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圖 | 毛主席
1938年的某一天,已經在延安的窯洞裡熬了無數個日夜的毛主席終於選擇放下了手中的筆,走到了院子中。
只見窯洞內破舊的桌子上放著厚厚的一沓文稿,散發著濃濃的書墨香,而最上面的那一頁寫著四個大字:論持久戰……
危急關頭,醞釀構思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軍在北平的盧溝橋製造藉口突然襲擊了當地的駐軍,而蓄謀已久的全面侵華戰爭爆發了。
緊接著,日軍的30多萬兵力開始向華北地區進犯,企圖達到在3個月內滅亡中國的目的。
在這危急的關頭,中國共產黨立即發出通電,向全國人民呼籲:“華北危急!中華民族危急!”號召全國的同胞們能團結起來,築成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堅固長城,共同抵抗日軍的侵略。
同時,毛主席、朱德、周恩來等領導人致電蔣介石,表示紅軍將士願意“為國效命,與敵周旋,以達保土衛國之目的”。
在這關乎到民族危亡的時刻,國民黨和共產黨實現了第二次合作,共同抵抗日軍的侵略。但在抗日救亡的問題上,國共兩黨從一開始就存在嚴重的分歧,形成了兩條截然不同的指導路線。
國民黨堅持依靠一黨專政,單純依靠政府的軍隊去抗戰,即片面抗戰;共產黨則主張廢除一黨專政,給人民以民主抗日的權利。
對於抗日,無論是人民還是官員,無論是國民黨還是共產黨都出現了不同的聲音,這對抗日救亡是極為不利的。
在抗日戰爭的初期,日本侵略軍長驅直入,在華北、上海、南京等地步步緊逼,而國內的“亡國論”一度喧囂塵上。
但在平型關大捷、臺兒莊戰役等捷報傳來之後,以蔣介石為代表的一些人開始被勝利衝昏頭腦,一改之前的悲觀情緒,唱起了“速勝論”的調子來……
圖 | 毛主席
其實關於中日戰爭該怎麼打這個問題,從辛亥革命以來,就備受關注。孫中山、蔣介石以及中國共產黨等人都對這個問題有過相關的論述,都認為抗日戰爭必定是一場耗時費力的“持久戰”。
而在中國共產黨黨內,毛主席等中央領導人在文章、談話中,也已經初步提出過“持久戰”的思想觀點。
比如:在1936年,毛主席在接受斯諾採訪時候就已經提出過堅持持久抗戰的各項方針。在抗戰的初期,毛主席又提出:最後的勝負要在持久戰中去解決。
1937年7月,朱德在《解放》週刊發表題為《實行對日抗戰》的文章,指出對日作戰將是一個持久而艱苦的抗戰。
但是有了這些觀點是不夠的,將觀點轉變成現實的力量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在未來的時光中,抗日戰爭將會如何發展,怎麼進行,最終的結局會如何?這些問題並沒有得到系統的一個答案,而這些問題的也成為了必須要正確回答的頭等大事。
為了解答這些問題,指導中國人民正確進行抗日救國戰爭,毛主席開始決定寫一篇系統闡釋如何進行持久抗戰的理論性文章,以消除各方面的一些不切實際的論調,將愛國力量統一到持久抗戰,奪取抗戰最後勝利的正確道路上。
為了完成這個計劃,毛主席開始一邊查閱大量資料,擬定寫作提綱;一邊與各方人士交換意見,廣泛吸取有價值的見解和建議……
除此之外,毛主席還在繁忙的工作之餘,讀了大量的書籍、時事新聞、報紙雜誌等。
經過各方面學習研究、收集資料,透過自己刻苦的學習,毛主席已經有了充分的理論準備。
大約在1938年初,關於《論持久戰》的構思就已經基本成型了。在當年1月的某天,毛主席與梁漱溟就抗日戰爭的前途問題進行了一次通宵達旦的長時間談話。
圖 | 毛主席與梁漱溟
期間,毛主席在經過嚴密的論證之後肯定地對梁漱溟說:
“中國的前途大可不必悲觀,應該非常樂觀。最終中國必勝,日本必敗,只能是這個解決,別的可能性不存在……”
“中國必勝,日本必敗”的結論,讓對抗戰沒有信心的梁漱溟佩服不已。多年後,梁漱溟發文回憶:
“那時,《論持久戰》還沒有發表,毛主席就將這篇文章的內容說給了我,他說中國一定會勝利。聽了他的話,我心中的煩悶一掃而光……我非常佩服他,是五體投地的那種佩服。”
就這樣,在各方面條件都具備的情況下,毛主席開始動筆寫《論持久戰》了……
潛心創作,廢寢忘食
在創作《論持久戰》的過程中,毛主席是非常忙碌的,工作也非常緊張,至於繁忙到什麼程度呢?
