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德懷乃是天生名將,看似鐵面無情,其實內心愛兵如子。他既慈祥和藹,又很嚴肅認真,在作戰過程中驍勇善戰,智慧過人,打了很多勝仗,同時也獲得了很高的榮譽,忠於黨,忠於國家,忠於人民。可就是這麼一個忠於國家和事業的人,為什麼會幾次三番地拒絕中央的任命呢?
1950年6月25日朝鮮戰爭爆發,中國因是否參戰問題遲遲下不了決心,10月4日彭德懷奉命到達北京共同商討關於朝鮮的問題。在聽過會議之後,彭德懷毅然支援主席派兵支援朝鮮的決定。
在和毛主席長談之後,彭德懷奉命掛帥出征,在作戰過程中提出了很多正確的指導意見。如在作戰中適時的提出“持久作戰,積極防禦”的作戰指導原則。採用陣地戰為主的方式,引導部隊利用山地的有利地形來抗擊敵人,採用了“零敲牛皮糖”的作戰方法。一次殲滅敵人一小部分,以少積多,用來配合停戰談判的鬥爭。
同時利用群眾的智慧,推廣“馬蹄形隧道”的方法建立起堅固的陣地防禦系統。推廣狙擊殺敵運動,和小分隊傍晚奇襲得“快打快撤抓一把”的行動方式。
在此期間,彭德懷指揮志願軍用頑強防守和適時反擊的戰術,粉碎了敵人多次的區域性進攻,殲滅了很多的敵人,使得戰線向南移動。並且破壞了敵方切斷中國朝鮮運輸補給的“絞殺戰”和製造疫區的“細菌戰”。
他不僅英勇作戰,指揮恰當,對待戰士們也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因此在面對敵軍先進的軍事裝置時,他提出,既要打勝仗,也要儘量避免無謂的傷亡。在這樣的作戰思想下,他對戰場的情況都瞭如指掌。
彭德懷因為長年在外征戰,每天夜以繼日的進行工作,他深知我國的作戰條件異常艱苦,武器裝備和糧食都很難到達戰場。他心繫前線戰場,在這樣的情況下更是難以入睡。
因為朝鮮戰場的環境異常惡劣,加上身體本來就不好,因此他的胃病、關節炎、和痔瘡不但沒有好,而且還逐漸開始惡化。很多時候他都疼得渾身冒汗,但是他從來都沒有喊過疼,而是繼續根據實際情況制定作戰方針。
1951年8月在朝鮮作戰一年後,他的左額上面出現了一個小小的腫瘤,但是他並不在意,也無暇顧及。可是隨著時間越來越長,他額頭上的腫瘤不但沒有變小,而且有越長越大的趨勢。
醫生看到後擔心是癌症腫瘤,因為戰場的醫療水平條件有限,設施也不齊全,一旦手術失敗或者傷口感染,他的生命都會受到威脅,所以建議他儘早回國進行治療。
在聽過醫生的建議之後,彭德懷也並不放在心上。因為他覺得生個病是個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沒有必要這麼重視。
於是他讓醫生進行簡單的處理,將士們知道後也去勸彭德懷先回國進行治療,但是彭德懷也不聽。他只讓醫生把腫瘤劃開,將裡面的膿液擠出來。並對將士們說:“你們不要怕,我彭德懷不會那麼輕易的死掉,出了事情我自己負責。”
因為彭德懷太專注於工作,不把自己的身體當回事,於是偷偷地把彭德懷生病的事情報告給了中央。
周總理在知道彭德懷生病的訊息後,絲毫不敢怠慢,馬上向毛主席彙報了情況。在考慮了戰場的情況之後,認為後期不會再出現大的戰爭,於是決定讓彭德懷回國治病,讓陳賡去接替彭德懷的位置。
等陳賡到了朝鮮之後,沒有想到彭德懷不肯回去治療,他非要把美國佬打服,等戰場取得決定性的勝利之後才肯回去。這使得陳賡左右為難,只能把彭德懷在朝鮮的情況一五一十地向中央彙報,聽從中央的意見。
周總理在接到陳賡反映的情況後,他很瞭解彭德懷的脾氣,於是上報請求毛主席批准,以黨中央的名義要求彭德懷迅速回國,不得延期。
彭德懷在接到中央電報後,知道如果再不回去就要受到批評了,此時的志願軍也得到了充分的補給,制空權也因為有了蘇聯空軍的介入有了很大的轉變。炮兵部隊也得到了很好的發展,認為我方軍隊在後期的作戰過程中不會受到太大的影響,於是決定接受中央的意見,先回國看病,等到治療完再回來。
