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960多萬平方公里的中國陸地上
超14億中國人民
正平安幸福地享受著現代化發展帶來的美好生活
然而,在這平安美好的背後
有著無數個你看不見的守護者
它們日夜不停地在為祖國國土安全和人民幸福安康
編織著“金鐘罩”和“鐵布衫”
它,就是
中國雷達
今天小新就帶大家來了解一下這個
守國土邊疆,護人民安康
神秘且強大的傢伙
(話不多說看影片)
2021年7月1日,在盛大莊嚴、氣勢恢宏的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週年大會上,解放軍空中梯隊飛越天安門廣場上空,直升機、戰鬥機分別組成“100”“71”字樣掠過長空,15架殲-20飛機組成3個梯隊呼嘯而過,教練機拉出10道彩煙。
這是人民軍隊的榮光時刻,也是中國雷達、中央企業的高光時刻!
在飛機編隊中,由航空工業研製的殲-20戰鬥機,配備著由中國電科研製的機載有源相控陣雷達備受矚目,達到世界一流水平。超一流隱身效能和超強“慧眼”加持,出場震撼,讓國人心生由衷的自豪感。
二戰期間,英國為了防範德國的轟炸,在英倫島周圍佈置了一系列長波的探測裝置,這個探測裝置就是最早期的雷達。
二戰過後,雷達技術進入高速發展階段。地對空、空對地、空對空、單脈衝角度跟蹤、脈衝多普勒訊號處理、合成孔徑和脈衝壓縮的高解析度等多種雷達技術,以及結合計算機的自動火控系統、地形迴避和地形跟隨、無源或有源的相位陣列、頻率捷變、多目標探測與跟蹤等新的雷達體制紛紛出現。
這一系列的字和詞,我相信不是雷達相關專業或者軍迷的朋友們看到後和我第一次看到時候的感覺是一樣的,兩個字:天書。
所以今天小新要透過以下幾個問題,和大家共同嘗試來看懂這本“天書”。
01 什麼是雷達
雷達是一種可以全天候、全天時,不分白天黑夜,不受霧、雲、雨阻擋,探測遠距離目標的裝置,並有一定的植被穿透能力,被稱為戰場上的“千里眼”。
雷達透過天線把發射機產生的電磁波能量射向空間某一方向,然後處於該方向上的目標(比如敵機)反射電磁波,雷達天線接收此回波,送至接收裝置進行資料處理並提取有關該目標的資訊,比如目標物體至雷達的距離、方位、高度和飛行航跡等。其實簡單來說就是類似蝙蝠發聲原理,發出訊號,撞到目標,反射回來,判斷目標並計算出相關資訊。
說到這裡就需要提到現代雷達的五大看家絕活:脈衝壓縮技術、動目標顯示(MTI)、恆虛警檢測(CFAR)、相控陣電掃及脈衝多普勒(PD)技術。這五種技術為雷達成為“千里眼”提供了基本的保障,簡單來說,脈衝壓縮技術,讓雷達看得更遠。動目標顯示,雷達透過此技術能發現運動的目標,讓雷達看得更清楚。恆虛警檢測技術,使雷達發現目標更加準確,讓雷達看得更真。相控陣電掃描技術,雷達不再需要轉動,讓雷達看得更快。脈衝多普勒技術,解決了機載雷達只能向前看不能向下看的問題,讓雷達看得更全。
