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代漢語辭典》中,"兵團"的解釋是:“軍隊的一級組織,下轄幾個軍或師。”
在解放戰爭後期及抗美援朝戰爭期間,中國人民解放軍曾經有19個野戰兵團,它們包括1948年11月1日根據中央軍委《關於統一全軍組織及部隊番號的規定》編成的 16個兵團,以及後來加入的原國民黨軍起義部隊編成的3個兵團。
兵團編制是解放戰爭中,中國人民解放軍為統一戰鬥序列而形成的戰役戰術集團。
當時我各野戰軍下轄都有兵團,一個兵團下轄的部隊,在二到五個軍之間。如三兵團下轄10軍、11軍、12軍;四兵團下轄13軍、14軍、15軍;五兵團轄16軍、17軍和18軍。
同樣是兵團,不同的兵團人數有著不小的差別。人數最少的第一、第二兵團,下轄不到7萬人,而人數最多的兵團,下轄的人數超過了17萬人。
我軍最初的“兵團”
土地革命時期,紅軍雖然有方面軍、軍團、軍等這樣的編制,但部隊的規模和人數並不大,主要是以游擊戰為主,也很少會實施大規模的集團作戰,所以紅軍中並沒有兵團這一級編制。
抗日戰爭時期,我軍貫徹黨中央提出的“獨立自主的山地游擊戰”的戰略方針,讓八路軍 3 個主力師在敵後作戰的同時,注意自身的發展壯大,我軍的兵員數得到了大幅提升。
這時,中央軍委和八路軍總部便開始對部隊進行了整編工作,於1939 年進行了兩期整軍,八路軍也從原來的12個團發展到61 個團。
中央軍委又提出了“在1940 年再整理 50 個團”的目標,以游擊戰為主的八路軍,也就是從這一時期開始向野戰集團過渡。
最先使用“兵團”這一稱呼的,是“八路軍留守兵團”。這支部隊是在八路軍 3 個主力師深入敵後之後,負責留守陝甘寧邊區的八路軍部隊,兵團總人數不到一萬人,由蕭勁光任司令員兼政委,主要擔負保衛陝北根據地的任務。
蕭勁光
這支兵團下轄8 個警備團,最高峰時人數達到了9000餘人。但是這支最早的兵團,沒有明確的編制,其人數和任務,也是根據形勢發展需要而變化的,所以還不是嚴格意義上的“戰役戰術集團”。
1946年,國民黨調集重兵向解放區大舉進攻,拉開了解放戰爭的序幕。我黨為適應戰爭形勢發展的要求,更好地集中優勢兵力打殲滅戰,中央要求“各個戰略區域都應編整能夠機動的突擊力量,準備他們能夠實行極大機動”,開始考慮編組規模較大的機動兵團,並明確提出了“野戰兵團”的概念。
為了打殲滅戰,中央軍委提出了“把機動作戰(運動戰)與大殲滅戰結合起來”的策略。
這種種新的作戰形式,需要大規模的軍事力量實施連續作戰。1947 年 1月,華東野戰軍統編為9個縱隊,設立了膠濟線前線指揮所和隴海前線指揮所,這也是後來華東野戰軍幾個兵團的雛形。
1947 年 6 月,以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為標誌,我軍開展展開戰略反攻,解放戰爭的格局也發生了根本的轉變。
為調動與分散敵軍,華東野戰軍以 4 個縱隊組成了東兵團,以 7 個縱隊組成了西兵團,分別執行內線和外線作戰任務。這兩個兵團均由若干個縱隊組成,已經具備了兵團的性質,在名稱上也使用了兵團的稱謂,掀開了我軍組建野戰兵團的大幕。
我軍正式組建兵團
到了1947年下半年,人民解放軍已進入大舉反攻階段,作戰規模不斷擴大,機動作戰成為常態,正式組建兵團之事也開始擺上了日程。