期間,毛主席既要對八路軍的戰略行動進行及時的分析和指導,又要對邊區建設中的各種重大問題進行解決,有時候還會自己親自動手起草檔案電報。
圖 | 毛主席寫《論持久戰》
因此,大多數時候,毛主席只能在深夜點著油燈進行寫作。有時候幾天幾夜不睡覺,就一直趴在桌子上不停地寫呀寫。
在寫得太累的時候,毛主席大多數也不會停下來去睡覺休息,而是讓警衛員去打盆冷水洗臉,清醒下腦子,或者到院子裡去轉轉,要不就是靠著椅子待一會,很快就會接著寫。
艱鉅的腦力勞動,消耗很大,可是毛主席飯卻越吃越少,尤其是滿腹思路的時候,毛主席更是廢寢忘食。
在很多個日夜,經常天和地都彷彿睡著了,毛主席屋子那微弱的燈光還是不知疲倦地亮著。等到天快亮的時候,警衛員到了屋子裡,只見毛主席還是認真的寫著,不停地寫著,而旁邊的飯菜經常是一口未動。
就這樣,寫著寫著,毛主席經常會寫得忘記了自己,忘記了周圍的一切,眼睛熬得通紅,滿是血絲,那寬闊的臉頰也明顯地廋了下來……
幾天幾夜過去了,毛主席除了指揮作戰外,還是不停地寫著。那時延安還是有些冷,半夜在硬板凳上坐久了,還是會很難受。
圖 | 毛主席舊照
警衛員擔心毛主席會冷,就準備了炭火盆放在了毛主席的腳邊。
不知過了多久,毛主席叫警衛員進去。警衛員一進去就聞到了一股破布棉花焦糊味兒,心裡奇怪有什麼燒著了。
只見毛主席正在彎腰脫鞋,兩隻鞋還在冒著滾滾青煙,已經燒出了好多個洞,沒辦法穿了。
看著那燒壞的棉鞋,毛主席說:“怎麼搞的?我怎麼一點感覺都沒有,就燒了。”
毛主席實在是太認真的,如果不是火燒疼了腳,他可能也不會發現自己的棉鞋已經起火了。
不久,操勞過度的毛主席便病倒了。症狀主要是頭疼,吃不下飯,睡不了覺。醫生診斷是由於勞累過度和精神一直處於高度緊張的狀態所導致。
醫生給毛主席開了藥,並勸毛主席一定要多休息,但毛主席還未恢復就坐到了桌子邊繼續寫了起來。
畢竟是生病了,狀態遠不如從前,毛主席還是一手撐著頭堅持寫著。
經歷了無數個不眠之夜的奮筆疾書之後,毛主席終於放下了手中的筆,而具有偉大意義的《論持久戰》終於完成了。
那時的毛主席或許還不曾完全預料到,《論持久戰》會成為“指導全國抗戰的綱領性檔案”,會讓他贏得人們發自內心的讚許甚至是崇拜。
即便是過去幾十年, 毛主席身邊警衛員還是能記得那段時光,和人訴說著毛主席寫《論持久戰》的情景:
大概寫到第八天、第九天半夜的時候,毛主席將我叫了過去,交給我一大卷用報紙包好的稿子,讓我送到清涼山解放社去……後來我才知道,毛主席那麼長時間廢寢忘食寫出來的原來是《論持久戰》。
很快,解放社就將校樣送來了,毛主席拿到後,又開始了不分晝夜的校對修改。之後,解放社又給毛主席送來了成稿,封面上寫著《論持久戰》。
看著書,毛主席的臉上終於露出了輕鬆的微笑,同時吩咐警衛員將成書送給中央的其他領導徵求意見。
圖 | 毛主席
《論持久戰》深刻分析了中日雙方的情況,指出了中國人民經過長期的抗戰取得最後勝利的客觀依據,科學地預見到了抗日戰爭將經過戰略防禦、戰略相持、戰略反攻三個階段,並且仔細分析了每個階段的特點。
