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社會,由於人們的生活節奏加快,社會競爭加劇,越來越多人經常面臨來自方方面面的壓力,生活方式和飲食上也常常不規律,許多人都出現餐後腹脹、早飽、上腹部或胸部燒灼感等症狀,而且這些症狀還經常反覆,嚴重影響到生活質量。
上述症狀其實多為功能性消化不良,功能性消化不良是現代生活中非常常見的胃腸病,主要表現為餐後胃部飽脹不適或有早飽感,上腹痛或有燒灼感等,易反覆發作。
近年來關於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療一直是臨床中的難題,目前,西醫治療該病主要在於緩解症狀,但往往療效欠佳,容易反覆。相反,中醫治療則在這方面展現出了明顯的優勢。
病在脾胃,與肝關係密切
功能性消化不良屬中醫“痞滿”“胃痞”範疇,其病因病機早在《黃帝內經》中就有相關論述,如«素問·至真要大論»雲:“太陽之復,厥氣上行,心胃生寒,胸膈不利,心痛痞滿。”
而隨著時代發展,歷代醫家對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病因病機也有諸多闡述。不過由於現代人的生活習慣與古人不同,樂啟生中醫團隊認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病因不外乎外邪侵襲、情志所傷、飲食不節、勞逸失度等,病機為脾胃功能失調,升降失司,氣機不暢,胃氣壅滯。
現代人生活壓力增大,情志致病在諸多病因中尤為突出,長期精神焦慮、情志抑鬱易導致氣鬱傷肝,肝失疏洩,氣機升降失常,橫犯脾胃,脾胃氣機失調而出現痞滿。肝鬱日久,鬱而化火,可致肝胃鬱熱,日久則胃陰虧虛;脾不升清,胃不降濁,清濁不分,水溼不化,溼邪困脾,日久損傷脾陽,出現嘔惡、腹瀉等症狀。因此,功能性消化不良病位在脾、胃,與肝密切相關。
治宜疏肝、健脾、清胃
«功能性消化不良中醫診療專家共識意見»將功能性消化不良分為5個臨床常見證型,即脾胃虛寒、脾虛氣滯、脾胃溼熱、肝胃不和及寒熱錯雜證。樂啟生中醫團隊認為該病病機關鍵在於脾胃功能失調,升降失司,氣機不暢,胃氣鬱滯;治療上主張根據不同證型,以疏肝、健脾、清胃為基礎,隨證論治。
疏肝氣,暢氣機
肝主疏洩,調節脾胃納運,可促進飲食物消化、營養精微物質吸收及輸布。肝之疏洩功能失常,脾胃氣機升降失常,納運失司,水谷不化,從而產生腹脹、呃逆、納呆、噯氣等一系列消化系統症狀。臨床發現,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常伴有情緒問題,患者因學業或工作壓力大,長期情緒抑鬱,或因年老體虛,導致性情急躁,情緒焦慮,但胃腸鏡檢查無明顯器質性病變,經西醫治療後仍無明顯改善或反覆發作。因此樂啟生中醫團隊認為臨證多使用疏肝解鬱類藥物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兼抑鬱症狀,肝鬱得解,脾胃氣機恢復正常,升降相因,諸症自解。
健脾氣,助運化
脾主運化是指脾將飲食物轉化為人體所需的精微物質,並將其輸佈於周身臟腑組織以化生氣血、津液的過程。«景嶽全書·痞滿»載:“虛寒之痞,治宜溫補,但使脾胃之氣強,則痞開而飲食自進,元氣自復也。”脾氣虛損,日久累及脾陽,脾陽虛,運化無力,飲食不化,痞滿生成。因此在臨證注重健脾、補脾、醒脾。
清胃熱,調通降
脾為太陰溼土,胃為陽明燥土。«傷寒雜病論»言:“陽明之為病,胃家實是也。”陽明胃病多實、熱證。現代人多喜食辛辣刺激食物或飲酒,日久則易生胃熱;或因工作、學習生活、壓力過大,肝氣鬱結,鬱久化火,致肝胃鬱熱。熱為火之氣,火為陽邪,其性炎上,胃火過旺導致胃氣失於和降,氣機鬱滯,發為痞滿;或因病程日久,津液耗傷,胃陰虧虛,胃失濡潤,受納、腐熟水谷功能降低,失於通降而致痞。因此治療應善用清法,旨在清胃熱,降胃氣,並注重滋養胃陰,恢復胃腸通降功能。
病例分享
患者,女,46歲,2019年8月13日初診。主訴:反覆上腹部脹悶不舒1年餘。刻下症:上腹部脹悶不舒,食後加重,疲倦乏力,肢軟,少氣,排便不暢,舌淡紅,邊有齒痕,苔白稍膩,脈弦細。患者平素情志抑鬱,喜靜,納食欠佳,睡眠較差,尤其夜間入睡困難。胃鏡提示:慢性非萎縮性胃炎,呼氣試驗(-)。西醫診斷:功能性消化不良。中醫診斷:痞滿(脾虛氣滯證)。治則:健脾理氣,寬中除滿。方以六君子湯加減治療。方藥組成:太子參、茯苓、麩炒白朮、陳皮、法半夏、炙甘草、厚朴、枳實、炒萊菔子、柴胡、香附、酸棗仁。6劑,水煎,每日1劑,分早晚2次服用。囑患者規律飲食,保持心情舒暢。
二診。患者述其腹脹較前明顯緩解,睡眠改善,大便每日1次,排便順暢,納食較少。原方去酸棗仁,加炒麥芽、炒神曲、焦山楂,共8劑,水煎,每日1劑,分早晚2次服用。
三診。患者自述諸證緩解,繼續以上方鞏固治療8天。1個月後隨訪,患者述以上述症狀未發作。
按語:本案患者反覆上腹部脹悶不舒1年餘,病程較長,輔助檢查示無明顯器質性病變,故診斷為功能性消化不良。該患者長期飲食不節,久之傷及脾胃,氣機升降失常,脾胃虛弱,納運失司,氣滯溼阻,故見上腹部脹悶不舒,辨證為脾胃虛弱之證,以脾氣虛為主,故以六君子湯加減治療。方中人參、白朮、茯苓、甘草益氣健脾;半夏、陳皮燥溼化痰,和胃降逆,既除中焦之溼,又防滋膩礙脾,使補而不滯;厚朴行氣消積、燥溼除滿,枳實消積破氣、化痰散痞,萊菔子消食除脹、降氣化痰;柴胡、香附疏肝解鬱,調暢氣機;酸棗仁養心益肝,寧心安神。方藥對症、則諸症自解。
小結
近年來,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發病率呈逐漸上升趨勢,中醫藥治療該病具有獨特優勢,臨床療效頗佳。趙琦教授在臨證中遵循辨病與辨證相結合的原則,抓住該病病機、病性、病位,根據不同證型治以疏肝、健脾、清胃,同時重視飲食與情志調攝,常獲立竿見影之功。
以上相關內容表述望能讓更多朋友受益,有需要辨證指導的朋友也可透過點選我頭像進行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