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玉祥是中國近代史當中一個極具特色的將領,從民國時期馮玉祥就活躍在歷史的舞臺之上,不管推翻清政府的國民革命軍北伐,還是到後來革命失敗軍閥混戰當中都有馮玉祥的身影。
雖然歷史對他的評價褒貶不一,但誰也不能否認馮玉祥在抗日戰爭時期,馮玉祥非常堅定地站在了抗日戰線之中,從這點就可以說馮玉祥是一個十分愛國的將領。而且馮玉祥在涉及到革命以及一些重大歷史問題上做出的選擇都非常正確,當抗日戰爭爆發之後,馮玉祥堅持統一國內戰線一致對外。
而當抗日戰爭勝利之後,馮玉祥深知蔣介石秉性所以在內戰沒爆發之前就去往了美國。之後,當一心獨裁的蔣介石公然背叛革命、發動內戰時,馮玉祥同樣在美國發聲反對內戰,呼籲停止內戰組建聯合政府。
之後馮玉祥在美國多次公開演講中都抨擊蔣介石反動政府,呼籲國內應實現民主和平。1948年7月當全國形勢逐漸明朗之後,中共決定召開全國政治人民協商大會,馮玉祥作為愛國主義將領也接到了中央的邀請。
馮玉祥受到邀請之後立刻啟程回國,可誰也沒有想到馮玉祥會在回國的途中意外去世。1982年政府舉辦馮玉祥誕辰100週年紀念活動,以此緬懷這位為抗日做出過突出貢獻的愛國將領,馮玉祥的兒子回國參加此次活動。
在活動結束之後鄧小平親自接見了馮洪志,當鄧公代表黨中央詢問馮洪志有什麼困難需要解決時,馮洪志十分誠懇地說道“沒有什麼其他問題,就是在外漂泊這麼久想要回到祖國定居。”
其實這個要求對於一箇中國人尤其是愛國將領之後來說是合情合理的,也根本算不得什麼過分的要求,但鄧公在聽了馮洪志的請求之後,稍作思考之後便拒絕了,鄧公的拒絕讓周圍所有人大感不解。
鄧公到底為何要拒絕馮洪志的請求呢?這樣做背後又有著怎樣的意義呢?為何到如今說起這件事的時候大家都說鄧公當時的舉動非常地高明呢?今天小編便帶大家瞭解一下事情的始末。
關於對馮玉祥的評價,史學家褒貶不一
馮玉祥將軍在民間有著“布衣將軍” “倒戈將軍”和“基督將軍”的外號。每一個外號似乎都代表著大家對於馮玉祥的一種評價。馮玉祥之所以被稱之為布衣將軍,是因為馮玉祥最初參加起義的時候他率領的軍隊因為裝備落後,軍費貧窮甚至連統一的軍裝都買不起,所以被其他部隊戲稱為乞丐部隊。
為了讓部隊的日子好過一些馮玉祥想盡辦法四處籌錢,自己的生活也過得十分地節儉,他平時的穿著也十分地樸素甚至有些破爛。據說有一次馮玉祥受邀去參加一個宴會,參會的都是各界政商名流,而馮玉祥則因為穿著破爛被門衛攔在了外面,最後馮玉祥費了好大的勁才證明自己的身份。
馮玉祥認為革命和基督教義有著異曲同工之妙,革命的最終目的就是解救勞苦大眾,讓貧窮的人得到福音,讓失去自由的人重獲自由,馮玉祥還曾開玩笑地說道耶穌就是一個大革命家。
馮玉祥不但自己信基督而且在部隊裡推行基督教,他的部隊中每個團都設立專職的牧師,官兵手中都有《新約全書》,在馮玉祥的影響之下部隊幾乎每個人都是基督教徒,每天臨睡之前所有計程車兵都要做睡前禱告。馮玉祥覺得只有士兵們有了信仰才會變得勇敢且無畏。看到這裡大家也就都知道基督將軍的由來了。
而關於倒戈將軍的名號則是絕對的貶義評價,馮玉祥之所以被稱為倒戈將軍,是因為他這一輩經常做臨陣倒戈的事情。1918年作為北洋軍長官的馮玉祥,在與孫中山手續愛護法軍的作戰,馮玉祥臨陣當眾倒戈主張罷兵議和。