但就算是這樣,他還是很不放心,在動身之前他找到了負責後期補給的司令員,要求想盡一切辦法要保證部隊前線的物資供給,不能讓戰士們打仗的時候沒有子彈,吃不飽,穿不暖。因為他知道打仗打的是意志,是勇氣,更是後勤補給,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戰士們計程車氣高漲,保持堅定的信念。
隨後他又在志願軍會議上把敵我雙方的形勢進行了分析,表示後期戰場應該不會有很大的變故發生,要打就狠狠地打,打疼他,打老實他,美國鬼子就不敢再發起攻擊了。
在所有事情都交代完後,才起身回國進行治療。
1952年4月7日彭德懷回國,12日住進了北京的醫院,醫生為他進行了細緻的檢查。經過診斷之後,認為彭德懷額頭上的腫瘤是一個脂肪瘤,是可以治好的,不會有生命危險。
很快醫生就為彭德懷進行了手術,手術進行的非常順利,腫瘤也被完全消除,手術後只要安心靜養就能夠完全恢復。
彭德懷在醫院靜養時也十分關心戰場的情況,靜養了半個月就想要回到朝鮮戰場,多次向上面請示要回去,但是黨中央都沒有同意。
有一天彭德懷正躺在床上無聊的時候,護士告訴他,有人來探望他了。他往樓上的窗戶往下一看就發現是周總理來了。
彭德懷喜出望外,趕緊出來迎接,彭德懷親切地拉著周總理的手說道:“國際國內大事集於你一身,你那麼忙,還來看我,真不好意思啊!”
彭德懷說的沒錯,當時的周總理確實很忙,因為粟裕、徐向前等開國元勳因為長期進行的征戰,所以身體都不怎麼好了。
周總理不但要忙著新中國的外交工作,還要兼任軍委副主席,處理軍委的日常工作,實在分身乏術。
兩人閒話了幾句,彭德懷就迫不及待地問周總理:“總理,你是不是來通知我回朝鮮的?”周總理安撫地拍拍彭德懷的肩膀說:“這次身體恢復好了,就不回朝鮮去了,主席讓你留在中南海工作。讓你去專任軍委常務副主席,主持軍委的日常工作,這樣也可以為我分擔一部分工作,你覺得呢?”
聽了周總理的話後,彭德懷覺得十分意外:“到中南海?那地方不是我呆的,您就別拿我開玩笑了。”
周總理說:“這是主席的意思,讓你擔任軍委副主席、總參謀長,主持軍委的工作。”
彭德懷的心思一直都在朝鮮戰場上,忽然聽周總理說自己不用回去了,而是搬進中南海,彭德懷還有一些反應不過來。周總理又和彭德懷解釋了一番。
讓彭德懷等人從朝鮮撤回來確實是毛主席與周總理等中央領導人深思熟慮的結果,雖然志願軍在朝鮮戰場上表現勇猛,取得了多次戰役的勝利,但是雙方交戰,我軍的缺點也逐漸顯現出來。
如果我國再不加強軍事上的建設,依舊在原地踏步,不思進取的話,我國只會越來越危險。
我們只有大力發展現代化裝備、大力培養軍隊的高科技人才,中國未來的軍事事業才能有一個美好的未來。黨中央還決定開始籌辦軍事工程學院,改進武器、培養人才。
不僅彭德懷會被調到中南海來,不久的將來也會把陳賡從抗美援朝的戰場調回來,和彭德懷等人一起到中央工作。
聽過周總理的想法後,彭德懷心中很是欽佩。但是雖然很贊成中央的決定,但是朝鮮戰場的形式還是讓他很牽掛。
因為彭德懷是最早進入朝鮮戰場上的,經驗是最豐富的,所以周總理便詢問他的意見,讓彭德懷推薦一下代替陳賡的人員,於是彭德懷推薦鄧華去。
自從周總理說過讓彭德懷進中央做總參謀長後,彭德懷就更加夜不能眠了。因為他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做好,同時也很瞭解自己一點就著的脾氣,不知道適不適合在軍委工作。
周總理也和彭德懷說過想讓劉伯承、陳賡、宋時輪等負責籌備建軍校的事情。彭德懷知道他們的自身條件和資歷都非常高,而自己卻很一般,所以有一些看輕自己。
他也擔心自己的年紀越來越大了,是不是有足夠的精力來面對以後的工作,他覺得自己那麼大年紀還佔著那麼好的位置,會影響到年輕人的積極性。
所以他並不想去當總參長和軍委副主席。