進入二十世紀後,近代雷達又有了新的三大技能,那就是雷達微波成像(SAR)、目標識別技術(ATR)和反干擾技術(ECCM)。透過字面意思可以看出,這三種技能的作用分別是:給目標進行畫像,準確識別是個什麼物體,以及進行反干擾。
雷達原理了解後,我們來聊第二個問題:
02 中國雷達發展史
小紅樓,一個說到雷達不得不提的詞。1946年11月,國民黨國防部第六廳建立了“特種電訊器材修理所”,兩年後,國民黨在南京徵地80餘畝,建造了一座1076平方米的研究所,這就是後來被譽為中國雷達工業發源地的“小紅樓”。1949年,我軍渡江後,雷達研究所光榮起義,全部雷達、器材物資、車輛、檔案檔案完整地為我軍順利接管。雷達研究所也就是現如今的中國電科14所,獲得了新生,中國雷達工業自此也拉開了從無到有、從落後到先進的蓬勃發展歷程。
1953年,第一部自行設計的國產雷達在中國電科14所正式誕生,命名為314甲中程警戒雷達。
該雷達最大探測距離125公里,這也是我國第一批裝備部隊的國產雷達。1954年10月,中央軍委通訊部在中南海瀛臺舉辦雷達新技術展覽,我國第一部自行研製的314甲雷達就是其中的主角,毛主席在314甲雷達前駐足觀看,詳細瞭解雷達裝備在朝鮮戰場上發揮的關鍵作用。
“有矛必有盾。搞少數人,專門研究這個問題。5年不行,10年;10年不行,15年,總要搞出來的。”
1964年我國“兩彈”即將研製成功時,毛主席提出“有矛必有盾”理論,從我國戰略防禦的實際需要出發,提出了要發展我國的反彈道導彈問題。不久,該研製工作便正式啟動,並定名為“640工程”。其中預警雷達系統被稱為“640-4”工程。
同年,國防科委根據毛主席的指示,組織7010雷達立項。1977年11月22日,7010雷達檢飛成功,標誌著我國第一部遠端預警相控陣雷達研製成功。這個相控陣雷達有多麼先進及重要,舉個例子:
1983年1月,當時塔斯社(蘇聯的國家通訊社)向全球發出公告:蘇聯“宇宙”-1402號核動力偵察衛星(1982年8月30日發射)在軌道上失控,不久將墜毀。訊息傳出,舉世震驚。因為這顆衛星在5個月的執行中受到原子反應堆中所產生的中子的強烈轟擊,已具有放射性,並且極可能帶有剩餘核燃料,一旦墜入人口居住區,將造成災難性核汙染。各國紛紛呼籲有跟蹤攔截能力的國家及時預報這顆衛星的隕落時間點。要預報衛星的落點首先要掌握衛星的執行軌道,然而衛星已經失控,再加上是偵察衛星,蘇聯不公佈軌道引數等有關資料,“捕獲”衛星猶如大海撈針。當時我國的7010雷達跟蹤目標,利用跟蹤資料,分別計算衛星軌道,再從軌道高度和傾角大小進行識別,準確預測宇宙1402號核動力衛星的墜落時間和地點等資料,為我國的行動部署提供了有力的資訊支援。
314甲,7010……在中國電科14所,誕生了中國雷達的諸多“第一”——第一部遠端警戒雷達、第一部相控陣雷達、第一部預警機雷達……中國雷達工業也從修配仿製到自主研製,開啟了新的征程。
雷達的歷史說到這裡,我們來說第三個問題:
03 中國雷達有多強
回答這個問題,小新想用一句話來說:“我們,可以看得到全世界的每一個角落!”
