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5月14日晚,新中國開國十大元帥之一聶榮臻元帥在睡夢之中離世,享年九十三歲。
聶榮臻是十大元帥當中最晚去世的,他的離去不但意味著老一輩元帥們全部逝世,更標誌著一個時代的終結……
在聶榮臻的一生當中,他將自己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了國家的建設上。
戰爭時期,聶帥南征北戰,歷經抗日戰場,解放戰爭以及抗美援朝,新中國四五十年代的所有戰役,都有他參與的身影,功勳卓著,彪炳千秋。
戰爭時期以後,他又主動投身國家建設工作,在崗位上一直堅持到了八十八歲的那年,由於身體原因,逐漸淡出了公眾視野。
直到去世那天,聶榮臻仍然和女兒聶力一起討論國家經濟發展當中的問題,當晚九點,聶榮臻在向秘書交代了自己出版的幾本軍事書籍的相關事項以後,平靜的和眾人道了晚安,獨自一人回房休息。
當聶榮臻的醫生例行前往檢視時,才發現,這位歷經九十三年風霜的老人,已經永遠地離我們而去。
聶榮臻的繁忙任務:從抗美援朝到核武器研發
多年以後,每當回想起聶帥生前的往事,他的秘書陳克勤總是感慨萬分。聶榮臻對於自己實在是太過嚴格了。
根據聶榮臻的秘書回憶,聶榮臻元帥給他印象最深的是在朝鮮戰爭時期。
抗美援朝戰爭之中,聶榮臻的主要工作是負責後方補給,雖然沒有直接踏上朝鮮戰場,但他的工作可一點都不比前線戰士們輕鬆。
當時的國家十分艱難,既要保證現有國防,又要供給朝鮮戰場。
聶榮臻身上的擔子十分之重。根據秘書的回憶,整個抗美援朝期間,聶榮臻幾乎沒有休息過一刻,整日坐在辦公室裡研究戰場情況,不敢有絲毫鬆懈。
從兵員訓練,再到人員補充,從物資製造,再到戰場運輸,必須要有經驗豐富的老將來組織工作。
為了前線戰場上能夠穩步推行,聶榮臻所主持的後方排程辦公室開始了連軸轉的安排,相關人員們幾班倒,一刻也不敢停歇。
在這個過程當中,辦公室裡的每一位辦公人員,都可以下班休息。
但唯獨聶榮臻,不能離開,如果他擅自離開,那麼很有可能就會使關鍵檔案簽署慢上幾個小時,直接影響到志願軍下一步的進展,在戰爭最為緊張的時間,聶榮臻平均每天睡眠時間不足兩小時。
根據聶榮臻的秘書回憶,整個朝鮮戰爭期間,聶帥的身體始終徘徊在崩潰的邊緣,曾經兩次在辦公室內昏倒,看到眼前的情景,眾人連忙將其送往了醫院進行觀察。
可神奇的是,只過了短短几個小時,聶帥便本能般的甦醒了,得知自己一連幾個小時都呆在醫院沒有工作,他十分生氣,一刻不敢停歇,回到了辦公室繼續工作。
聶榮臻的瘋狂工作甚至還在當時驚動了毛主席,得知這個訊息以後,毛主席十分擔憂,親自給聶榮臻下達“命令”,要他放下工作,前往醫院檢查身體,修養一段時間,直到此時,聶榮臻才答應。
朝鮮戰爭結束以後,按理來說,聶榮臻可以歇一歇了,畢竟作為一名軍人,戰爭結束,他的使命也已經完成了,至於建設工作自然有其他同志來坐,完全可以趁此時機養養身體。
但是,在經歷了短短的假期以後,中央再次賦予了聶榮臻新的使命,那就是任命聶榮臻為國務院副總理,負責國防科技方面的工作,主要內容只有一條:那就是研製核武器。
當時的我國儘管已經取得了抗美援朝的勝利,但是在外交談判上一直十分被動,經常面臨美國方面的“核敲詐”。想要徹底成為一個強國,那就必須擁有自己的核武器。
對於當時一窮二白的新中國而言,這是一項困難重重的工作。但是聶榮臻沒有被問題嚇到,他迎難而上,帶領解放軍前往西北戈壁灘,以最為原始的手段,向當時世界上最為先進的技術發起了挑戰。
聶榮臻絕對不是隻懂得戰爭的普通將領,在接到任命以後,他就撰寫了一份極其詳細的戰略規劃,如何從國外引進人才,如何為其做好保障,如何展開工作,全部做出了細緻的規劃。
聶榮臻深知這項工作的特殊性,只有科學家才是工作中的骨幹,為此在極其艱苦的情況之下,聶榮臻依舊堅持優先供給科研人員。
有一次聶榮臻的女兒聶力調休,從單位帶回了兩斤豬肉,張羅著中午要吃紅燒肉,聶榮臻十分生氣,斥問女兒:豬肉是哪來的?我已經下令只有科研人員才能吃豬肉,你怎麼能搞特殊?
