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述
現代人對吃的興趣越來越高,這背後既有社會因素,也有生理因素,從社會的層面來講,越來越快的生活節奏和工作節奏無形中給人們增加了很多壓力,這種壓力需要透過一種最簡單快捷的方式消解掉,而進食就是一個最好的選擇。
這也就是生理層面做出的一種應對,在咀嚼的過程中,除了動作本身可以解壓,食物的味道也能起到舒緩神經的作用,但這種應對方式也存在著一種風險,那就是容易吃得太飽,有句話說,“吃得越飽,死得越早”,這是不是真的呢?
一日三餐
我們在小學的課本上學過這樣一段話,“早餐吃得好,午餐吃得飽,晚餐吃得少”,雖然總結得很籠統,但是總體來說還是點到了一些關鍵之處的。
比如早上的時候更應該關注營養,中午的時候更應該補充能量,晚上身體的機能狀態慢慢下降,就要適當考慮減輕胃的負擔,合理調整,主動配合身體的實際情況。
但是我們現實裡面是怎麼做的呢?
上班日的早上要麼就是不吃,要麼就是因為趕時間吃得很急,不管是哪一種做法,都是對胃的傷害,仔細想想,從前一天的晚飯到早八點,這個時候的胃已經將近十幾個小時沒有進食了,如果繼續讓它空空如也,同時身體已經開始強行運轉起來,必然是一種透支。
而如果猛地塞上一堆,甚至來不及咀嚼充分,對於剛剛甦醒的胃也是一種傷害。它需要立馬強迫自己分泌出大量的胃液、胃酸等來處理這些突如其來的東西,結果不僅沒有起到給早起的自己補充能量的目的,反而快速消耗掉身體的能量,得不償失。
到了中午,忙了一早上的打工人本來應該好好坐下來,飽飽吃上一頓,既可以緩解上午的疲憊,又為下午的工作做好充足的準備,但是很多人要麼不注意,要麼根本做不到。
原因有很多,可能是減肥,也可能是沒有時間,一天兩天還好,時間長了,就在無形中透支了我們的身體。
按理說,晚上是應該少吃點的時候,但不管在我們的傳統觀念裡,不論是家庭也好,出去聚餐也罷,晚餐的豐盛似乎從來都是一種預設的傳統,並且忙了一天,也只有這個時間才能徹底放鬆下來,所以也就免不了想要好好犒勞自己,大快朵頤,最後基本上都是要吃得心滿意足才肯罷休的。
但這也給我們的身體帶來了很大的挑戰,在本該減少運轉的晚間時候,它不得不強行調動自己,處理這些遠超預期的攝入,直到你進入睡眠,腸胃和肌肉都還在工作,這其實本來就違背了作息的規律。
一次兩次看不出分別,但是長期如此,一定會加速身體機能的減退。
所謂牽一髮而動全身,對身體這樣的系統來說,只要有一個環節出問題,其他部分或多或少都會受到影響。
可能是肝臟功能,可能是腸胃功能,也可能是免疫力,連鎖反應的結果當然也就導向了我們說的“吃得越飽,死得越早。”
吃得越飽,死得越早?
當然,任何跟健康有關的論斷都要建立在科學研究的基礎上,畢竟是涉及身體甚至生命的事情,那麼“吃得越飽,死得越早”到底有沒有實證論據呢?
在德國的一家研究所裡面,一位名叫馬克斯·普朗克的生命研究專家用小白鼠進行了這項實驗,目的是觀察飲食與壽命之間的關聯。
這個實驗其實很簡單,只需要透過設定對照組,分別控制特定的變數即可,不過難度在於,如何能夠讓這種關聯性更加清晰地呈現出來,一個最好也是最直接的辦法就是增加實驗物件的數量,用樣本數量的基數來說明問題,普朗克最後選擇的數字是800。
800只壽命已經比較高的小白鼠被分成了兩個組,然後開始日常的餵養。
第一組的小白鼠看起來比較幸福,基本上身邊的食物從來不會停更不會少,每天都能保證吃到不想吃為止,沒有任何人為的干預。
而另一組則比較辛苦了,不僅不讓吃飽,而且每天的進食量嚴格控制在正常水平的一半都不到,剛剛好足夠它們維持正常的生命活動,同時不至於對身體造成額外的損害。
這個實驗進行了幾個月之後,研究人員對仍然存活的小白鼠數量和它們的生命狀態進行了記錄,直觀上看,僅從兩個組的實驗物件存活率就能驗證我們最初的想法。
沒有節制的飲食確實會對壽命的長短產生影響,越是吃得多,超出正常的身體需要,就越是會降低生命狀態,加快衰老速度,提高各種疾病的發病率,以及最後的死亡率。
相反,越是能夠合理控制這個量,從身體的實際需要出發,考慮機能良性運轉的能量需求,就能夠讓身體長時間維持在一個良好的狀態,不管是免疫力還是其它方面的表現,都會高於對照組的情況。
結語
當然,你肯定會說,那也有很多人經常暴飲暴食,也能活到七八十啊,這裡其實是一個需要綜合考慮的問題,他也許確實暴飲暴食了,但可能只是階段性的,或者他在吃得多的同時,也喜歡合理安排運動等等,至少從機率學上講,我們也應該選擇存活率更高的那一種飲食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