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文燁豪
編輯 | 王 潘
趕在2021年末,小米召開了新品釋出會,雷軍先後端出旗艦小米12、小米12 Pro及準旗艦小米12X,並放出對標蘋果的口號。當然,這並非小米與蘋果的頭次“對線”。
將時間撥回2011年,北京789藝術中心小米首場釋出會,似乎孫陶然、李學凌、俞永福、陳年等人一邊摔掉手中的iPhone,一邊大喊“我們要小米”的口號還在耳邊迴盪。
彼時,小米1以碾壓同規格競品的價效比強勢切入市場,讓昔日門庭若市的山寨機鋪子變得冷清起來。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小米的出現加速了移動網際網路的到來。
不過小米以價效比起家,卻也長期困於價效比。十年後的小米高階之路到底走的如何?有沒有資格對標蘋果?
我們翻看小米近些年財報,小米高階系列佔比確實在不斷上升。2021年前三個季度小米高階手機(國內定價3000元境外定價300歐元以上)銷量分別為400、800、600萬臺,佔比約為8.1%、15.1%、13.7%。
同時,前三季度之和已超過2020年全年同價位機型的銷量(2020年高階機銷量1000萬臺,佔比僅6.8%)。
十年時間,小米在高階市場雖未能展現出蘋果的統治力,但卻是其高階化路上的一個里程碑。
將高階寫入使用者心智
對小米而言,高階化是向前發展的必然選擇。
過去,基於安迪-比爾定理(硬體提升的效能,會很快被軟體消耗掉),本屬於耐用消費品的電腦、手機,在軟硬體協同升級的趨勢下正在慢慢變成快消品。可以回憶下,不知不覺中自己更新手機的頻率是否正在慢慢變快。
不過,一方面隨著摩爾定律日漸失效,手機軟硬體效能增長遭遇瓶頸,如蘋果近幾年屢屢被噴無創新,更有甚者表示“喬布斯之後再無蘋果”便是最好的證明;另一方面國內三四線城市換機潮已過,手機市場難尋增量。
據資料顯示,2017年-2020年全球智慧手機市場出貨量已連續四年出現下跌。
存量市場當頭,小米很難再復刻價效比走量的模式,急需藉由高階化抬高ASP (平均銷售價格) 支撐盈利能力,而席捲智慧手機賽道的同質化漩渦似乎也阻止了依靠細分品類快速上升的路徑,高階化乃終局所在。
要走向高階,取決於產品本身與使用者心智兩方面。
產品力的重要性無需贅述,智慧手機作為消費電子產品,硬體規格是產品力最為直觀的體現。然而,在蘋果處理器一騎絕塵的現狀之下,高通陣營很難在效能上超越蘋果,此番打法不僅費力不討好,還可能導致成本售價水漲船高,對使用者消費意願帶來消極影響。
因此,就現階段而言,國產品牌想要站穩高階,並不能只靠硬體堆料,還需要強調對使用者心智的把握。
只是,在過去的故事裡,小米似乎已將價效比寫入了大眾記憶,顛覆刻板印象成為了小米高階旅途的重點。為此,2019年,小米切割出紅米,後者延續價效比打法,小米品牌則從過去的機海戰略中跳脫出來,逐漸完善產品體系,朝向全新價格區間發起衝擊。
從小米10開始,小米高階化路徑日益明晰,時至今日,小米已形成青春版(輕量級),數字版(基本款),Pro/S(進階版),Ultra與至尊紀念(高階)的明確產品矩陣,再加上9月面向女性使用者的Civi系列,全面覆蓋市場,築牢了高階化基礎。
不過除了切割產品線,小米高階之路還需翻越MIUI的山頭。