“1948年3月4日,中央軍委決定將華東野戰軍編組為4 個兵團,其中第一兵團轄第一、第四、第六縱隊;第二兵團兵團轄第七、第九、第十三縱隊和渤海縱隊,第三兵團轄第三、第八、第十縱隊;第四兵團轄第二、第十一、第十二縱隊。
華東野戰軍成立的4 個兵團,是“兵團”作為一級編制在我軍中的正式亮相,兵團領導也大多是由野戰軍一級的領導層兼任,實際是將野戰軍領導向下加強到各方向指揮。
這一時期的兵團帶,可以視作是野戰軍的方向指揮機構或派出指揮機構。
幾乎與此同時,東北野戰軍也出現了兵團一級的指揮機構。1948年5月,東北野戰軍成立了東野第 1、第 2 兵團,任命蕭勁光為1兵團司令員,蕭華為政委;任命程子華任2兵團司令員,黃克誠任政委。
隨著部隊規模和作戰範圍的擴大,中央軍委正式確認了兵團作為一級編制的存在。
1948 年 5月9 日,中央軍委命令,以晉冀魯豫軍區前方指揮所為基礎,組建華北軍區第一兵團,轄第八、第十三、第十四縱隊;以晉察冀野戰軍下屬部隊改稱華北軍區第二兵團,轄第二、第三、第四、第六縱隊。
與以往不同,這兩個兵團都有專門的指揮機構,也明確了所屬的部隊,所以這兩個兵團是我軍嚴格意義上正式成立的作為一級編制的兵團。
解放戰爭中,我軍的總兵力發展到280萬人,各野戰軍之間的協同作戰越來越頻繁,作為一編制級的兵團的成立,能解決原來分散作戰的條件下形成的各部隊的組織編制不統一、番號不統一等問題,有效地發揮在各個方向上統籌指揮各部隊作戰的作用。
這時的兵團,已經進一個相對獨立的作戰集團,而不再僅僅是野戰軍的方向指揮機構。
特別是1948 年 9 月,毛澤東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解放軍要“有計劃地走向正規化”之後,中央軍委便明確指出:“野戰部隊縱隊以上,設野戰軍、野戰兵團兩級。”
並提出“部隊的番號統一編排。旅統改稱師,縱隊統改稱軍,軍以上為兵團,兵團以上為野戰軍。兵團一般地分隸於野戰軍,但亦得直受軍委指揮。”
我軍的19個兵團及兵力
按照1948 年出臺的《中共中央、中央軍委關於建軍方針及部隊編制等問題的決定》上的規定,全軍應該設定 20 個兵團,但後來由於種種原因,實際只設立了16 個。
《中共中央、中央軍委關於建軍方針及部隊編制等問題的決定》的出臺,是我軍正規化建設的重要標誌。透過整編,解放軍的編制更加統一合理,向正規化建設邁進了一大步。
兵團正式走上歷史舞臺後,在波瀾壯闊的解放戰爭中,殲滅了大量國民黨軍的重兵集團,包括國民黨的“五大王牌”在內的國民黨軍主力紛紛被我各個兵團消滅。
在蔣家王朝面臨覆滅之時,有許多原屬國民黨的部隊經過我黨的爭取,加入了起義的行列。對這部分起義的國民黨軍。
我黨經過對他們的教育改造,將這些部隊建設編成了三個3 個兵團:第 21 兵團、第22兵團、第 23 兵團。從此,人民解放軍編制序列中的兵團數量,達到了19個。
由於各種原因,各個野戰軍的兵力存在著一些差距,所以不同的兵團,兵力也存在很大的差距。
第一野戰軍長期在西北作戰,由於西北地區人煙稀少,所以雖然下轄了第1兵團和第2兵團,但總兵力只有17萬餘人。也就是說,第1兵團和第2兵團的兵力,均在7萬左右。
第二野戰軍下轄第3兵團、第4兵團和第5兵團,總兵力有28萬多人。去掉直屬部隊和後勤部隊,每個兵團的兵力也只有7萬多人。
第三野戰軍下轄第7兵團、第8兵團、第9兵團、第10兵團。這幾個兵團都是下轄4個軍的兵團,是除四野之外,我軍兵團兵力最多的。4個兵團中兵力最多的第9兵團,有近14萬人;兵力最少的第10兵團也有11萬人。