1924年第二次奉直大戰,身處奉系的馮玉祥再次臨陣倒戈。1924年作為直系的馮玉祥又再次倒向了孫中山,到後來國共決裂馮玉祥又再次站在了蔣介石反動政府一邊,1930年中央軍閥大戰,作為國民黨派系的馮玉祥再次站在中原軍閥一面,反對蔣介石政府。馮玉祥在政治立場上先後有過9次倒戈,這樣看來馮玉祥倒戈將軍的名頭也算是得的並不冤枉。
但不管馮玉祥在歷史上有過多少次倒戈,又出於什麼樣的目的。但在抗日戰爭爆發的時候,他非常堅定地站在抗日戰線上,而在國共內戰之後馮玉祥又非常堅定地站在中共一方,而且還準備以全國人民代表的身份參加政協協商大會。
至少他最終的政治立場是正確的,他也是一個非常堅定的愛國主義將領。
馮玉祥在教育子女方面,堅持自己艱苦樸素的風格
馮玉祥對於子女的教育非常在意,馮洪志從小就跟在馮玉祥身邊受他的言傳身教,在教育孩子方面馮玉祥甚至是非常嚴厲且苛刻的。馮玉祥家中吃飯主食一直都吃窩窩頭,此時的馮玉祥已是統領一方的大軍閥,再缺錢也不至於連細糧也吃不起,馮洪志不喜歡吃窩窩頭,但卻不敢說出來。
馮玉祥看出了兒子的心思便詢問兒子窩窩頭到底好不好吃,馮宏志回到父親不在時便是不好吃的,聽完兒子的回答馮玉祥感嘆道孩子,如今這個世道很多人都吃上窩窩頭呢!馮玉祥一番話雖不能說其憂國憂民,但還是側面反映出馮玉祥有心改變這個世界,想讓貧苦大眾過上好日子。
馮洪志年少時馮玉祥經常將他送到農村去,讓他體驗農村的辛苦生活,讓他知道普通民眾生活的不易,甚至很多時候馮洪志還跟農村的孩子一起勞作。馮玉祥非常重視對兒子的教育,在12歲時馮洪志就被送往蘇聯求學,年少的馮洪志一個人在國外舉目無親,從小便養成了自立自強的性格,而且在學習當中馮洪志也非常地認真刻苦。
之後馮洪志又留學德國,直到二戰爆發才回到國內。那段時間正值抗日戰爭最為艱難的時期,馮玉祥四處奔走籌集抗日物資,馮洪志便跟著父親四處募捐。馮洪志與父親徒步走了四川20多個地市籌集了2萬多兩銀子。
最終這筆錢被分為兩份一份匯給了國民政府,一份匯給了周恩來用作中共抗日之用,周總理收到這筆錢後,對馮玉祥之舉給予了極高的評價。
在抗日戰爭勝利之後,馮玉祥再次把馮洪志送到美國留學,他期望兒子學成歸來之後可以參與到祖國的戰後重建工作當中來。但誰也沒有想到馮玉祥的願望破滅了,蔣介石發動內戰與蔣介石理念不合的馮玉祥遠走美國,最終死在了回國的船上。
馮洪志自強不息,建立了自己的公司
到美國求學之後馮洪志依然堅持自己吃苦耐勞自強不息的精神,先後在美國拿到了紐約工學院和加州大學雙博士學位。本來他是可以在美國生活得十分滋潤的,但等到父親去世的噩耗傳來的時候,馮洪志便立刻決定返回國內祭奠父親。
可當時的中美關係十分地緊張,尤其是在新中國建國之後,美國對於留美華裔留學生管控非常的嚴格,像馮洪志這種雙博士學位的人才更是美國管控的重中之重。馮洪志想盡各種辦法歸國,甚至想到了從美國去往加拿大然後輾轉回國的方法,但最終都沒有成功。於是馮洪志的歸國步伐就這樣停了下來。
當時的馮洪志在美國學術界已經算是小有名氣了,曾有大型公司聘請他去做副總經理,給他開出了相當豐厚的報酬,但前提就是馮洪志必須加入美國國籍。馮洪志從小受到父親愛國教育,雖然自小在國外長大但他對於祖國的思念卻從未停止。
