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統計,目前我國近視患者已超6億人,近視率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5倍,居世界之首達48.5%;其中致盲風險高的高度近視患者所佔比例已達30%。為了擺脫戴眼鏡帶來的不便,很多人選擇了做近視手術來矯正視力。今年最新發布的《國人近視手術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顯示,2020年我國有效屈光手術量較2018年增長了近75%,其中最主要是20~24歲的青年學生;因為女性對顏值、生活品質等要求更高,故在25-34歲上班族中,女性選擇近視手術意願更強烈佔比達67%。
然而,國人對近視手術的認知仍低於歐美國家。“白皮書”顯示,2020年中國每1千人中只有0.5人接受近視手術,而美國有1.7人,歐洲1.1人,韓國則達了2.9人。現實生活仍有許多人對是否要做近視手術猶豫不決,擔心手術會有風險或後遺症。為此,中國婦女報全媒體記者近日採訪了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眼科醫生崔浩然博士,讓專家帶我們去了解關於“近視手術的那些事兒”。
近視手術只能做到屈光矯正,做手術需滿足五大條件
記者查閱資料發現,鐳射角膜屈光手術在中國已開展了近30年,從最早的每年幾百人接受手術,到2018年達到100萬例。2008年美國國家航天局批准了角膜屈光手術應用於宇航員和航天工作人員,4年後發表論文稱:做過近視手術後,宇航員的眼睛並未受到影響,這種手術是隱形眼鏡、框架眼鏡安全有效的替代。
術後視力也是衡量手術效果的重要指標之一。從“白皮書”對綜合各術式的術後視力均值分析可以看出,患者裸眼遠視力均值從術前的0.08提升至術後1周的接近1.1,術後1年則超過1.1。
崔浩然向記者介紹說:“通常我們說的近視手術(屈光矯正手術),就是改變角膜或晶狀體的曲率,讓光線重新聚焦在視網膜上。近視手術只能做到屈光矯正,也就是透過手術方式達到不用戴眼鏡的目的,而不能根本消除近視帶來的眼底結構上的變化。”
崔浩然提醒,如果想進行屈光矯正手術至少需要滿足以下條件:1.患者本人有強烈摘鏡願望,對手術效果有合理期望。2.年齡在18週歲以上。3.近兩年近視度數穩定,每年增長的近視度數不超過50度,近視在1200度以下、遠視600度以下、散光600度以內。4.戴角膜接觸鏡的人:軟鏡應停戴2周以上,硬鏡應停戴4周以上,OK鏡應停戴 1-3個月以上。5.沒有活動性的眼部炎症或感染,沒有不適宜做手術的全身疾病等。
近視手術需先做術前檢查評估,近視1000度以上不宜手術
崔浩然介紹,現在主流的屈光矯正手術包括兩大類,鐳射手術和晶體植入手術(ICL)。鐳射手術又分為表層手術(Trans-PRK)、半飛秒手術(LASIK)和全飛秒手術(SMILE)。它們都是透過鐳射對角膜形狀進行打磨削薄,使得角膜屈光能力發生變化,就像把近視眼需要的眼鏡度數直接“雕刻”在角膜上。
表層手術只適合800度以下近視人群,它是透過鐳射直接在角膜表面操作,切削掉一部分角膜組織。崔浩然解釋說:“這種手術由於直接去掉了角膜最上層——角膜上皮,術後24-48小時內的不適感會比較強,很多人會有較為強烈的異物感且伴有流淚。這種手術優點在於角膜上皮重新修復後,角膜結構更為完整,安全性較好,而且價格較低。”
半飛秒手術和全飛秒手術是能夠保留角膜上皮的鐳射手術。崔浩然指出,半飛秒手術是透過鐳射在角膜表面掀起一個“蓋子”,將角膜中間部分暴露並用鐳射進行打磨,之後再把角膜的蓋子重新蓋回去。“這種手術在世界範圍內開展最為廣泛,能夠矯正的近視度數範圍比較廣,而且術後一般沒有特別明顯的不適感,但由於角膜表面存在一個因手術而掀起過的‘蓋子’——角膜瓣,所以在外力作用下存在角膜瓣移位風險,而且切口恢復時間也比較長。”崔浩然說。