手機是軟硬體綜合體,除了硬體規格,系統也是各廠商發力的重心,同時還是在存量競爭中打出差異化的關鍵。在此方面,手握MIUI系統的小米本應具備天然優勢,但隨著MIUI12被曝出卡頓、BUG頻出,曾經的護城河似乎成為了高階路上的拖油瓶。
對此,一位業內人士指出:“MIUI一直在做加法,加料勝過了底層與架構的最佳化,結果導致功能冗雜與系統臃腫。”在他看來,MIUI是時候做減法了。
而就本次釋出會來看,MIUI12最佳化迭代而來的MIUI13主打快準穩,去除了贅餘的功能,提升系統流暢度,似乎一改過去的“加法慣性”,將重心置於最佳化方面,期望重構MIUI護城河。
此外,在高階市場所看重的安全隱私領域,MIUI13也開始發力,以反詐場景為例,MIUI 團隊同國家相關部門合作,率先推出全球首個全鏈路反詐功能,實現對整個詐騙鏈路的針對性保護,可以說更好地順應了使用者群體的高階化需求。
而除了產品線、作業系統外,品牌印象也是決勝使用者心智的重要部分。
以往,作為“線上王者”的小米,其使用者群落相對單一。而針對米粉展開的碎片化精準營銷,很難傳達給更為廣泛的圈層,要想拓展使用者圈層,線下場景自然不可或缺。
小米之家是最早進入mall的手機品牌旗艦店,2015年便入駐北京當代商城,但限於低毛利,線下門店鋪設並不順利。
為此,小米近年透過純數字化管理、線上流量下放線下等方式,加強自身線上下的影響力。
據一位小米經銷商告訴光子星球,小米會幫忙把控店鋪的選址、租金,以此來增加經銷商的運營效率。
藉由小米之家開展新零售模式的探索,或許就帶有一絲建立品牌印象的考量:從蘋果旗艦店設計師操刀的深圳小米之家旗艦店,到布往下沉市場的千店萬家,小米實現了對各圈層消費者的全方位觸達,進而為高階化創造了心智環境。
基於此,小米接下來的目標便是要在產品力方面發力,其中國產化+供應鏈首發成為了看點。
自研晶片與國產供應鏈升級
從硬體到軟體,國產化似乎都成為了當下各路手機品牌的新路徑。而圍繞硬體國產化的討論,則終將收束到晶片領域。
在當前的國際形勢下,各品牌對晶片的危機感始終存在,加之智慧手機賽道同質化嚴重,自研晶片逐漸成為趨勢。
同vivo、OPPO等新玩家不同,小米在晶片領域的積澱要早得多,而本次釋出的“小米澎湃P1”充電管理晶片,也並不是小米在晶片領域的首次嘗試。
2014年,小米澎湃晶片計劃便已立項。2017年,小米對外發布澎湃S1 SoC晶片,成為繼蘋果、三星、華為之後第四傢俱有晶片自研能力的手機廠商。
只是,造芯並非一日之功,尤其是核心技術壁壘眾多的SoC晶片,因此,澎湃系列晶片一度被質疑難產。
不過死磕SoC晶片並非一條充滿鮮花與掌聲的路,回看華為的造“芯”歷程,即使有運營商業務的不斷輸血,仍是一條佈滿荊棘的坎坷路。對於一家成立不過十年的企業來講更是如此。
直至2021年初,小米釋出自研ISP晶片澎湃C1,再到充電管理晶片澎湃P1,小米澎湃晶片接連發布,向外宣告著晶片自研路並未止息。
小米一高管就曾向光子星球表示過,晶片這一塊小米一直在向前推進,從未放棄過。而澎湃C1是小米十年晶片之路邁出的第一步。
當下,手機廠商爭相釋出自研晶片,大多謀求在高階市場中構建差異化優勢。
以澎湃P1為例,據介紹稱其可實現以往單電芯電池無法做到的高功率快充,而同等體積單電芯相比於雙電芯容量更大、更能節省空間,從而解決機身厚重感問題。
除自研晶片順應國產化浪潮外,不斷推陳出新的高階機型也帶動了國產產業鏈的成長與技術革新。