女兒聶力聽完父親的話以後,愣住了,許久才委屈的說道:“爸!我也是科研人員啊!”
聽到這裡,聶榮臻才猛然回過神來,連連向女兒道歉。聶榮臻的性格是十分有趣的,一方面他對於規則十分嚴厲,不允許任何人越過,另一方面,他在意識到自己犯錯以後,也會及時認錯,沒有任何“架子”。
許多參與過兩彈一星工程的科學家在日後回憶起聶帥之時,總是這樣形容:他就是我們這些科研人員的“定海神針”!
作為老一輩革命人,聶榮臻親眼見證了祖國一步步走向強盛,一步步邁入輝煌,可是他的兩鬢卻逐漸斑白,腰桿也逐漸彎曲,歲月已經悄然在這位老人身上留下了痕跡。
他的一生並不是完美的,工作繁忙令他鮮少顧及家人,日夜操勞讓他也無緣天倫之樂,但是對於自己所效忠的事業和國家而言,聶帥絕對可以說上一句:問心無愧。
退休之後,聶榮臻積勞成疾
聶帥的一輩子都是在繁忙的工作當中度過的,甚至就連他身邊親密的工作人員也想不起來聶帥上一次休息是在什麼時候。
對於很多工作人員而言,聶帥彷彿永遠都坐在那張簡單的辦公桌後,他會親切的和人們交談,飛快的在檔案上籤署自己的姓名,不分晝夜,不分日期,只要有他在,所有的工作總能夠迅速得以解決。
沒人知道他是什麼時候坐到哪裡的,但他永遠都在,只要他在,人們的心裡總是會無比鎮定,不少人在回憶起聶榮臻的時候,總是不約而同的說出這樣一句話:聶榮臻是一個讓人很有安全感的人。
可是,在八十年代的時候,令人無比心安的聶帥,卻突然離開了。
1987年,由於身體狀況實在無法高強度工作,八十八歲的聶榮臻正式退休。
每當昔日的戰友和同事前往醫院時,聶榮臻總是十分積極的和人家搭話,但是他一不敘舊二不閒聊,談話的主題只有一個,那就是“工作”。
聶榮臻的熟人遍佈各個單位,但是無論是那個單位的,聶榮臻總能精準地說出他們工作的重心和當前的進展。像聶帥這樣的“全能元帥”令人佩服。
每當有人前來探視,聶榮臻總是要叮囑兩句話,那就是:趁著現在還有精力,多為國家做一點事情。
聶榮臻是以副國級的身份退休的,在醫院期間,起初看護人員還十分緊張,畢竟他們也沒有接待過這麼高級別的首長。
但是很快,經過一段時間的相處,所有人都放下了心來,這位首長與其說是首長,倒更像是一位鄰家老人。他從沒有一絲架子,尊重每個工作人員,和身邊的每個人都相處得很好。
在這段時間裡,聶榮臻的身體情況得以恢復,加上醫院的精心照料,他的精神狀態一直很不錯。
在醫院期間,聶榮臻一直關心著國家大事,經常閱讀報刊來打發時間,可由於年齡實在是太大,無論是視力還是精力都大不如以前,只能讓陪護人員給他念,聶榮臻關心國家發展,每次聽到我們國家在某方面取得進展的訊息,總是十分開心。
聶榮臻退休之時,正值改革開放的關鍵時刻。
聶榮臻與鄧小平是四川老鄉,也是合作多年的親密戰友。為了能夠及時地瞭解國家形勢和未來發展的趨勢,聶榮臻養成了這樣一個習慣:那就是每天讓秘書為他念報。
有一次,秘書為聶榮臻念鄧小平在南方視察時所發表的重要講話,當念道“實踐證明,我們搞特區的決策是完全正確的,我們改革開放的膽子要再大一點,步子要再快一點”時,聶榮臻十分激動,拍手叫好。
鄧小平的講話切中要害,正是我們國家當前所需要的也是最緊急的任務。
當秘書唸完一遍以後,正準備離開,聶榮臻居然破天荒地叫住了秘書要求他再念一遍。