所以當對方提出這個條件的時候馮洪志回答道,我的祖祖輩輩都是中國人,身體裡流淌著的也是中國人的血,所以我永遠不可能加入美國國籍。就這樣馮洪志失去了高薪工作,為了養活妻兒只能去車間裡從最基礎的工人開始做起。很多人對馮洪志的舉動不理解對其冷嘲熱諷,但馮洪志心中那顆火熱的中國心讓他面對嘲諷毫不在意。
馮洪志就這樣一點一點從底層做起,然後慢慢地利用自己的知識和吃苦耐勞的本事從底層一步步升遷到了公司副總的位置。到了後來他從公司辭職自己出來創辦了泰山公司,直到最後成為了富甲一方的億萬富豪。
馮洪志就用自己的行動證明即便不加入美國國籍,即便在各個方面都受盡刁難,一個吃苦耐勞的中國人還是可以靠自己努力成功的。
中美關係緩和,馮洪志終於有機會回國
時間慢慢進入20世紀70年代,中美關係迎來了緩和期,先有中美乒乓外交後又尼克松訪華,中美之間冰封了多年的關係正在逐漸融化。中美關係有所緩和之後,馮洪志就一直四處奔走嘗試聯絡中國駐美聯絡處,當時駐美聯絡處主任是黃鎮,他在美國也一直尋找像馮洪志這樣的愛國人士。
當兩人相見之後黃鎮緊緊握著馮洪志的手感嘆的說道“可算是找到你了。”當黃鎮聽聞馮洪志這麼多年生活在美國一直堅持不入美籍的事蹟之後,感嘆地說道“你是性格真實像你父親,都是鐵骨錚錚寧折不彎的硬骨頭。”
當黃鎮詢問馮洪志有什麼需要幫助的時候,馮洪志說道“我只要一張去往中國的護照。”可見這麼多年馮洪志一直都未曾停止過對祖國的思念,也一直未曾放棄迴歸祖國的決心。中美建交之後馮國志是最早一批拿到中國護照的人員,馮洪志回到祖國之後經常往返於中美之間,把非常多先進的技術帶回了國內,為祖國現代化建設提供了非常大的幫助。
1982年馮玉祥將軍誕辰100週年紀念,馮洪志以及他的兄弟姐妹齊聚一堂,在活動前一天馮洪志就接到通知,說鄧小平同志會親自來到現場慰問馮玉祥的家人,能夠得到鄧公的親自接見,對於馮洪志來說有著非比尋常的意義。
當活動結束之後鄧小平同志與馮洪志等人進行了一次愉快的會談,談話中鄧公提起馮玉祥他說道,我在你父親在北伐時就認識了,四一二政變時,是你父親念及舊情派人通知我轉移,而且還給了我200塊錢當中路費。這份恩情鄧公一直銘記在心裡。
之後鄧公與馮洪志等人說起了目前的生活狀況,並且詢問了家中有什麼困難是中央可以給他們解決的,這時65歲的馮洪志說起了自己的想法,他說“我沒有其他困難,就是年紀大了想回到國內定居。”畢竟老一輩的人都講究一個落葉歸根。但鄧公聽後卻說道“我覺得你不要急著回來。”
鄧公解釋之所以不讓馮洪志歸國的原因有以下三點,首先第一點馮洪志在美國生活這麼多年,有非常廣的人脈和社會資源,同時能夠帶回阿里非常多的先進技術。
然後是第二點是為了促進統一,馮玉祥是西北軍著名將領,他的下屬以及舊部在美國以及臺灣都非常多,馮洪志作為馮玉祥之子他為促進祖國聯絡這些人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其三也是非馮洪志不可的原因,當年馮玉祥曾跟蔣介石結拜為異性兄弟,蔣經國與馮洪志的關係也非常親密。兩人從兒時就認識而且還一起讀過書,兩人的感情非常深,如果馮洪志出面一些事情會起到非常意想不到的作用。
後來的事實也證明了鄧公這個決定非常的英明,不久之後在馮洪志的努力之下,蔣經國終於鬆口使得兩岸關係就此破冰,海峽兩岸的關係進入了一個全新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