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藥學部 梁彩奕、章正
番瀉葉
別名:瀉葉、泡竹葉,為熱帶豆科植物狹葉番瀉或尖葉番瀉乾燥小葉,是一種使用方便的瀉利藥。
其味甘苦,性寒涼,歸大腸經,具有瀉熱行滯,通便,利水的功效。
文獻論述
---《現代實用中藥》:
番瀉葉,少用為苦味健胃藥,番瀉葉能促進消化;服適量能起緩下作用;欲其大瀉則服4-6公分,作浸劑,約數小時即起效用而洩。
---《飲片新參》:
洩熱,利腸府,通大便。
---《現代實用中藥》:
治熱結便秘,積滯腹脹。
藥理成分
據現代藥理分析,番瀉葉含有蒽醌類衍生物,主要成分為番瀉甙、大黃酸、大黃酚、大黃素等,因此有類似大黃的瀉下作用。
其作用機理是:
透過刺激腸黏膜神經感覺器,反射性地引起大腸平滑肌收縮,使腸蠕動加快,產生瀉下作用。由於起效迅速,尤其適合術前腸道清潔、急性便秘的治療。
功效與作用
1、瀉熱通便:大多單味泡服,小劑量可起緩瀉作用,大劑量則可攻下;若熱結便秘,腹滿脹痛者,可與枳實、厚朴配伍,以增強瀉下導滯作用。
2、用於腹水腫脹:本品能瀉下行水消脹,單味泡服,或與牽牛子、大腹皮同用。
3、緩解中風昏迷:以番瀉葉小劑量,每日3克,代茶飲,用於中風昏迷者,可通腸腑,緩解症狀,以利康復。
4、抗菌作用:番瀉葉浸液對多種細菌有抑制作用,如葡萄球菌、大腸桿菌、面板真菌等。
5、其他:在臨床使用上,還用於急性胰腺炎、膽囊炎、膽石症及消化道出血的輔助治療;促進術後腸道功能早期恢復。
用法用量
番瀉葉用於治療便秘的,一次放2~6克即可,不須煎煮,用沸水沖泡一二十分鐘,一飲而盡,飲用後幾小時就會見效。因為番瀉葉的刺激性強,不能服用過多,用於緩瀉不能大於2克,峻瀉不要大於6克(刺激性瀉藥和大劑量滲透性瀉藥因導瀉作用快、效力強被認為是“峻瀉劑”),重症可加量至10克。
不良反應
1、神經系統中毒反應
主要表現為面部麻木、頭暈、大小便失禁等。
2、血壓惡性變化
曾有報道老年患者服用番瀉葉後出現頭痛及頻繁嘔吐,血壓劇升或劇降,甚至休克。
3、成癮性
長期服用番瀉葉的便秘患者停用時會出現戒斷症狀,表現為心煩失眠、焦慮不安、全身不適、甚至感到疼痛、面部潮紅、呼吸加快等
4、黃疸
主要表現為頭昏不適、疲倦無力、尿黃、鞏膜黃染、肝脾腫大等。
使用注意事項
❶ 注意用量。若過量服用,可能會出現腹痛、腹瀉、噁心、嘔吐、黑便等現象,嚴重的還會出現頭暈、行走不穩、面部麻木等症狀。
❷ 注意適應症。番瀉葉不能作為慢性便秘患者的長期用藥。患有痔瘡者不宜服用。
❸ 不宜長期服用,可能會使機體產生腸道功能紊亂、水和電解質代謝紊亂。
❹ 老年患者不宜長期服用。特別是高血壓老年患者,服用番瀉葉期間應密切監測血壓情況,若出現血壓波動情況,應立即停用番瀉葉。
❺ 番瀉葉能夠反射性地引起盆腔充血,還可以透過乳汁影響嬰兒,而導致腹瀉,因此婦女在月經期、孕期和哺乳期,都應當禁用。
❻ 番瀉葉為瀉實熱的苦寒藥,脾胃虛弱者不宜服用。
審稿專家: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張志東 主任藥師
以上為“藥品安全合作聯盟”志願者的原創作品,如若轉載請註明作者和來源!
【藥盾公益】以中國非處方藥物協會、中國藥學會,中華醫學會等共同發起和成立的公益性組織——PSM藥盾公益(公眾號:PSMChina),廣匯資源,凝聚力量,促進公眾用藥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