在新的世紀,中國雷達繼續努力前行,經過幾十年如一日的科研攻關,中國雷達從無到有,從弱到強,從跟跑、並跑到領跑。
如今已形成了陸海空天四維一體的裝備體系。
陸
中國疆土幅員遼闊,但“一點都不能少”。陸基雷達作為國土防空的主力裝備,守衛著我們國土的每一個角落。
第四代反隱身情報雷達,具備對低空、慢速、隱身目標的卓越探測能力,在適應高原、沙漠、山區等全地形環境的同時,在強對抗環境下也表現出色。部分裝備更是在與西方主戰雷達的同臺競技中大放異彩,有效實現了跟跑、並跑到部分領跑的技術超越。
海
不能制海,必為海制!我國海軍早期艦艇警戒、火控雷達普遍採用常規機械掃描體制,與國外先進的相控陣體制雷達在技術和作戰能力上差距巨大。當時的中央領導在我國大幅落後的雷達技術面前,直接瞄準最先進的有源相控陣雷達技術。一部傳統雷達的研製週期在20年到30年,而我們僅用了10年,從一片空白實現一步跨越,讓中國海軍從此擁有了世界尖端的有源相控陣雷達。
上個世紀90年代末,“中華神盾”立項。該艦標誌性主戰雷達裝備“海之星”艦載多功能相控陣雷達,助力中國海軍走向深藍。
近年來先後下水的 “遼寧艦”航母、“山東艦”航母等舉世矚目的海上“大國重器”,均有艦載有源相控陣雷達的保駕護航。
空
領空安全,不容侵犯!機載火控雷達作為戰鬥機實施火力攻擊的眼睛和嚮導,決定著戰鬥機的戰鬥水平,對取得戰鬥的勝利至關重要。上世紀80年代,國際上僅有幾個發達國家能研製先進機載火控雷達,我國基礎薄弱,曾經尋求過和西方國家聯合研製相關技術。但最終被外國專家以各種理由搪塞遲滯我國的科研程序。
關鍵時刻,賁德院士帶領中國電科14所科研團隊迎難而上,突破封鎖,成功研製機載脈衝多普勒火控雷達,一舉填補了該領域的空白,有力助推國家新型戰鬥機的升級換代。
2009年國慶60週年閱兵式上,空警-2000預警機帶領著龐大機群從天安門廣場上空呼嘯而過。在空警-2000預警機上裝備了我國第一部大型機載固態有源相控陣預警機雷達,被美國智庫評價為“整整領先世界一代”。
天
追夢太空,從未止步。從航天發射場到國內其它測量站點,從陸地到遠航深海的測量船,我們的精密測量雷達組成了一個巨大的陸海基航天測控網,在茫茫天宇之中對飛船的發射、執行、回收,實施著空中的跟蹤接力,使飛船始終置於被探測、跟蹤與控制之中。
從上世紀為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的發射研製第一臺單脈衝精密測量雷達到今天為載人航天工程研製新一代多目標相控陣精密測量雷達,我們突破數百項關鍵技術。終於在今天,我們編織起了一張先進的電磁天網。
到此,“中國雷達有多強”,我們的心中早已有了共同的答案。
視野全球第一的“三面陣”廣角機載火控雷達、全球最受矚目的反隱身情報雷達……中國雷達已從幾十年前的一片空白髮展到如今的領跑世界。
不僅在軍工方面,終結無人機黑飛的蜘蛛網低空雷達,讓殘疾人手臂活動起來的靈犀手裝備……中國雷達也在利用高精尖的技術優勢,佈局服務於民品產業。
中國雷達,從無到有,從弱到強,從跟跑、並跑到領跑,是中國雷達工業的先烈們,用鮮血和生命奮鬥來的結果。他們在戰火中立下報國志願,為擺脫國家受辱、人民受難的民族劫難,前赴後繼,無懼生死。
家境清貧卻一心鑽研無線電技術,為雷達事業拓荒奉獻一生的申仲義
留學海外卻毅然回國,立下“不讓國人受洋人欺負”願望的張直中
在日本飛機狂轟濫炸中長大,一生與雷達風雨相隨的江邊少年張光義
……
幾十年後的今天
我們終於可以自豪地告訴他們:
中國,已經不再是那個中國!
用血的歷史,告訴了我們一個道理
關乎家國安全命脈的國防軍工
只有自力更生、自主創新一條道路可走
任何依賴進口、依賴援助的思想
都沒有出路
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程序中
中央企業
將不辜負黨和人民重託
披荊斬棘,鬥志昂揚
守國土邊疆
護人民安康
———— / END/ ————
小新N次方正在火熱進行中,
歡迎主流媒體、政務機構、網路平臺、
內容機構、創作達人加入!
撰稿丨範可
影片|範可 唐思恆
責任編輯丨唐思恆
執行主編丨劉海草 張灝然
內容來源丨中國電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