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用一個詞來總結你的2021年,會是什麼?”
“圓滿”,面對天目新聞記者的提問,楊倩沒有絲毫猶豫地給出了答案。
2000年出生,今年21歲的楊倩,在她端起氣步槍的第11年,射落了東京奧運會首個決賽專案射擊女子10米氣步槍金牌、東京奧運會射擊10米氣步槍混合團體金牌、第十四屆全運會射擊10米氣步槍混合團體金牌、第十四屆全運會射擊女子10米氣步槍團體金牌……
“過程是好的,結果就不會太差”,從浙江寧波楊家弄村到日本東京,近2000公里的距離,楊倩走了11年。有網友打趣道:“趁著學校放暑假,來奧運會拿了兩塊金牌”。其實,每一發汗水浸潤的子彈射落的獎牌,承載了太多艱辛付出。
收穫奧運首金之日起,楊倩便受到公眾的高度關注。隨著榮譽加持,她收穫了越來越多的鮮花與掌聲,同時她也被公眾貼上各類標籤,“大心臟女孩”“天才少女”“清華學霸”……受公眾關注的過去五個月,褒獎聲中同樣夾雜著諸多質疑,這似乎也是每位年少成名的運動員躲不開的經歷。
楊倩,一位簡單可愛的00後少女,一位萬人追捧的奧運冠軍,2021年的種種經歷,讓她成長,使她蛻變。楊倩自己,在這一年中有哪些特別的記憶?面對爭議,又有哪些回應?近日,天目新聞專訪了楊倩。
奧運冠軍與油燜大蝦
“10.0環,楊倩被反超!”
“10.7環,楊倩在追!”
“10.6環,0.1環之差!”
“10.7環,分差擴大到0.2環!”
“8.9環,最後一槍加拉什娜失誤了!”
“9.8環!楊倩贏了!”
解說員激動地高呼:“在東京奧運會首個比賽日,首枚金牌就是中國選手獲得。楊倩繼承了04年杜麗、12年易思玲的光榮傳統,中國人站在了奧運領獎臺的巔峰!”
作為產生奧運會首金的專案,射擊女子10米氣步槍比賽擁有極高的關注度。北京時間7月24日,00後楊倩的名字被大眾銘記。
射擊比賽焦灼到最後,往往拼的是心態。對於這場比賽,大家問的最多的一個問題是,楊倩,你是如何在比賽中打出10.9環的?最後一槍你是如何頂住壓力的?“我打10.9環的時候,我的對手也在打10.8環、10.7環”,楊倩回憶時顯得有些雲淡風輕,“最後幾發,真的是瘋狂和自己的思想作鬥爭。特別是最後一槍,瞄準時間拉得比較長,想找到最佳的擊發點,去盯好10環,扣動扳機那一瞬間,感覺到了有一點不太好,沒想到拿了冠軍。”
第一次站上奧運會的賽場,就收穫兩枚金牌,在楊倩看來,真的是越努力越幸運。如果2020年東京奧運會如期舉辦,積分排名第三的她,還沒有辦法拿到奧運入場資格券。這屆奧運會延期舉辦後,增加了四場選拔賽,在這期間,楊倩一直保持著非常高水平的競技狀態。
“每個運動員都渴望勝利,沒有人想輸”,11年漫漫射擊長路,楊倩也有自己的夢想與信念。四場選拔賽結束後,楊倩的狀態稍稍有些下滑,彼時幸好有陪伴多年的虞利華教練開導。“教練跟我說,你的技術動作沒有任何問題,那就接受現階段沒有那麼好的事實,努力去把侷限性開啟。實在不行,大不了就回學校上課嘛。”
楊倩有著超乎同齡人的泰然與篤定。許多人看比賽時觀察總結出她的一套習慣動作,扣動扳機總是比別人久,每一發射擊間隙總是閉眼靠在槍上做準備。也正是這份專注與沉著,讓啟蒙教練虞利華在當初選中了她。
成為奧運冠軍後,楊倩最想感謝的是教練和家人。在賽後新聞釋出會上,楊倩對著全世界說,想吃媽媽做的油燜大蝦,然而這盤心心念唸的油燜大蝦,在十四屆全運會結束後的中秋節小長假才如願下肚。
自從11歲那年被寧波體校射擊隊選中後,楊倩與家人便聚少離多。楊倩的母親施安方曾告訴天目新聞,體校一週只能回家一次,除了剛去的那會兒,後來女兒都是自己坐車在學校和家之間來回。
“起初被選中的時候,楊倩爸爸是不同意的,心疼她,但是楊倩說她想去,我們就支援她的決定”,關於女兒的這些細小瑣碎的往事,施安方歷歷在目,“有一次她說不想練了想回家,我說我不會讓你回家的,後來就沒再提過了,一直堅持到現在。唉,現在想起來還是有點心酸。”
楊倩回家那晚,爺爺早早準備好了中秋晚宴,唯獨留著油燜大蝦讓楊倩媽媽接到女兒後親自下廚。“媽媽的味道總歸是不一樣的咯”,調料精心配比成偏甜口,倒入啤酒,剪開蝦背方便入味,施安方的“媽媽牌”油燜大蝦終於安排上了。
00後少女與質疑爭議
11月底,楊倩回到寧波接受表彰。表彰會的第二天,她回到了學習生活了6年的寧波體育運動學校。
淺藍色牛仔揹帶褲,外搭黑白灰菱形格開衫,腳踩貝殼頭厚底板鞋,脫下射擊服,這是一個愛美少女的日常打扮,當然還有“半永久”的美甲和髮夾。在2020年東京奧運會賽場上,楊倩就是因為珍珠美甲、小黃鴨髮夾,以及招牌比心動作,讓大家看到了這位00後奧運冠軍鮮活的另一面。