他想過來又想過去,一時間也想不出來自己要去哪裡工作,他又想到了王震。
王震原來是第一兵團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後來去了新疆成為了“封疆大吏”,在那裡主要抓農墾事業。之前還報道過:王震深入農村抓生產的事情。
彭德懷覺得自己是農村人,對農村生活非常熟悉,他也想去邊遠地區抓農業生產,而且他有這個念頭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
彭德懷在進入朝鮮之前,就曾經擔任過西北軍政委員會主席。在黨主席時他到一個邊遠縣巡視工作其中在一戶人家中看見七個男女老少擠在一個炕上,每個人都沒有衣服穿,身上只蓋著一些雜草。
彭德懷看著老人身上的爛衣服,在交談後才知道,這家人只有這麼一套衣服,平時誰出門誰就穿著衣服出去,這讓彭德懷心生愧疚。新中國成立以來解放了全中國,應該讓老百姓都過上好日子,至少也得讓他們能夠吃飽穿暖。
從那個時候開始彭德懷就下定決心一定要好好地改造大西北地區。
彭德懷想:現在朝鮮戰爭要打完了,如果讓我去主持軍委工作,還不如讓我去當農業部部長,或者把我派到邊遠的省份,和當地的農民在一起,為當地的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也不枉來世界走一圈。
幾天之後彭德懷用電話聯絡了周恩來,並說出了自己的一些想法。周恩來說:“你剛剛出院,先養養身體,不要考慮工作上面的問題,你的工作中央會研究解決的。”
而讓彭德懷去軍委負責日常工作,也是黨中央經過深思熟慮之後的決定。
如果把從朝鮮戰場中一把手的總指揮調到農業部去當部長,別人會怎麼評論?或許有人會覺得,彭德懷是不是做了什麼錯事,惹得中央不高興了,給他來了一個貶官處理?否則有什麼理由讓一名勞苦功高的大功臣去幹農業部部長呢?這肯定是說不通的。
當時彭德懷在蘇聯和東歐國家也有著舉世無雙的影響力,他是很出名的國際風雲人物,讓他去當農業部部長,中央根本不可能答應。
而且沒有人比彭德懷更加適合這份工作了,因為:
第一,早在抗戰的末期和解放戰爭的前期,彭德懷就已經擔任過軍委副主席兼總參謀長,只是後來因為局勢的變化,才讓周總理暫時接替了他的工作。這次由他重新接手這項工作,用周總理的話說就是“物歸原主”了。
第二,之前負責軍委工作的人都病倒了,而且彭德懷在朝鮮戰場的時候,就一直處於高強度的工作當中,對身體也不好。軍委的工作雖沒有朝鮮戰場那麼辛勞,但是相比於其他中央工作來說,也是很繁重的,而彭德懷能夠更好地適應這種高壓狀態,能更好地工作。
第三,在建國之前的各種戰爭中,尤其是這次的抗美援朝戰爭中,彭德懷都憑藉著卓越的軍事謀略,打出了我軍的威名,提升了我軍的國際地位。同時我軍在常年的征戰中,軍事水平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和顯著的提高。因此,由彭德懷來負責軍委的工作,是再適合不過的。
在兩個月後的政治局會議上,周總理提出了讓彭德懷做軍委副主席和總參謀長的提議,其他人都覺得彭德懷在戰爭中的表現非常突出,新中國的第一仗也打得非常漂亮,讓中國人民在世界上站了起來,讓別的國家見識到了中國的厲害,所以大家都很贊成。
但是彭德懷卻不那麼認為,於是不停的和周總理商量他說:“我這個人脾氣暴躁經常生氣,嘴巴不嚴,說話也不中聽。咱們兩個共事這麼多年,你對我是非常瞭解的,像我這樣的人打完江山之後,最好不要有一兵一卒。在上頭辦事,哪怕說錯一句話辦錯一件事,稍不留意人們就會說我是野心家,所以我這樣的人真不適合幹這個崗位,你還是讓我去當農業部部長吧。”
周恩來見彭德懷這麼想,就安慰道:“你彭大將軍在面對千軍萬馬時都沒有這麼緊張過,為什麼回國住了一段時間的醫院以後,你就變成這個樣子了呢?再說了,這個事情是中央已經定下來的。中央的紀律你也非常清楚。個人要服從組織,你說對不對呢?”