第四野戰軍是四大野戰軍中兵力最多的,總兵力超過了百萬之眾。四野雖然只有第12兵團、第13兵團、第14兵團、第15兵團這四個兵團,但每個兵團轄3個軍,每個軍轄了4個師,所以每個兵團的兵力都在15萬以上。
解放後被撤銷的兵團
新中國成立後,軍隊建設進入了新的階段,一些兵團機構改建為軍、兵種指揮機構,如第 12 兵團機關改編為海軍機關,第 14 兵團機關改編為空軍機關等等,這些兵團的番號也被撤銷。
中央軍委原計劃在1950 年前後,將各兵團番號撤銷,所屬部隊由各大軍區直屬。但隨著朝鮮戰爭的爆發,這一計劃暫時延後了。
1950年7月 ,中央軍委將第 13 兵團調往東北,與第 42 軍等部隊一起改編為中國人民志願軍,於當年10月入朝參戰。到了1951年,中央軍委又先後派出第 3、第 9、第 20、第 23 兵團入朝參戰。
在抗美援朝戰爭期間,兵團作為一級指揮機構,仍然存在了數年,其任務是指揮若干個軍作戰。
抗美援朝勝利後,我國進入了戰後經濟恢復階段。中央軍委也對我軍的軍事武裝力量進行了規範化改革。全軍的縱隊被改編成軍,兵團級這一編制被撤銷,兵團作為我軍的一級編制正式成為歷史。
但是現階段,我國還保留著一個極為特殊的“兵團”建制,它就是“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這個特殊的兵團,為什麼一直儲存到今天呢?
1949年新疆和平解放時,新疆生產力水平比較低下,人民生活非常貧困。
為鞏固邊防、加快發展,減輕新疆各族人民的負擔,駐新疆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紛紛投入到生產建設之中,實現了後勤保障的全部自給。
1954年10月,駐疆的中國人民解放軍按照軍委的命令集體就地轉業,組建了"中國人民解放軍新疆軍區生產建設兵團",勞武結合、屯墾戍邊。17.55萬軍人從此投身到了炎熱的新疆建設之中。
70年代,"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曾短暫被撤銷,但1981年底又得到了恢復。直到今天,它仍然承擔經濟發展和守衛戍邊的雙重重任,是新疆維護穩定、處置突發事件的一支重要力量。
我軍最特殊的兵團
我軍的19個兵團司令員中,絕大多數在建國後都被授予了大將或者上將軍銜,只有特殊的一個兵團例外,它就是第18兵團。
它的司令員,是名震天下的徐帥。也就是說,第18兵團,是一個由野戰軍首長級別的元帥直接領導的兵團。所以第 18兵團無論從其發展歷程,還是從其地位作用、顯赫戰績來看,都堪稱是非常特殊的一個。
1948年5月,華北軍區以原晉冀魯豫軍區前方指揮所和所轄部隊組建第1兵團,由軍區第一副司令員徐向前兼任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後來在全軍統一兵團番號時,第1兵團改稱第18兵團。
當時我軍共有4個野戰軍,即西北野戰軍、中原野戰軍、華東野戰軍、東北野戰軍";而大軍區則有5個,分別是西北軍區、中原軍區、華東軍區、東北軍區、華北軍區。
野戰軍的領導人,在軍區互一般都有兼職,陳毅、林彪就曾分別兼任華東軍區和華東野戰軍司令員、東北軍區和東北野戰軍司令員,所以大軍區與野戰軍為同一級別。身為華北軍區第一副司令員的徐帥,級別就是野戰軍一級的。
