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2022年的元旦假期過得如何、是否有好好休息呢?對於我們三易生活來說,基本上從去年11月底、12月至今,其實一直都維持著相當緊張的工作節奏。
原因無它,大家有看過我們的相關內容就會知道,最近這段時間釋出的新機無論從數量還是質量上來說,無疑都是相當的驚人。經過我們的簡單統計發現,從2021年12月1日至今的短短一個月零幾天裡,僅是已經召開發佈會的高階乃至旗艦級手機,就已經達到了15款之多。
不過縱觀這些新機,我們同時也發現了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那就是曲面屏機型的數量和比例已經大幅降低。事實上,在我們剛剛提及的15款機型裡,採用曲面屏設計的僅僅只有3款。然而相比之下,在一年前的同樣時間段中,我們迎來了10款新機的釋出,其中8款都配備的是曲面屏。
曲面屏不“香”了?可你知道它是怎麼火的嗎
很顯然,從相關產品的比例上來看,我們至少可以說如今手機廠商對於“曲面屏”的積極性,相比一年前確實有著顯著的降低。那麼為什麼會有這種現象呢?要弄明白這一點,就需要先回溯一下歷史,看看當初曲面屏在智慧手機行業到底是怎麼火起來的。
事實上,曲面屏在手機行業出現已經有很多年了。早在2013年,三星與LG就先後推出了他們的首款曲面屏機型。在此之後,隨著三星Galaxy S6 Edge、vivo XPlay6、華為Mate 9 Pro等機型的亮相,曲面屏也從最初的實驗性質逐漸成為了部分頂級旗艦的“標籤”。
但是曲面屏真正開始在手機行業集中出現的時間點,應該是2019年底到2020年初。回顧這段時間釋出的機型不難發現,一部分廠商首次將曲面屏用到了非旗艦定位的機型(例如OPPO Reno3 Pro)上,而另外一部分廠商更是首次推出了全系採用曲面屏的產品線(例如小米10系列、OPPO Find X2系列),打破了以往僅有“超大杯”才是曲面屏的慣例。
為什麼在這個時間節點,曲面屏就成為了行業熱點呢?從當時幾款代表性機型的釋出會資料中,其實就不難找到問題的答案。
首先,曲面屏帶給智慧手機的第一大好處,就是可以在維持極窄側邊框設計、確保不錯握感的前提下,變相增加機身中央部分的厚度和容積。如此一來,廠商就能給手機塞進更大的電池、更厚的大底攝像頭,同時不至於讓機身從側面看起來像“磚頭”。正如雷軍在小米CC9 Pro的釋出會上所講的那樣,“如果沒有曲面屏,我們根本就不敢造這臺機器”。
其次,結合當時的行業背景來看,2019年年底到2020年年初正是第二批5G手機開始鋪貨的關鍵期。在經歷了2019年秋季的第一輪“試探”後,手機廠商普遍發現,高品質影片對於當時的5G裝置來說是最實際的代表性應用場景。
縱觀當時各大品牌的新品釋出會,“高色域”、“2K屏”、“高重新整理率”、“高色準”這些以往很少出現的概念,也被越來越重視起來。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機型也開始在釋出會上主動公佈螢幕面板型號和螢幕供應商等,這些以往可能很少被消費者關心的資訊。
“巧合”的是,在那個時間點絕大多數手機廠商能夠買到的最優質螢幕,是來自三星的E3 AMOLED。而E3 AMOLED本身又是一種非常“適合”做成曲面造型的柔性面板。於是乎,一方面出於手機結構設計的需要,另一方面也為了讓消費者能夠一眼看出“新機的螢幕更好”這一突出賣點,曲面屏就如同雨後春筍般,在當時的高階市場幾乎成為了標配。
曲面屏並非完美,固有缺陷令部分消費者難以接受
那麼又是什麼原因,讓曲面屏在短短兩年左右的時間裡,從廣受熱捧變成了如今的微妙局面呢?