但是彭德懷依舊非常堅定的說:“我想幹農業部長也不是我一時的心血來潮,而是我進行了長期的思考決定的。不如這樣,我去面見毛主席反映我的要求。”
“那你去吧,但我估計毛主席不會同意的。”
周總理見他還是不死心,便提出要和彭德懷一起去。見到毛主席後,彭德懷向毛主席表達了自己不適合當總參謀長的原因。並申請回到朝鮮戰場,即便不能回到朝鮮的戰場,也希望能回到自己的西北老部隊,像王震一樣搞農墾事業。
隨後彭德懷向毛主席推薦了其他人來擔任總參謀長的職位,如高崗,並列出了一些他的優點。
毛主席卻沒有直接回答他,而是反問彭德懷:“他難道沒有缺點嗎?”可見毛主席還是想要讓彭德懷來擔任的,於是彭德懷依舊不是心又向毛主席推薦了鄧小平。
雖然毛主席肯定了鄧小平的才能,並認為他是合適的人選,但是鄧小平現在也有其他的工作,抽不開身。
毛主席說,我就是認為你適合這個職位,你是不是覺得你現在已經名聲在外,總參謀長的職位對你來說有些太低了是嗎?
聽過這番話後,彭德懷知道毛主席誤會了,急忙說:“主席,我不是這個意思,我本身就是農民出身,我喜歡粗茶淡飯的生活。而且我之前在西北局工作過,我親眼看到過那裡的老百姓生活多麼困苦,到現在我也沒有辦法忘記,我希望能盡我的一份力。”
周恩來在一旁也幫忙打圓場說:“老彭說的都是真心話”。
毛主席也終於有了一絲笑意說:“讓你去幹總參謀長,實際上是恢復你1947年以來的職務。恩來現在身為總理和外交部長,國內經濟建設和外交方面的事情就夠他忙活的了。他還要挑著總參謀長的部分工作,現在你回來了,剛好可以分擔一下恩來的工作,你說對不對呢?”
周恩來也說,我自己做那麼多工作也都兼顧不過來,我們都是老戰友,你肯定不忍心我這麼辛苦。而且這個職位本來就是屬於你的,現在只不過是物歸原主。
談到這裡彭德懷知道毛主席決心已定,如果繼續拒絕,就有點說不過去了。他只能暫且接受,說我先試試能不能勝任,如果我幹得不行,希望中央到時候再換其他的人。
毛主席又對周總理說,可以先把事務儘量減少一點,先讓老彭適應適應,不用把弦拉得太緊了,總參謀長的職位暫時就讓粟裕做,老彭就專心負責軍委的日常工作。
周總理對於毛主席的提議很贊成,粟裕的腦筋轉的很快,參謀長這個職位交給他可以放下心來,這樣老彭的工作量也可以減少些。
毛主席問彭德懷這個安排怎麼樣,彭德懷最終點頭同意了。彭德懷在任職期間盡心盡力,把工作做得也是井井有條。
毛澤東曾有這樣一句詩來讚美他:“山高路遠坑深,大軍縱橫馳騁,誰敢橫刀立馬,唯我彭大將軍。”彭德懷是一代名將,為我國的革命事業貢獻了自己力量,值得我們每個人去尊敬,去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