《論持久戰》強調的是“兵民是勝利之本”,指出抗日戰爭勝利的唯一正確道路是充分動員和依靠群眾,實行人民戰爭。
它以強大的說服力及時地回答了抗日軍人和人民頭腦中的疑惑與問題,給了人民以戰勝侵略者的信心、勇氣、力量和戰略戰術。
從全面抗戰開始到《論持久戰》問世,不過10個多月,毛主席就以驚人的精確性,預見和描繪了中國抗戰的前途和程序。
1938年5月底到6月初,毛主席在延安抗日戰爭研究會發表了以持久戰為題的演講。
這場演講,毛主席講得熱血沸騰,講出了中國人的心聲。抗日戰爭雖然是持久的,但一定會取得勝利。
圖 | 毛主席
這場演講,有力地駁斥了“亡國論”、“速勝論”等錯誤思想,堅定了全國人民抗日的意志。
毛主席發表演講之後,剛開始並沒有打算公開發表《論持久戰》,甚至都沒有考慮要到更大的範圍裡去講。
後來,《論持久戰》能夠公開出版發行,其中陳雲起了很大的作用。
毛主席寫作的目的也只是希望統一思想,但陳雲聽了毛主席的演講之後,認為毛主席講得很深刻,而且很有說服力,其中的抗日持久理論對全黨、對全國人民都有著非常重要的指導意義。
於是,陳雲就去勸毛主席,希望能到更大的範圍演講,或者公開出版發行。
但毛主席工作繁忙,在更大的範圍也只是去抗大、延安的黨政機關等地去講,聽者仍然有限,為此,毛主席決定印發。
可是延安油印版本的《論持久戰》數量有限,儘管大家爭相傳看,仍然有很多人都沒有辦法看。
圖 | 毛主席
就這樣,中央決定將毛主席的《論持久戰》公開發行。
此後,《論持久戰》不僅在根據地進行了發行,而且在國民黨的國統區也得以發行。
而《論持久戰》一經發表就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其中的軍事思想不僅在那個年代備受推崇,直到今天依然沒有過時……
發表之後,深受稱讚
1938年7月,《論持久戰》在《解放》雜誌上正式發表。這期的雜誌封面印著毛主席的觀點:
堅持抗戰,堅持統一戰線,堅持持久戰,最後的勝利必然是中國的。
圖 | 《論持久戰》出版
《論持久戰》成書出版之後,周恩來將書寄到了香港,委託宋慶齡找人翻譯成英文,以便在海外發行。
宋慶齡在收到書後,認真研讀,她深刻地被毛主席的分析和高瞻遠矚所折服,立即找了海外的朋友將《論持久戰》翻譯成為英文,在海外出版。
《論持久戰》的英文版本在海外發行後,得到了國際上的積極響應和高度評價。據說,在英國首相丘吉爾、美國總統羅斯福等人的案頭上,都放著英文版的《論持久戰》,斯大林的案頭上放著俄文版《論持久戰》的文稿。
當時中國戰區美軍司令官史迪威將軍看過一遍《論持久戰》後,便認定這是一部絕妙的教科書。
透過這本書,他更清楚的認識到了八路軍、新四軍與日軍的浴血奮戰以及在敵後建立抗日根據地的作用。
蘇聯的季米特洛夫讀完《論持久戰》後,在共產國際發表了署名文章,高度讚揚:《論持久戰》是一本劃時代的著作。