在聽完鄧小平的講話以後,聶榮臻的內心十分震撼,說道:“鄧小平同志真了不起啊!這個講話對中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道路有著長遠和深刻的意義。中國加快了改革開放的腳步,集中精力盡快把建設搞上去,就因為堅持了鄧小平同志的思想。如果按照小平同志的想法搞下去的話,我國的改革開放將會有更大的發展。”
聶榮臻就是這樣一個充滿精力的人,儘管此時的他已經不再年輕,但歲月束縛了他的身體,卻束縛不了他的心。
生命的最後一刻
聶榮臻想過死亡這個話題麼?答案是肯定的。每個人都有生老病死,這是自然規律。
但是聶帥對於死亡卻看得很輕,甚至有時候還會拿自己開玩笑說,"昨晚夢見馬克思了"。
聽到聶榮臻說這樣的話,大家都十分悲傷,可他卻安慰大家道:"放心,我會努力和大家多相處幾年!"
聶榮臻晚年的身體並不好,患有嚴重的心衰。
在1991年的時候,由於病情加重,聶榮臻的生活已經不能自理,在生命的最後時間裡,聶榮臻拒絕了在醫院養病的安排,執意回到了家中,1992年,聶榮臻似乎意識到了生命即將走到盡頭,在秘書的幫助之下,他留下了這樣一封類似“遺囑”的錄音:
“我已經93歲了,入黨70年,從未脫離過黨的崗位,始終為黨和人民的事業奮鬥終生……我由衷希望,全黨同志在第三代黨中央的領導之下,為建設繁榮昌盛的社會主義祖國和奮鬥;同時,也希望全軍同志在中央軍委的正確領導下,進一步加強國防建設,保衛祖國和平;我還希望海峽兩岸能夠儘早統一……”
5月14日,聶榮臻去世的幾個小時之前,他找來了女兒聶力,聊起了他們的家鄉四川省江津縣的發展問題,由於聶力剛剛參與了四川省江津縣發展問題的會議,做了筆記。
於是就拿出自己的筆記本,一條一條地念給聶榮臻聽。聽到家鄉的前景以後,聶榮臻滿意地點了點頭,這是他一生當中最後聽到的“訊息”。
當晚,聶帥在睡夢中安然離世。
聶榮臻的一生,是一條永無止境的路。在這條道路上,他面對過數不清的敵人和無數的艱難險阻。他的戰友,一個個離去。他的身體愈發老邁遲鈍。
但是他依然堅持在戰鬥的第一線,手中從未放下那把保護人民的鋼鋼槍。聶榮臻素來有福將稱號。
在新中國諸多將領,元帥當中,他是鮮少在戰爭期間沒有受過傷的,老將軍一生操勞為國奉獻,能夠在睡夢中毫無痛苦地離去,或許是他一生當中最後的幸運吧。
5月8日,聶榮臻的遺體告別儀式在北京八寶山革命公墓舉辦。
為了紀念這位為國奉獻一生的元帥,火化儀式過後,聶榮臻的一部分骨灰被埋葬在了八寶山青翠的松柏之下,象徵著老一輩革命人的堅韌不拔,而另一部分骨灰則被運往了西北戈壁灘解放軍20軍的駐地。
這是聶榮臻的老部隊,也是他一生當中最為掛念的部隊,在這裡,他們發射了中國第一顆原子彈,也正是在這裡,他們徹底將中國拉上了強國的行列。
將聶榮臻的一部分骨灰放到這裡,不單單是紀念他的功勳,更是象徵著聶帥對於國防科技的一種期望。
參考資料:
1. 聶榮臻 .人民網
2. 聶榮臻 .新華網]
3. 聶榮臻抗戰文物背後的故事--黨史頻道-人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