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是亞美尼亞的英雄,十萬民眾走上街頭,支援他的主張,將他送上了總理的位置;
他如今是戰敗者,親手將亞美尼亞推入深淵,被迫簽下割地賠款的條約;
他宣佈要拿親生兒子換戰俘,自己的妻子上前線作戰,引發輿論激烈交鋒。
帕希尼揚
他就是尼科爾·帕希尼揚,他是如何做到在四面楚歌中危而不倒,穩住自己的地位的?
一、高調行走政壇
1975年,帕希尼揚出生在塔武什的一個普通家庭,從小帕希尼揚就表現出極高的愛國主義和民族主義情懷,他熱衷於學習祖國的歷史和文化,也對政治充滿興趣。
1995年,帕希尼揚考上了國立埃裡溫大學的新聞系,但他的學業並不順利。
由於多次在街頭參加抗議活動,發表激進政治觀點,帕希尼揚被學校開除了。
被大學開除後,他並沒有因此一蹶不振,他受到歐美的自由主義思潮影響,成為了亞美尼亞最著名的自由派記者。
1998年,帕希尼揚走向了人生的巔峰,他不僅創辦報紙公司,還迎娶了自己的同校學妹安娜·哈科皮揚。
安娜從學生時代就非常崇拜帕希尼揚,兩個人共同打拼報紙事業,成為掌握輿論的新聞夫婦。
帕希尼揚和安娜
報紙中的內容延續了帕希尼揚一貫的激進觀點,他在文章中痛批亞美尼亞的政府腐敗、社會存在不公平對待等問題。
帕希尼揚不懼權貴,敢於表達自己觀點的聲音也吸引了許多讀者。
雖然不久之後這份報紙就由於過於激進被政府喊停,但他展現出的輿論工作能力得到了首任總統捷爾·彼得羅的青睞。
這之後的帕希尼揚由盛轉衰,經歷了一段坎坷的時期。
1999年,國防部長薩格揚指控帕希尼揚對他進行了誹謗,法院判處帕希尼揚入獄,並且罰款2.5萬美元。
幸虧當時帕希尼揚已經小有名氣,並且民眾認為他是敢於發聲的“勇士”,在民眾的支援下,帕希尼揚最後擺脫了牢獄之災。
2004年11月,帕希尼揚遭遇汽車炸彈襲擊,但他再次幸運地逃過一劫。
2008年,身為自由黨黨首的彼得羅要競選總統的時候,他任命帕希尼揚作為自己的發言人。
彼得羅的競選並沒有成功,他最終輸掉了選舉,這時帕希尼揚利用自己龐大的號召力,號召亞美尼亞人走上街頭抗議選舉結果。
這次大規模遊行導致了社會秩序混亂,政府以涉嫌暴力違法將帕希尼揚通緝。
2009年,隱藏蹤跡的帕希尼揚得知亞美尼亞即將要對全國的犯人進行大赦,他藉機宣佈自願入獄服刑。
當他前往檢察院自首時,許多民眾自發前往現場為他吶喊助威,輿論將帕希尼揚塑造成了敢說真話的“英雄”。
帕希尼揚也正是利用這手掌控輿論的絕活,才能在亞美尼亞政治圈行走十幾年。
2010年,在監獄裡的帕希尼揚宣佈參加議會選舉,由於候選人在監獄裡進行選舉引發民眾非議,帕希尼揚很快就被釋放出獄。
2018年,帕希尼揚落選新總理選舉,主要是因為執政的共和黨反對。
帕希尼揚藉此發動針對總統的街頭示威,他聯合了亞美尼亞各反對派團體,並且有超過十萬人的亞美尼亞民眾支援他。
帕希尼揚
大規模的遊行活動導致多地經濟停滯、交通堵塞。
一番輿論的壓力之下,總統薩爾基最終辭職,帕希尼揚也被任命成為新任總理,他一步步將亞美尼亞的權利逐漸握在了自己的手中。
二、納卡衝突
上任後,帕希尼揚奉行自由主義經濟政策,主張向高收入人群增加稅收,降低中小型企業的稅收,並且積極推動亞美尼亞加入歐盟。
在他的一系列舉措下,亞美尼亞的經濟得到了一定的改善。然而帕希尼揚的總理之路才過去一年,就遇到了毀滅般的打擊。
亞美尼亞與鄰國亞塞拜然自以前就由於領土紛爭衝突不斷,兩國關係惡劣。
1988年,兩國為爭奪納卡地區的統治權兵刃相向。最後亞美尼亞打敗亞塞拜然,支援納卡地區獨立,但亞塞拜然並沒有放棄奪回納卡的機會。
2020年9月,兩國由於納卡地區的歸屬權再次爆發戰爭,作為總理的帕希尼揚卻做出錯誤決策,將亞美尼亞推入深淵。
帕希尼揚鼓動人民上戰場
