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成語,濃縮歷史精華;曲徑通幽,遇見不一樣的“中國”。
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上回說到州籲弒兄自立,又好動刀兵,逐漸被國人厭棄,於是向“老鐵”石厚請教辦法。石厚便向父親石碏討要主意。
石碏說:“州籲的君位來得不正,所以國人不服,但是如果受到周天子的任命,就沒問題了,你們應該去朝覲周王。眼下,陳國的國君正受到周王的寵信,衛國和陳國又關係友好,你們可以去陳國想想辦法”。石厚大喜,跟著州籲一溜煙跑到了陳國。
石厚離開後,石碏立刻修書一封,派親信快馬加鞭,先期來到陳國請求支援。信中說:“我們衛國弱小,我石碏又年紀大了,不能親手除掉州籲和石厚這兩個弒君叛亂的賊子,就請你們幫忙吧”。於是,等州籲和石厚一到陳國,立即被陳桓公下令拘捕,並分開羈押,隨即送信讓衛國酌情處置。當年九月,在石碏的主持下,衛國派大臣右宰醜去濮邑殺了州籲,石碏派家臣獳羊肩到陳國殺了石厚。
行文至此,《左傳》以君子的名義評論說:“石碏,是一個純正的臣子啊,他厭惡州籲,連兒子石厚也一起殺了,大義滅親,大概說的就是這種事吧”。
根據《左傳》記載,我們不能看出,殺州籲是石碏的計策。那麼為什麼《春秋》寫的是 “衛人殺州籲於濮”?箇中緣由,《公羊傳》解釋說,這是討賊之辭。《穀梁傳》又進一步說,這種說辭意在表明州籲該殺。綜合“春秋三傳”的說法,我們可以得出結論,說“衛人殺州籲”,意在向世人說明處死州籲是衛國人發自內心的維護正義之舉,也就是後人所說的“亂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由此我們也不難看出,《左傳》等書已經顯露出較為鮮明的“忠君”思想。
還有,關於殺石厚這一橋段,明代著名文學家馮夢龍在其名著《東周列國志》裡有精彩演繹,但是筆者覺得裡面的石碏顯得太過斬釘截鐵、大義凜然。筆者以為,真實的場景絕非如此,畢竟石厚是自己的親生兒子。當初石厚和州籲打成一片,石碏尚不忍撻伐,如今又何忍輕易取其性命。所以筆者以京戲的形式,構想了下面的片段,票友們如有興趣,可以試著譜曲演唱一下:
持寶劍不由得淚溼衣襟,
石碏我因何罪誤了前塵,
實指望石厚兒安邦興國,
誰料想附凶逆奸巧為人,
助州籲殺國君罪惡滔天,
我只有殺逆子以謝國人。
家人獳羊肩(白):“老爺,老爺,使不得啊。老奴看著少爺從小長大。雖然他犯下了不赦之罪,可他是咱石家的一根苗啊。”
眾同僚大臣(白):“老大人哪,人死不能復生。石厚有罪,讓他戴罪立功也就是了,豈可輕易言殺,追悔莫及啊”。
石碏(唱):
小老兒豈不知虎不食子,
怎奈何石厚兒罪不容誅,
咱衛國本弱小強敵環伺,
人心亂傷國本危在旦夕,
這一次如若是法外容情,
從今後恐怕是禍亂紛起,
獳羊肩持寶劍速速前行,
斬逆賊正國法以儆效尤。
寫到這裡,筆者久久不能釋懷。古人云,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俗話又云,有狠心的兒女,沒有狠心的爹孃。石碏從一開始就禁止兒子石厚和州籲交往,奈何石厚根本不聽,最終犯下不赦之罪。一個本可以留名青史的世家子弟,年紀輕輕就枉送了性命,並留下千古罵名。
文章最後,附上《孟子•離婁下》中關於何為子女不孝的論述,我想時至今日,仍不乏教育意義。孟子曰:“世俗所謂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顧父母之養,一不孝也;博弈好飲酒,不顧父母之養,二不孝也;好貨財,私妻子,不顧父母之養,三不孝也;從耳目之欲,以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鬥很,以危父母,五不孝也。”
國學經典欣賞:
州籲未能和其民,厚問定君於石子。石子曰;“王覲為可。”曰:“何以得覲?”曰:“陳桓公方有寵於王。陳衛方睦,若朝陳使請,必可得也。”厚從州籲如陳。石蠟使告於陳曰:“衛國褊小,老夫耄矣,無能為也。此二人者,實弒寡君,敢即圖之。”陳人執之,而請蒞於衛。九月,衛人使右宰醜蒞殺州籲於濮,石碏使其宰獳羊肩蒞殺石厚於陳。
君子曰:石碏,純臣也,惡州籲而厚與焉,大義滅親,其是之謂乎。
—— 《左傳•隱公四年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