就這個問題,我們三易生活也詢問了一些消費者的看法。根據他們的反饋,曲面屏的主要“槽點”基本可以歸納為以下幾條,其中包括但不限於:
1.遊戲中螢幕邊緣容易發生誤操作;
2.曲面屏邊緣存在偏色現象,螢幕觀感不完美;
3.曲面屏不易貼膜;
4.擔心曲面屏成本較高,一旦螢幕損壞後維修成本高。
其中,反饋曲面屏在遊戲中容易發生誤操作的使用者比例最高,達到了62.5%。其次則是厭惡曲面屏邊緣偏色現象的使用者比例,則為12%。
操作區域完全集中在螢幕底部的遊戲,對於曲面屏手機來說確實堪稱“噩夢”
為了驗證曲面屏在遊戲中的誤觸現象到底有多麼嚴重,我們三易生活根據這些建議,也嘗試了某些對曲面屏“最佳化”相當糟糕的遊戲。發現對於一些經常需要從螢幕底部進行上劃觸控、拖動操作的遊戲來說,曲面屏的誤觸率是絕對不算低的。
有的朋友可能會說,現在手機不都有防誤觸模式嗎?這句話雖然沒有錯,但根據我們的調查結果顯示,一方面現有曲面屏手機的“防誤觸”功能基本上都需要在遊戲場景下,手動從螢幕側面拖拽出相關設定選單,然後才能開啟,需要進行兩步甚至三步的操作,在使用體驗上顯然不能說非常便利;另一方面,開啟“防誤觸”後,當玩家因為某些原因需要立刻退出遊戲時,“防誤觸”卻又往往會成為令人頭大的阻礙,甚至有時會令人有手忙腳亂的感覺。
除了誤觸,我們注意到也有部分使用者將“螢幕邊緣偏色”作為了不選擇曲面屏裝置的首要理由。針對這個問題,我們也與多位業內人士進行了溝通。
根據黑鯊方面相關人士的說法,曲面屏邊緣處的偏色問題的確是很難避免的,而造成偏色的其中一種原因,就在於螢幕彎折部分的曲率一致性難以控制。這意味著曲面屏的邊緣不僅可能偏色,而且上下不同部位的色彩本身甚至都還可能“偏”得不一致,這就使得手機廠商通過後期軟體進行補償的難度變得非常大。
與此同時,包括TCL華星與京東方在內的多家上游廠商在與我們三易生活的溝通中也均表示,曲面屏邊緣的色偏和亮度衰減問題,註定是難以完全消除的。這是因為當人眼觀察螢幕時,曲面屏邊緣部分由於物理形狀的因素,本質上相當於是“斜視”的,而這種大視角註定就會造成色偏。
在這一方面,維信諾產品工程中心總經理朱修劍博士提供的一份技術資料則有著更為詳細的解讀。根據該資料顯示,維信諾透過調節弱微腔共振結構,輔助校準模型後組合條件的模擬等一系列技術,可以在他們2021款的曲面屏上做到60°視角下JNCD≤5.5。
但眾所周知,如今手機行業裡的諸多頂級螢幕從正面0°視角觀看時,色偏值JNCD實際上普遍能夠達到<0.4的水平。相比之下,即便是已經經過了大量技術改進的新款曲面屏,在邊緣部分的色偏從指標上來看依然是客觀存在的。
“柔屏直用”的進一步發展,或將縮小曲面屏優勢
有意思的是,在我們的使用者調查中,有很大一部分的比例(約33%)選擇支援曲面屏。而他們的理由,則是雖然曲面屏有各種使用上的不便,但縱觀目前行業裡的直屏機型,極少有同時具備高解析度、高幀率、頂級色彩等技術特性,因此為了追求螢幕觀感,他們最終還是選擇了曲面屏裝置。
在“柔屏直用”裝置裡,黑鯊3Pro已經算頂尖水準了,但它與同期的曲面裝置在顯示引數上仍有差距
不得不說,這個觀點給了我們很大的啟發。因為回溯以往推出的機型會發現,雖然早在2020年下半年就已經出現了像iQOO 5這樣,將柔性顯示面板“掰直”,以直屏外觀使用的機型。但縱觀這些“柔屏直用”機型,它們中的絕大多數在螢幕解析度、峰值亮度、對頂級HDR標準的支援等指標上,依然要遜色於同期的曲面屏機型。
採用120Hz直屏的iQOO Neo5系列,去年獲得了相當出色的市場成績和口碑
為什麼會這樣?歷數“柔屏直用”機型不難發現,其多半都屬於明顯偏向遊戲定位、主打年輕消費群體的裝置。比如前文中提及的iQOO 5,以及後來的iQOO7、iQOO9,又比如更典型的Redmi K40遊戲增強版等等。正如黑鯊方面相關人士在所提到的那樣,“直屏”不僅可以有效避免誤觸現象的發生,在遊戲操控時的划動手感表現也更加出色,因此很自然地成為了遊戲向機型的首選。
然而這並不意味著,“柔屏直用”就註定會被限制在遊戲向機型中。事實上,根據我們與TCL華星武漢技術開發處總監張卓溝通中所獲得的資訊顯示,同樣的一塊柔性面板,製作成3D曲面屏的成本是註定要比製作成“直屏”要高出許多的,這是因為柔性屏與3D曲面玻璃貼合時,很容易因為彎曲應力而導致螢幕內部的金屬線路斷裂,從而使得“柔屏曲用”和“柔屏直用”的良率、成本產生了明顯差異。
小米11系列採用的88°四曲螢幕,是小米和華星光電聯合開發的先進技術,但成本自然不低
不僅如此,來自京東方的相關人士也表達了類似的觀點。據他所言,曲面屏與直屏的成本差異一方面體現在貼合工藝難度上,另一方面,曲面屏手機使用的3D蓋板玻璃本身,也要比直屏玻璃成本更高,哪怕下方的螢幕面板實際上是同款,這種成本差異都是客觀存在的。
剛剛釋出的realme GT2 Pro,率先採用了2K+120Hz的頂級柔性直屏
或許正因如此,在2021年底就有爆料資訊顯示,2022年的新機中不僅採用“直屏”設計的比例將明顯增多,而且“直屏+高解析度”的設計也將時隔多年迴歸主流市場。
不得不說,這是一件相當意料之外、但又情理之中的事情。畢竟需要直屏設計的消費者,本身就並非僅有“遊戲玩家”,並且與2020、2021年相比,手機廠商曾經面臨的很多技術難題如今都已經得到了解決,例如新款的旗艦影像CMOS已經可以做得更薄、更不佔空間,而高功率快充電池的能量密度也得到了提升。
換而言之,站在廠商的角度來說,“曲面屏”無論從產品結構設計、還是市場宣傳方面的必要性,現在都已經沒有過去那麼迫切了。再加上“柔屏直用”還能帶來成本和體驗方面的優勢,在市場競爭愈發激烈的環境下,手機廠商“從善如流”地用回高品質直屏,也就成為了一件很自然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