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奮鬥照亮夢想天空
──百年大黨風華正茂的精神密碼①
張玥
“一個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沒有的,能把微薄的力量融進祖國的強盛之中,便足以自慰了。”這是“兩彈一星”功勳獎章、“共和國勳章”獲得者于敏生前說過的一句話。平靜似水,卻感人肺腑。
上世紀60年代,已經在學界頗有建樹和知名度的于敏接受國家指派,放棄本可取得更大成就的學術方向,轉型“兩彈一星”研究,從此“消失”近30年。當年,許多人就是這樣義無反顧地舍小我為大我,生動詮釋了什麼是熱愛祖國、無私奉獻;同樣是這些人,在運算裝置不足的情況下,靠著計算尺、手搖計算機完成一次次科研攻關,為試驗鋪平道路,用執著書寫了什麼是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從原子彈、氫彈到人造衛星,一代代科技工作者接續奮鬥、攻堅克難,為了國家強盛,他們不怕犧牲、敢於勝利,用青春乃至生命為“兩彈一星”精神注入了豐富內涵。
從隱姓埋名的科學家,到鮮為人知的一線技工,成千上萬個身影共同鑄就了一個令人心潮澎湃的強國夢。面對新中國成立後一窮二白,連鐵釘都生產不出來的境況,他們不畏艱難、勇毅向前,靠著鍥而不捨的努力,用試驗場上一次次的成功告訴世人,“別人已經做到的事,我們要做到;別人沒有做到的事,我們也一定要做到。”他們的身上,沸騰著報效祖國的滿腔熱血,凝聚著獨立自主的頑強鬥志,湧動著奮勇前進的強大精神力量。正是憑藉這樣的力量,從1964年10月第一顆原子彈在羅布泊爆炸成功開始,那些火光不僅一次次照亮試驗場,也照亮了中國人的夢想天空。“兩彈一星”精神所凝結的頑強信念與堅毅品格,激勵著千千萬萬中華兒女,突破一個又一個艱難險阻,將諸多不可能變成現實。
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飽含著艱苦奮鬥、拼搏向上的力量。從神舟一號到神舟十二號,中國載人航天進入空間站時代,宇宙漫步讓中國人的足跡衝破天際;從“嫦娥五號”成功採集月壤到“天問一號”首次實現地外行星著陸,我們向著更遙遠的星空邁進。在長期奮鬥中鑄就的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特別能攻關、特別能奉獻的載人航天精神,與“兩彈一星”精神一起成為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勇於登攀、科學求實,鼓舞著無數人愛國奉獻、砥礪前行,不斷攀登新的高峰。
歷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傳。一代代共產黨人的艱辛探索已經為發展築就堅實根基,邁進新時代,踏上新徵程,我們要拿出堅如磐石的信心、堅韌不拔的毅力,敢於闖激流、越險灘,把偉大精神繼承下去、發揚光大,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書寫明天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