崔浩然介紹,全飛秒手術則是用飛秒鐳射在角膜內部鏤空“雕刻”一個透鏡,之後再從角膜周邊雕刻一個2-4毫米大小的微小切口,由手術醫生將鐳射“雕刻”出的透鏡從切口取出。由於全飛秒手術沒有把角膜掀開,不存在角膜瓣,也就避免了角膜瓣可能移位導致的術後併發症,而且手術傷口小、癒合快,手術過程也比較舒適,術後恢復也更快。“全飛秒手術由於手術設計本身需要切削的角膜較多,所以對患者角膜厚度要求比較高,不適用於角膜較薄的人。”崔浩然提醒說。
晶體植入手術(ICL)則是透過微小切口將一枚合適度數的人工晶體放在眼睛虹膜和自然晶狀體之間,如同一個眼睛內建的“隱形眼鏡”,達到術後不用佩戴眼鏡的效果。崔浩然解釋說:“這種手術不需要在角膜進行雕刻,所以適用的近視度數非常廣泛,而且具有可逆性,有些患者將來後悔了還可以把植入的人工晶體取出來。但ICL手術由於是內眼手術,所以對手術醫生的技術要求較高,相比其他幾種手術多了眼內炎、白內障和青光眼等相關併發症的風險,且價格較高。”
崔浩然還提醒,鐳射手術對角膜的厚度有所要求,不同手術方式對角膜的條件要求也各不相同。患者需要透過詳細的術前檢查進行評估後才能確定是否滿足手術條件以及適合的手術方式。一般情況下,低度近視(300度以下)可選擇的手術方式範圍較廣,而中度近視(300-600度)的人,如果角膜比較薄,可以選擇表層手術或ICL,部分角膜厚度適合的人也可選擇做半飛秒或全飛秒。對於高度近視(600度以上)的人來說,只有角膜較厚的才能進行半飛秒或全飛秒,否則都只能進行ICL手術,但一般不推薦1000度以上的人選擇鐳射手術矯正視力。
近視手術後應注意用眼衛生,避免手術效果回退
做完近視手術後,需要注意什麼呢?崔浩然建議,術後當天不要洗頭、洗澡;表層手術恢復時間較長,通常需要3-5天;其他幾種手術方式一般第2天就能開始正常工作。這些手術術後都需要使用一段時間的眼藥水,並且定期回醫院複查,表層手術術後複查頻率比其他方式高。另外需注意,術後一週內儘量避免洗漱時的水進入眼睛,一週後再化眼妝,如果要佩戴美瞳,建議在術後三個月後再佩戴。
崔浩然還提醒,手術後常見問題是乾眼。無論哪種手術方式都會或多或少損傷角膜上的神經末梢,所以術後需要使用一段時間的人工淚液。大部分人的術後乾眼都能隨著時間推移逐漸緩解;也有一部分人術後會有夜間眩光、看東西有光暈的情況,但一般也會在術後幾個月內逐漸消失;極少數人術後可能會出現圓錐角膜,這和角膜本身條件較為脆弱或術後揉眼密切相關。另外所有手術都存在傷口,凡是傷口都有感染的風險。
有一些網帖中提到近視手術易造成視網膜脫離,崔浩然表示,這種說法是不正確的。因為高度近視本身就是視網膜脫離的危險因素之一,大多數近視為軸性近視,即眼軸變長視網膜也被拉長,度數越高越容易發生周圍視網膜脫離。近視手術本身並不會改變近視帶來的眼底結構改變,所以對眼睛本身固有的視網膜脫離風險也無影響。
還有些人關心矯正手術後近視度數還會“反彈”嗎?崔浩然表示,18歲以上成年人小於500度的中、低度近視,只要術前2年內度數增長不超過100度,一般術後極少發生反彈。不過,近視矯正手術後,近視度數還是有可能加深的,因為近視手術只是矯正以前的近視度數,如果做完手術後還是有不衛生的用眼習慣(比如過度用眼等),近視還是有可能繼續發展。
不少人還質疑為什麼眼科醫生不做近視手術呢?崔浩然告訴記者,有很多眼科醫生年齡偏大或本身沒有摘鏡願望,所以就仍然戴著框架眼鏡,但“我身邊不少年輕同事也都做了屈光矯正手術,儘管平時工作經常要看顯微鏡、裂隙燈,也需要經常對著電腦工作,但只要注意定時休息、勞逸結合,就能避免術後近視進展、手術效果回退等。”中國婦女報全媒體記者 楊娜
來源: 中國婦女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