟只是一個兵人。但八路軍每名戰士是標配有四聯裝手榴彈袋的,既有右肩左肋這種攜帶方式,也有左肩右腰後的攜帶方式。
三、
再來看日軍的:
正面沒有手榴彈袋。
背面依舊沒有手榴彈袋。
看單兵裝備圖:
還是沒有手榴彈袋!
四、
可是我們知道日軍士兵是要用手榴彈的,那怎麼辦?
嗯,對於普通士兵來說,自己想辦法!總之軍部是沒發手榴彈袋的。
鬼子兵就自己想辦法了,帶得少的好辦,一個褲兜裡面放一顆。一顆九一式手榴彈重530克,也就是一斤多,關鍵兩頭都有小凸起,至於舒不舒服方不方便沒人管。
日軍九一式手榴彈,分辨九一式和九七式很簡單,兩頭凸起的是九一式。
帶得多怎麼辦?
鬼子兵並不會學美國大兵那樣掛在脖子上,他們裝在挎包裡面攜帶:
有人說這樣多不舒服啊,重量都在脖子上。沒辦法,普通陸軍士兵就這命。
也不是日軍沒有專門的手榴彈袋,日本為部分精銳部隊如空挺部隊(空降兵)也列裝1式和2式彈藥腰帶攜帶手榴彈的。
不多不少,就是兩顆!多了沒有。
注意為了容納手榴彈凸起的設計細節,其他國家卵形手榴彈沒這樣的設計
五、
現在我們知道了,普通日軍士兵是沒有專用手榴彈袋的,就算精銳部隊也就給了放兩顆手榴彈的彈袋。
日軍為什麼這麼不待見手榴彈呢?
這有兩個原因,首先是戰前日本陸軍很為自己士兵射擊精準而自豪,覺得一顆子彈消滅一個敵人最划算,所以最晚接受衝鋒槍的潑灑彈雨戰術。也忽視手榴彈的作用。
二是軍部高層認為大量裝備的擲彈筒能取代手榴彈的作用,所以部隊中裝備的擲榴彈數量比手榴彈還多。手榴彈一般人均兩顆足矣。這甚至只有窮到家的八路軍人均裝備量的一半。
而在下面的部隊如中隊小隊中,居然認為手榴彈是一種加強裝備,並不是每名步兵都需要配發,但是非戰鬥人員會配發幾枚用於自衛(或自殺)。
六、
這還不僅僅是日軍下面部隊因為手榴彈下發少,沒有專用手榴彈袋而不愛用手榴彈,而是從日本軍部開始,從上到下都是這種觀念!
看看日本手榴彈的產量就知道了:
九一式手榴彈,是二戰日軍裝備的主要手榴彈之一,生產量100多萬顆。
九七式手榴彈,是日軍在二戰中使用和裝備最多的手榴彈。從1937年開始裝備部隊,到日本投降時共生產了790萬顆。
也就是說滿打滿算900萬顆吧。
知不知道國軍生產了多少顆手榴彈?
2700萬顆!
是日本生產量的三倍!
窮到姥姥家的八路軍都生產了447萬顆,抗戰中總共使用了800萬顆手榴彈,考慮到八路軍總兵力比少得多,人均裝備量超過國軍不說,更是遠超日軍。
反之,日軍1937-1945年,生產子彈共80億發。
同期國民黨兵工廠累計生產子彈約11億發,即使加上外購和美援也就23億發左右。
這一比較就看出來了,日軍從上到下有多不愛用手榴彈。軍部生產得少,下面連手榴彈袋都不給裝備,士兵帶不帶手榴彈也無所謂。
結果就是國軍和八路軍利用大量裝備手榴彈帶來的優勢,在戰鬥中大量殺傷日軍!
抗日戰爭期間,中國軍隊累計使用各式手榴彈3000多萬枚,擊斃擊傷日軍40餘萬人,佔整個抗日戰爭期間日軍傷亡總數的三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