問及奪金後的變化,楊倩坦言,大家對自己的關注度變高了,行程中多了一些社會活動和採訪。
回寧波體育運動學校那天,當她開啟車門,撞見的場面是夾道歡迎的學弟學妹揮舞著國旗高喊口號,小姑娘稍稍顯得有些拘謹。不過,走進熟悉的射擊訓練場,楊倩馬上放鬆下來。她走到小學妹跟前,輕聲細語指導,交談了幾分鐘後,她接過小學妹手裡的槍,親自做示範。此時的楊倩,一秒切換至賽場模式,眼神無比堅毅。
人們對楊倩的關注度提升後,她不僅需要適應各種各樣的活動場合,更需要面對網路上的種種質疑與抨擊,甚至小到美甲。有網友認為射擊運動員不應該做美甲,對此楊倩認為:“我既然做了,就一定不會影響我訓練。”
在網路上輸入“楊倩”兩個字,下拉框裡會跳出“楊倩飄了”“楊倩高考成績被扒”“楊倩跪族女孩”等等詞條。因為被扒出去年發的曬鞋圖片,上一秒還在誇楊倩“為國爭光”的網友,下一秒便破口大罵“滾出中國”。
運動員、奧運冠軍、清華學子,有時這些成就反倒成了楊倩的枷鎖。
無論是楊倩的前輩杜麗,還是與楊倩年紀相仿的葉詩文,被鮮花和掌聲簇擁後,都跌入過低谷期,與金牌失之交臂之後迎來的是鋪天蓋地的抨擊。在這個網路時代,躲在匿名賬號背後的一句話,卻有可能成為一把帶血的利刃。
楊倩害怕過嗎?她低頭沉思了一會兒說:“只要朝著我認為正確的方向去走,對於所有行為不後悔,並且家人、教練、朋友認可我就可以了。”她想了想又補充道:“網上的人都是不一樣的個體,他們不是你身邊最親近的人,他們對你的評價都是片面的,平常心看待吧。”
希望網友們也能把過度的期待轉化為平常心。雖然久經沙場,練就了沉穩的性格,但終究,楊倩也只是一個21歲的少女。
楊倩說,希望給喜歡自己的人帶去正能量,她在表彰會上的發言寫道:“00後要有時尚青年的模樣。”楊倩理解的時尚青年是怎樣的?有活力、有熱情、有朝氣,勇於承擔社會責任。“疫情期間,很多高校學生都自發組織志願者隊伍,我們00後長大了,可以為社會貢獻力量了!”
清華學子與家門口的亞運會
“我是楊倩,就是那個趁著清華放暑假來東京拿兩塊金牌的同學……”
頭條號上,楊倩這句“凡爾賽”式的留言,截至目前已經獲得了39萬個贊和5.1萬條評論。
作為“清華產”的奧運冠軍,許多人好奇,楊倩是怎麼做到兼顧學習與訓練的?對此,楊倩“曬”出了自己在學校裡的“日程表”:“上午上4個多小時的文化課,下午是3個多小時的專項訓練,隨後進行體能恢復訓練,晚上還要上選修課或自習課。”
雖然經常外出比賽,會落下功課,但好在這位00後小姑娘自覺性很強,“壓力肯定會有,但只要回到學校,就會把落下的課給補回來。”楊倩說。
2015年底,啟蒙教練虞利華帶楊倩與隊友參加了清華大學射擊隊後備人才選拔賽,楊倩從眾多隊員中脫穎而出,也就是在那時,楊倩與清華結緣。
此後,學習與訓練,“1+1”的生活方式伴隨著楊倩從清華附中,走到了清華大學。
可喜的是,日復一日的“1+1”,最終產生了大於“2”的效果。楊倩認為,射擊訓練能夠磨鍊人的心態和心性,文化學習雖然不一定會直接得到運用,但能夠充實大腦和內心,提升自己的認知和領悟能力,“在遇到困難的時候,可以多一個思路,多一種理解方式和解決辦法。”
虞利華與楊倩的父母也始終要求楊倩要抓好文化課,“兩條腿走路,會讓我的心態更加從容和淡定”,這一觀念,也讓楊倩在這些年來深深受益。
在多次接受表彰併發言的時候,楊倩都提到,“文化學習是人生的基礎”。她還會告訴大家,“身處新時代,一個優秀運動員必須是追求競技和文化雙優的目標。”
作為“體教融合”的受益者和成功案例,楊倩深知體育訓練和文化學習“兩手抓”是其站上最高領獎臺的重要基石。她也以此來告訴後來者們,“認認真真對待每一次訓練、每一次學習,只要願意付出努力付出行動,就一定能有所收穫。”
如今,回到校園的楊倩,正在努力補足落下的課程,與學校的同學們追趕在另一條賽道上,正如楊倩自己所言,“回到清華的我要儘快卸下冠軍的光環,做回一個踏實的學生,以全新的自我,迎接接下來的比賽和學習。”
明年,2022年第19屆亞運會將在浙江杭州舉行。在家門口站上領獎臺,是所有運動員的夢想。楊倩也不例外:“在家門口的比賽,肯定會覺得特別光榮,會感受到更強的力量。”
不過,楊倩的目標依舊很務實:“先把資格賽比好”,她也始終堅信,“星光不負追夢人,越努力越幸運。”
(天目新聞記者 郭婧 盧一 吳煌)
#2021城事#將2021的故事重新講給你聽
【版權宣告】本文著作權歸【天目新聞】所有,今日頭條已獲得資訊網路傳播權獨家授權,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