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腎病在臨床上可劃分為兩大類,第一為原發性慢性腎病、第二則是繼發性慢性腎病。
所謂繼發性腎損傷,指的就是因其他原發病持續發作而誘發的腎間質或腎實質損傷。在所有繼發性腎臟疾病中,最為常見的一類就是糖尿病腎病。
它是糖尿病患者最為重要的合併症之一,近些年其在我國的病發率持續性增長,已經成為了終末期腎病因素中,僅次於各種原發性腎小球腎炎的第二大因素。
在全部的糖尿病死亡患者中,有近10%都與腎臟疾病有關。
我們都知道,腎臟為人體代謝器官,它的主要功能就是負責生成尿液,透過尿液的排出平衡體內水電解質、酸鹼度平衡。
而一旦腎臟出現問題,首先就會對患者的排尿造成影響,導致小便頻率、顏色、氣味、質地等出現異常的變化。
糖尿病患者若近期突然有以下幾個尿液改變,當心就是腎損傷的訊號:
1、小便頻率增加:糖尿病腎病的出現與它其他慢性併發症相同,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之後的結果,這包括了血管因素、飲食因素、內分泌因素等等。
通常情況下,糖尿病初期階段,受到滲透性利尿的影響,患者小便次數原本就會增加,特別是夜尿頻繁。
而在糖尿病合併腎臟損傷之後,腎小球雖然能正常濾過血液,但腎臟內的原尿卻可能無法被腎小管重新吸收;
所以腎病的初期,患者也會有小便次數增加的症狀,整夜小便次數甚至是能達到5-6次;
2、蛋白尿:在腎小球和腎小管功能完善的情況下,健康者尿中蛋白指數含量極低,全天排出量小於150mg以下,在進行蛋白質定性檢查時,表現出陰性反應。
而一旦患者腎實質損傷,大分子物質蛋白質就可能會滲透到尿液中,導致尿液中的蛋白含量超標,臨床將這種異常表現稱為“蛋白尿”,它是糖尿病腎病最為典型的表現。
患者在小便的過程中,由於蛋白質改變了尿液表面的張力,所以在尿液的表面上會產生大量細膩、綿密、類似於啤酒搖晃產生的泡沫;
3、小便減少:糖尿病患者在血糖超標、腎損傷的初期,會出現夜尿頻率增加的症狀。
但是,隨著腎臟損傷逐漸嚴重,這種情況就可能會發生改變。所謂少尿,指的就是患者24小時內排出的尿液總量低於400ml,又或者是患者每小時尿量低於17ml。
一旦出現少尿症狀,這往往是腎臟損傷嚴重,甚至是進入腎衰終末期後的表現,患者需及時就醫進行檢查;
4、小便異味:糖尿病受到尿糖、滲透性利尿的影響,尿液中原本就容易產生大量的細菌和微生物,導致尿液出現異常的氣味。
而在糖尿病合併腎臟病變後,大量大分子蛋白、過度的氨物質滲透到尿液中,也會導致尿液有濃烈的臭味、特別是氨臭味明顯。
如果近期糖尿病患者突然出現了以上幾個表現,特別是莫名其妙的蛋白尿、小便頻率減少,很可能就是患者腎臟已經嚴重受損的症狀,需要第一時間就醫進行尿常規、腎功能、影像學篩查。
一旦確診為糖尿病腎病,越早干預、患者的預後也就會越好。
來源: 醫說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