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0%的學齡前兒童語言發育遲緩
兒童語言障礙 要早篩查早干預
泉州市第三醫院兒少心理科主任醫師徐麗珍介紹,統計資料顯示,我國2歲兒童的言語語言障礙率達到17%,3歲達4%—7.5%,6歲達3%—6%。學齡前兒童中,約7%—10%的兒童語言發育遲緩,3%—6%的兒童有言語感受或表達障礙,並影響日後的閱讀和書寫。而判斷孩子是否語言發育遲緩,可以看“紅旗指標”(見文末表格)。
“一般有言語語言問題來看病的,我們都要做個精準的評估。從耳朵、大腦到發音器官的健康,唇舌等口腔肌肉的靈活度,這是一套完整的體系,哪一個環節出錯了,都有可能導致兒童言語語言出問題。”兒童醫院康復科副主任蘇靜向記者介紹,這當中涉及外耳、內耳、耳蝸、大腦傳導以及口腔器官和肌肉群,也涉及多個醫學分支,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聽力篩查】
要查“聽不見” 更要查“聽不清”
“聽不清就講不清,因為語言的學習就是模仿。如果他聽到的是模糊的聲音,那講出來的就是模糊的。”兒童醫院耳鼻喉科副主任鄭燕青介紹,幼兒聽力受損很常見的一種原因就是分泌性中耳炎。這類孩子一般會有中輕度的聽力受損,即40分貝至70分貝之間聲音聽不清,而我們平常講話的聲音在60分貝左右。
“這種炎症容易被忽略,因為他們不聾,只是聽力受損,所以家長很少會往聽力上想。”鄭醫生表示,這種炎症比較常見的表現是和他說話要說兩遍,或者要提高音量。鄭醫生介紹,分泌性中耳炎一般與上呼吸道感染、鼻炎、腺樣體肥大等有關係。“腺樣體肥大的孩子會喜歡張口呼吸、睡覺質量下降,影響面部美觀、聽力下降甚至智力問題。所以手術的時候會一併查一下中耳,有問題就一起處理。”
除了因疾病導致聽力受損外,還有一個容易被忽略的就是聽力障礙。“特別是遲發性聽力障礙,大多兩三歲才開始發病。這種孩子出生時聽力篩查是可以過的,所以家長也容易忽略。”鄭醫生告訴記者,聽力障礙的誘因各式各樣,多與新生兒黃疸嚴重、孕期缺氧、產程缺氧、有過新生兒重症監護或家族史有一定關係。“發音不清不要忽略聽力檢查。”鄭醫生說。
【構音障礙】
恢復聽力是第一步 還應進行聲音訓練
“面對聽力受損的兒童,做完聽力補償後,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就是,有些孩子不理解聽到的聲音代表什麼。雨聲、敲門聲傳到耳朵裡,但大腦沒有理解這是下雨了、是有人想進來了。不理解也會導致表達交流不好。”蘇靜醫生介紹,這與孩子長期的聽力受損有關係,沒有聽過,沒有在生活中理解過自然不懂。
所以聽力補償後,一個很重要的課題就是透過大量的訓練,讓孩子儘快理解各種聲音、詞語代表的意思。“只有大腦理解了這些聲音的意思,交流表達才能達意、順暢。”蘇靜解釋說。
排除了聽力、腦發育、自閉症等問題後,還需考慮發音器官等問題。兒童醫院康復科副主任醫師邱莉介紹,發音與唇、舌的力度和靈活度有很大關係。孩子唇舌無力不靈活,可能與家長的精細餵養和口部感覺弱是有一定關係。“比如小時候怕孩子噎著,流質食物吃多了,口腔咀嚼不夠。”針對這類孩子,醫生首先會做個發音的全面評估,根據孩子具體的發音問題生成計劃,再結合現代化康復裝置進行一對一地糾正指導。
【語言發育遲緩】
兒童語言發育遲緩 關注3歲和6歲
看到同齡的孩子嘴皮子賊“溜”,自家孩子卻“金口難開”,家長難免會著急,認為孩子在語言方面有欠缺。泉州市第三醫院兒少心理科主任醫師徐麗珍表示,3歲和6歲是幼兒生活的兩個重要階段,相對容易暴露出兒童存在的語言問題。在這個階段中家長不必過度焦慮,但也不能放鬆警惕。
正常兒童在1歲左右能說出有意義的單字,這標誌著兒童進入語言發育階段。1歲半以後,兒童的語言發育異常迅速,3歲以後已能使用各種的句子。聽覺障礙性言語障礙、發音障礙、兒童言語流利性問題、兒童語言發育遲緩等因素均可能引起兒童語言障礙。其中語言發育遲緩是兒童語言障礙中發生的頻率最高的一類,它是指發育中的兒童因各種原因所致的在預期時間內未能達到與其實際年齡相應的語言水平。智力發育遲緩、語言滯後、行為障礙、語言環境、兒童自閉症、兒童學習障礙等因素均是兒童語言發育遲緩的常見原因。
不僅如此,難產、早產、產婦高齡等高危因素都有可能引發兒童語言發育遲緩。
兒童語言發育監測有“紅旗指標”
1歲到1歲半時,正常的兒童會開始發出第1個正式的語言,這個階段叫做“發言期”。從發言期到認識許多字,會用合乎語法或文法的詞句表達,乃至說話完全沒有困難為止,至少要到5—7歲。兒童需要具備相當程度的智力水平,經過漫長的學習過程才算語言發育成熟。
18個月不能說單字,24個月所說單詞量少於30個,36個月不能說短語(片語),都提示著語言發育落後。
“成長不是一個點,而是一個範圍。並不是孩子比其他孩子說得少,說得不夠流利就是存在語言發育問題。語言發育監測是有發育里程指標的,這些指標通常稱為‘紅旗指標’。一旦檢監測到嬰幼兒存在紅旗指標異常,就要轉診至專科進行語言發育評估。”徐麗珍表示。
早篩查早干預 有針對性地進行治療
“早期語言篩查可早期、主動地發現兒童語言落後,有利於啟動早期干預。”徐麗珍表示,由於引起語言遲緩或語言障礙的原因眾多,不同原因引起的語言障礙的康復治療計劃有所不同。
在兒童進行健康檢查的同時,要對語言發展進行動態監測,適時地進行語言發育篩查。透過語言評估、智力與發育評估、情緒與行為評估、聽力診斷、口腔運動功能評估等,甄別不同原因所知的語言發育障礙,有針對性地進行治療干預。
來源: 東南早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