以藍思科技為例,作為小米的核心供應商,除了為其提供手機終端3D玻璃、陶瓷和指紋等產品,還參與了高階機型高難度結構件的前瞻創意、研發、試製與量產工作。
而為小米供應定製研發螢幕的TCL華星光電,則成長全球第二家、國內首家透過DisplayMate A+最高等級認證的螢幕廠商,一改手機高階螢幕市場被三星壟斷的局面。可見,在高階化需求的推波助瀾之下,“小米供應鏈”正在成長,進而實現研發與市場的正迴圈。
當然,儘管“小米供應鏈”成長迅速,但現階段還無法覆蓋高壁壘元件單元,一味追求國產化很可能導致產品力欠缺,並不利於打通高階化路徑。
基於此,小米在產品設計過程中,似乎考量了硬體的可替代性,使國產化成為產品力的加持而非桎梏,以澎湃P1提升快充能力、以高質量國產螢幕同等替代三星。而在當前難以替代的領域,小米則爭取成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從而確保硬體層面的高階化。
以小米高階化機型為例,小米11全球首發高通驍龍888、小米11 Ultra全球首發三星ISOCELL GN2 CMOS、小米12 Pro全球首發索尼IMX707 CMOS,小米產品已然成為了供應鏈釋出平臺,但小米的野心並不止於此。
2021年末的釋出會上,雷軍透露,過去兩年小米在技術上投入了220億,工程師超16000人,而未來五年,小米的研發投入將提高到超1000億元。
此外,小米旗下長江產業基金近年也密集投資了靈動微電子、一微半導體、芯邁半導體、微容電子、積塔半導體等硬科技企業,正如雷軍口中所說的“死磕硬核科技”。
從加大研發投入,到同國產供應鏈深度耦合,小米也想從供應鏈技術釋出平臺逐漸走向自研新品釋出平臺。
儘管這在國產旗艦SoC受限於高通的當下並不顯實際,但實現更大程度的獨立,始終是國產品牌所追求的未來。
對標是假,學習是真
小米能否對標蘋果,甚至在未來某個時間點趕超蘋果,還需市場給出答案。但不可忽略的是,國產機型已有了正面挑戰iPhone的實力。
以小米12系列為例,硬體層面,小米12、小米12 Pro均採用了驍龍 8 Gen 1,在圖形效能方面比肩蘋果A15處理器;首發索尼IMX707 CMOS保證影像能力;透過澎湃P1取勝於快充。
技術層面,除MIUI13的最佳化外,小米12系列首發自研智慧動態重新整理率技術,在不影響高刷屏順滑體驗的基礎上降低功耗;搭載CyberFocus萬物追焦系統,實現人體拍攝的精準追焦。
不過,蘋果作為全球科技巨頭,自研A系列、M系列處理器,外加作業系統與硬體生態,無一不論證著其科技實力的強大。
因此,小米對標蘋果,似乎更多流露著學習的意味:蘋果iOS強,小米MIUI持續最佳化;蘋果晶片強,小米自研晶片、投資半導體雙線並行;蘋果供應鏈強,小米推動國產化供應鏈革新、供應鏈技術爭先以縮短差距;蘋果硬體生態強,小米加速AloT佈局,積極打通硬體生態壁壘......
在此番學習與探索下,小米褪去了曾經的價效比外衣,國內外供應鏈構建完備,銷售體系搭建也朝向多場景發展,實現了品牌力、產品力、銷售力的躍升,十年前掀起價效比狂潮的小米,如今正悄然步入高階化。
不過,小米想要走自研、國產高階化,既需燒錢攻堅技術,短期亦需坐得冷板凳。畢竟,成長並非一朝一夕,儘管小米與蘋果的差距正在縮小,其高階佔比也在穩步提升,但真正要趕超蘋果仍需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