同時對任弼時說:“毛澤東是中國革命實際鬥爭中鍛煉出來的領袖。”
一位外國的記者在讀了《論持久戰》之後,也是心悅誠服:
不管對於中國共產黨的看法如何,以及他們所代表的是誰,大部分中國人現在都承認,是毛澤東正確地分析了國內和國際的因素,並無誤地描繪了未來的一般輪廓。
自然,《論持久戰》的發表在國民黨高層中也引發了很大的震動。
白崇禧在讀完《論持久戰》後,非常贊同毛主席書中的觀點,非常敬佩毛主席的深入分析,認為《論持久戰》是一部軍事鉅作,是克敵制勝的最高戰略方針。
為此,白崇禧特意把《論持久戰》中的精神歸納為兩句話:積小勝為大勝,以空間換時間。
除此之外,白崇禧還積極將《論持久戰》推薦給了蔣介石,並將自己總結的兩句話也說了。
無論是《論持久戰》中的思想觀點還是白崇禧總結的兩句話,蔣介石都深表贊同。之後,蔣介石還將《論持久戰》作為全國抗戰的指導思想。
這從另一個側面也反映了毛澤東思想在中國人民爭取民族獨立和解放中的指導作用。
對於《論持久戰》,陳誠剛開始認為是毛主席故意炒作而寫的,因此並不是太重視。,直到長沙淪陷之後,抗日戰爭的形勢真的就像毛主席所預料的那樣發展,陳誠才真正認識到了抗日戰爭的艱鉅性、複雜性和永續性。
於是,陳誠重新捧起了《論持久戰》認真研讀。瞬間,他便被毛主席的精闢分析和科學地預見性所折服,並結合了很多具體的案例在該書上做了很多的批註,又特地請周恩來給在湖南的軍官訓練班的成員細緻講解毛主席的《論持久戰》。
傅作義在讀了《論持久戰》後,深深地感到:抗戰中的很多重大問題都在本書中找到了答案。於是,他下令讓手下的官兵們都讀毛主席的《論持久戰》。
蔣經國也非常喜歡毛主席寫的《論持久戰》,前前後後閱讀了很多次。在和別人聊天的過程中,他多次提及毛主席寫的《論持久戰》。
與此同時,《論持久戰》在全國民眾的心中也激起了強烈的震動和反響,堅定了全國人民抗戰的信心。
更讓人驚歎的是,就連日本人對毛主席的《論持久戰》評價也非常高。
日軍大本營參謀陸軍中佐山崎重三郎說:
“毛澤東的抗日遊擊戰,堪稱世界歷史上規模最大、質量最高的游擊戰。它是一種全民總動員的攻勢戰略,把百萬帝國陸軍弄得團團轉”
東京大學的教授近藤邦康公開宣稱:
“我很佩服《論持久戰》,日本被中國打敗是必然的。這樣的以哲學為基礎的宏觀戰略眼光,日本是沒有的。”
圖 | 日本無條件投降
抗日戰爭的全部過程已經證明,《論持久戰》是完全正確的,毛主席的科學分析和科學預見也得到了證實。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到如今,一個偉大的聲音仍在人們的耳邊迴響:
“抗日戰爭是持久戰,最後的勝利是屬於中國的,這就是我們的結論……”
《論持久戰》就這樣影響著中國和世界,永不過時,會隨著歷史的車輪向前,再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