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為燈,避免踩坑,我是酷愛歷史的左手鼓右手鑼。
關於越南成為耐克等服飾品牌的最大產地,近期這一話題開始被大家不斷地討論,想到近幾年的各種新聞,不少人開始擔憂製造業逃離,造成國內產業的空心化。
這種擔憂可以理解,畢竟資訊爆炸的時代,我們可以從其他國家身上尋找現成的例子,例如我們的最大競爭者——美國。提到產業空心化,必有美國,不過在那之前,可以先聊下國內環境變化!
曾經國內成為最大的代工地,是因為完善的基礎設施配合較低的用人成本,因為那時候國內一沒有技術,二沒有國際品牌。
因為完善的基礎設施加上高素質的技術工人,我們承接了歐美拋棄的這些低端製造業,來賺取不多的辛苦錢,2010年以前,基本都是如此。當時產業結構以這些低端製造業為主,經濟也全靠出口支撐,這類企業也有政策方面的優惠。這也是為什麼2008年金融危機,我們會出手救美國的原因,因為沒得選。
但是現在不同了,經過網際網路產業的爆發,國內的第三產業逐漸成熟。得益於最先控制疫情,不少企業也把災難變成了機遇,加速衝擊利潤更高的技術性產業。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政府必然疏遠這些低技術產業,去擁抱哪些高新技術產業,政策環境已經改變。
另外,隨著經濟的發展,民眾可選工作也越來越多,同樣的工資,有的工作遠比進廠輕鬆,工廠招人難,這也推高了用人成本。
近期國際政治中,關於環保議題的博弈,也在無形之中推高了製造業的成本。
這時候我們再回頭來看,耐克等品牌代工廠的撤離就很好理解了——成本提高,賺的錢少了!
資本追求利益最大化,這很正常,何況是耐克這些跨國資本。
越南土地人工目前都便宜,這些低端產業對工人也沒有啥太大的要求,在這裡還能躲避歐美的關稅壁壘!
我想大家應該記得,前一段時間,耐克跟隨美國政府,不顧事實,發表棄用新疆棉花的言論。然而真實的情況確是:耐克很多產品已經很久沒用過棉花了,何況質量極佳的新疆棉,而是用便宜的化纖代替。發表這些政治性言論,純粹是想一邊討好歐美,一邊欺騙國人,兩頭賺錢,只不過我們已不是小白了。
所以資本方面來說純粹是因為錢!
看到這裡很多人可能會問:再這樣下去就不怕產業空心化?我們以美國為例,產業空心化是結果,這沒錯,但也是選擇。
近年來,我們一直在提的產業升級,就是很明顯的訊號——不會放棄製造業。但這裡主要指高新技術行業!
因為企業追求利潤,員工想要好的生活,而這些低端製造業所產生的利潤,無法兩方都照顧到。
無論是特朗普還是拜登,他們嘴裡的製造業,都是諸如臺積電,特斯拉這些,可沒有耐克的代工廠!如果把歐美放在一起來看,那麼產業鏈就是完整的,美國設計,歐洲製造,高階產業鏈那叫一個完整閉環,只是沒我們的份。他們願意讓出的只有那些低利潤,高汙染的環節,就這點蛋糕,還要用環保的名義再切下去一塊(環保稅)。
到這裡也就不難理解目前的情況,產業升級必須要做,但不會一蹴而就,低端製造業也不會一下就撤離,像個此消彼長的沙漏,政府控制著閥門,諸君莫驚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