徐帥曾任紅四方面軍總指揮、八路軍第 129師副師長,解放戰爭中又是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委員之一,由一位中央軍委委員、元帥兼任兵團司令員兼政委,讓第18兵團顯得特別與眾不同。
1947年5月,徐向前出任晉冀魯豫軍區第一副司令員,在劉、鄧率主力挺進中原之後,主要領導後方各項軍務。
當時晉冀魯豫軍區面臨的最大問題便是兵源問題,徐向前立即擔負起了練兵擴軍的重任,在劉、鄧大軍南下後,組織起一支新的野戰部隊。
當時的晉冀魯豫軍區,只有少數原太嶽軍區留下的部隊,以及一些地方武裝,總兵力不到5萬,裝備也很落後。這就是18 兵團起步的底子。
面對如此局面,徐帥並沒有氣餒,而是說道:“如果說地方兵團好像是指頭,由地方兵團組成野戰軍後,就好比把五個指頭握成拳頭了。用拳頭打出去才有力量。”
徐帥認為這些地方部隊最大的缺點是實戰經驗不足,而鍛鍊他們最好的辦法就是打仗。所以徐帥以區區兩萬地方部隊,開展了運城戰役和臨汾戰役,最終殲敵1萬餘人,攻克了運城和臨汾,部隊也取得了城市攻堅戰的寶貴經驗。
1948年5月,徐向前的這支部隊改編為華北軍區第1兵團。在徐帥的率領下,這支原來的地方部隊經過了艱苦的實戰錘鍊,戰鬥力得到很大的提升。
在接下來的晉中戰役和太原戰役中,第1兵團取得了殲敵10 萬餘人的重大勝利,又使部隊取得了運動戰的經驗。
1949年2 月,第1兵團改稱第18兵團,與第19、20兵團一起攻克太原,殲敵13.8萬人,迅速成長為具有強大野戰能力的正規兵團。
毛澤東手中的一把“利劍”
解放戰爭中,華北戰場具有相對的獨立性,在這個戰場上戰鬥的,主要是第 18兵團。在一個龐大的作戰方向上,徐帥以區區一個兵團實施了多次城市攻堅戰,這在全軍都不多見。
要知道當時我軍的大多數兵團,都是在野戰軍指揮下統一行動的。
自擔任18兵團司令員後,徐帥就把解放山西是徐向前當成兵團的主要任務,這也是中央軍委和毛澤東的全域性部署之一。
毛澤東曾經明確地說過:“向前兵團擬固定在晉中打閻,直至攻克太原為止。”可見作為領袖,毛澤東對徐向前和18兵團是寄予厚望的。
太原戰役結束了閻錫山在山西38年的反動統治,華北與西北、晉綏解放區從此連成一體,對爭取解放戰爭在全國範圍的勝利具有重大的戰略意義。
太原戰役後,18兵團成了中央軍委的一支戰略機動部隊,擔負著保衛黨中央,配合東北、中原戰場作戰,支援西北、西南方向作戰等重大任務,是毛澤東手中的一把"利劍"。
支援西北作戰是華北軍區的重要任務,彭德懷就曾請示中央調徐向前部西渡黃河配合作戰。
1949年4月25日,第18兵團調歸第一野戰軍建制,先後參加了保衛西安、扶眉戰役,有力地配合了一野的作戰。1949年11月,第18兵團又根據中央軍委命令,翻越秦嶺向西南進軍,配合第二野戰軍解放大西南,解放了西南重要城市成都。
第 18兵團在戰火中成長髮展壯大,得到了黨中央、中央軍委和毛澤東的讚譽。
1948年9月,徐向前到西柏坡參加中央會議時,毛澤東便當面表揚18兵團:“你們還不到6萬人,一個月消滅閻錫山10萬,單是正規軍就搞掉他8個整旅。你們是怎麼打的?”
讚譽之意溢於言表。這是對徐向前高超指揮藝術的讚譽,更是對第18兵團全體將士的褒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