一方面,帕希尼揚認為亞塞拜然曾經是亞美尼亞的手下敗將,錯誤地估計了戰爭形勢。
他選擇對納卡地區寸步不讓,並且鼓動亞美尼亞人民參與對抗亞塞拜然的戰爭。
然而如今的亞塞拜然不管從人口還是軍備都遠勝於亞美尼亞,再加上國際上土耳其站邊亞塞拜然,並出兵支援,而亞美尼亞一開始就處於孤助無援的狀態。
另一方面,帕希尼揚成為總理後逐漸親近美國,慢慢和曾經的盟友俄羅斯疏遠了。衝突中,亞美尼亞請求美國和俄羅斯救援,兩邊都不予回應。
一開始,帕希尼揚還打算利用輿論手段鼓動全民參與戰爭,來扭轉戰局。
先是高調將自己的兒子阿肖特送往前線,就連總理夫人都跑到前線,聲稱自己組建並加入了一支女子軍隊,接受了軍事訓練,隨時準備上戰場。
安娜·哈科比揚
隨著戰情的嚴峻發展,無數的婦孺、學生也被送上前線。即使是這樣,仍然沒有扭轉戰敗的結局。
2020年11月,戰爭在爆發數月後,俄羅斯介入調停兩國矛盾,帕希尼揚最終只能接受調停提出的交出納卡並賠償500億美元的停戰條約。
戰敗的結果讓亞美尼亞民眾難以接受,他們在帕希尼揚的鼓動下被衝昏了頭腦,對國家實力產生錯誤的認知。
難以置信的亞美尼亞民眾將怒火傾瀉在帕希尼揚的身上,他們認為是帕希尼揚將亞美尼亞推入深淵,帕希尼揚是叛國者。
亞美尼亞集會反對帕希尼揚
2020年底,憤怒的民眾佔領議會,多次舉辦抗議帕希尼揚的集會示威活動,甚至還策劃對帕希尼揚的暗殺行動。
曾經亞美尼亞民眾能將帕希尼揚送上總理的位置,短短几年後,民眾的怒火又叫囂著讓他下臺。
三、四面楚歌
帕希尼揚不僅失去民心,還面臨同政府高官、軍隊首領甚至總統交惡的艱難處境。
2021年2月23日,面對媒體對於在納卡衝突中亞美尼亞方為何不使用俄方導彈的採訪中,帕希尼揚暗指前總統謝爾日·薩爾基在採購武器上有貓膩,採購來的大部分武器不能夠投入戰爭。
此舉有挑撥與俄羅斯關係的嫌疑,同時也惹怒了軍方和政府高官。
隔天,軍方副參謀長蒂蘭·卡恰蒂安在採訪中對於帕希尼揚的言論不屑一顧,他嘲笑帕希尼揚不過是無知的街頭演講者,指責他不諳軍事才輸掉了納卡戰爭。
2月25日,憤怒的帕希尼揚簽署了蒂蘭·卡恰蒂安的免職狀,軍方和總理的關係降到冰點。
軍方不但無視帕希尼揚的命令,並且幾十位軍隊將領在總參謀長奧尼克·加斯帕裡揚的領導下,提交了一份要求帕希尼揚辭職的軍令狀。
帕希尼揚聲稱這是軍方“政變”,又下令要罷免加斯帕裡揚。
對於帕希尼揚和軍方的衝突,總統薩爾基直接否決了帕希尼揚簽發的免職令,總檢察長也聲稱沒有逮捕官方的計劃。
總統與檢方都明確支援軍方,站在了帕希尼揚的對立面,然而帕希尼揚仍然咬定軍方“政變”,並聲稱總統與“政變者”相勾結。
街頭上民眾仍然在抗議,要求帕希尼揚下臺,但帕希尼揚堅持不會辭職,還帶領家人在街頭鼓動支持者。
6月9日,在反對派拿俘虜問題做文章時,總統薩爾基諷總理應該拿自己的兒子去交換戰俘。
面對這一刻薄的言論,沒想到帕希尼揚順水推舟,稱已經聯絡亞塞拜然總統,要拿自己的兒子阿肖特去換所有戰俘。
這一操作讓外界震驚,帕希尼揚再次成為了輿論焦點。外界輿論認為他這一招“為國捐兒”,只不過是政治操作的手段,真的要實施,還有很多操作空間。
作為一名執掌輿論風向的政客,帕希尼揚用他高超的鼓動能力玩轉政界,打壓政敵。
然而民眾口中的民族英雄,並不是動動嘴皮子就能當的。
帕希尼揚依靠民粹主義的力量走上總理之位,卻又無力解決國家困境,反而把國家置於戰火之中。
帕希尼揚的坎坷經歷證明了,只有真正落實民生,切實為人民利益著想,而不是滿嘴空談,才能夠屹立於政壇不倒。
帕希尼揚
2021年8月,帕希尼揚再次被任命為總理,這次他的總理之路能否順利走下去,位於深淵的亞美尼亞能否走出困境,我們將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