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南端的馬來半島上,有一處非常狹窄的克拉地峽,位於泰國春蓬府與拉廊府之間,最窄的地方只有五十公里,長久以來,有不少國家都希望在這裡開通一條東西橫向的運河,將南海與安達曼海勾連起來,而目的也很簡單,那就是避開南方的馬六甲海峽。
雖說地球上的四大洋彼此之間都相通,但很多地方並不適合航行,印度洋跟太平洋之間目前主流的通道,僅有兩條,一是馬六甲海峽,另一個是巽他海峽。
這兩條水道都位於東南亞的範圍之內,因為透過巽他海峽需要繞道,而且海況比較複雜,所以世界上大多數有需要的船舶都會選擇馬六甲海峽。
從古代的時候開始,印度與阿拉伯商人就透過馬六甲海峽進行遠洋貿易,中原的船舶越過南洋前往西洋的時候,也走的這條道,可以說馬六甲海峽就是太平洋與印度洋之間的咽喉,重要性是無與倫比的,但就是這樣的一條重要水道,這些年問題越來越多。
馬六甲海峽的通航船舶量佔全球將近四分之一
首先,航運條件問題
馬六甲海峽呈西北東南走向,十分狹長,其海水深度並沒有那麼深,關鍵是其西南邊的蘇門答臘島上,絕大多數的河流都湧入這裡,每年帶來巨量泥沙淤積,日積月累之下,馬六甲海峽也出現了不少的淤積暗沙,對於航運非常不利。
其次,航運安全問題
雖說現在世界上最出名的海盜就是印度洋西北的索馬利亞海域,但並不代表世界其他的海洋水域沒有這幫傢伙,馬六甲海峽航運繁忙,自然也有人盯上,多年來,馬六甲海域的海盜也是越來越多,而且這裡水域狹窄不便行動,情況更加複雜。
最後,戰略風險問題
對於東亞的中日韓三國,還有東南亞各國來說,馬六甲海峽無疑是一條生命線,不管是相關國家的能源進口還是對外貿易,馬六甲海峽都佔據著極其重要的地位,可所有的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裡實在太危險,一旦馬六甲出了問題,那後果就可想而知。
出於這一系列基於馬六甲海峽現狀的考慮,人們在尋找解決方案的時候,一下子就瞄準了泰國南方的克拉地峽,這裡的天然條件似乎非常有利於開通一條運河,如果成功的話,那麼以後從太平洋前往印度洋,就再也不用非馬六甲海峽不可了,而且克拉運河在北,從這裡航運的話還能省下不少的燃料跟航行時間,似乎非常靠譜。
傳統海峽航線與設想中的運河航線
的確,這種想法早在十八世紀的時候就出現了,當時的泰國王室就想著開通克拉運河,然後由於經費跟技術方面的缺陷,運河計劃並沒能成功,近代的時候,泰國夾在法屬印度支那跟英屬緬甸之間,小心翼翼維持著自身的名義獨立,也沒心思去想著開運河的事情,而且當時馬六甲海峽是英國人掌握著的,根本不可能允許泰國人來妨礙他們的利益。
時間好不容易到了現代,可泰國依舊沒能成功開鑿運河,看似前景無限的運河計劃永遠只是停留在想法之中,從來都沒有付諸實施,而之所以如此,泰國也是考慮得很多。
第一,泰國既沒錢也沒技術
克拉地峽若是要開鑿運河,可並沒有挖土那麼簡單,上世紀六十年代,泰國也曾派遣地質專家前去克拉地峽勘探地況,結果發現這裡的地質條件非常複雜,到處都是斷裂帶,而且岩石結構非常不穩定,一旦輕易動工,很容易造成傷亡。
就技術來說,泰國是沒有的,而即便是有技術,開鑿這條運河的成本至少在六百億美元,這可不是一筆小錢,畢竟現在的泰國每年的國內生產總值也才五千多億美元。
另外,泰國是個經濟極其依賴於旅遊業的國度,克拉運河附近的春蓬府、普吉島等都是泰國旅遊產業重鎮,運河開鑿必然帶來猛烈的環境破壞,造成的生態災難和經濟損失也是目前為止難以估計的。
第二,前車之鑑不得不防
泰國南方的情況有點不同,這裡並非傳統尊奉佛教的地區,而大多以尊奉伊斯蘭的馬來人土著居民為主,長期以來都想脫離泰國自立門戶,或者併入馬來西亞。
一旦運河開鑿成功,那麼就等於人為割裂了泰國主體與克拉地峽南部的聯絡,這對於長久的發展是非常不利的,很可能造成泰國的破裂。
要說世界上著名的運河,莫過於埃及的蘇伊士運河跟巴拿馬運河,但這兩條運河以往開通的時候也帶來了很多的麻煩,英法為蘇伊士運河大打出手,英國強佔運河不肯離開,而美國更是在巴拿馬運河一帶建立了國中之國,兩條運河當年不僅沒給所在國帶來利益,反而引狼入室帶來了深重的苦難與麻煩。
克拉運河的戰略地位如此重要,美國人絕對不可能放過這樣的肥肉,泰國若是自己費盡周折把克拉運河開通了,到時候美國人來了,那就不知是福是禍了。
泰國南端的情況極其複雜
第三,經濟價值未必那麼大
如果走計劃中的克拉運河一線,避開馬六甲海峽,那麼至少能縮減一千公里的航程,時間上能夠節約大概兩天,這能省下不少燃料錢,看起來也可以提高運輸效率。
但其實很多事,也的確僅僅只是看起來而已。
克拉運河終究是一條運河,其通航能力無論如何都不能夠跟馬六甲海峽相比,而且泰國一旦開通運河,必然像埃及跟巴拿馬那樣開始收費,對航運船舶來說這方面又是一筆成本,而南方的馬六甲海峽屬於國際航道,大家都是免費通行的,到時候大家如何選,很難說。
除了這些顧慮之外,克拉運河難以開通似乎還跟馬六甲相關三國,也就是馬來西亞、印尼還有新加坡有關,畢竟運河要是開通了,這三國的利益或許就要受到影響,尤其是新加坡,所以有人覺得一旦克拉運河開通,那麼就要扼殺掉新加坡的命脈,泰國也是顧忌這方面的影響實在太大,怕東盟內部因此撕裂,所以不敢開通運河。
實際上,新加坡對於克拉運河的顧慮不能說沒有,但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新加坡最大的底氣在於,馬六甲海峽的地位,縱然克拉運河成真,也是難以取代的,克拉運河與蘇伊士運河、巴拿馬運河沒得比,後兩者的出現,比起傳統航線節省了數千公里航程與至少十幾天的航運時間,就算收費也是划算的,可克拉運河相較於馬六甲海峽的優勢根本就不明顯,而且通航能力也不會太高,還是無法取代馬六甲航線。
馬六甲海峽的確是新加坡的經濟命脈所在,但新加坡的經濟並非完全依賴於這條海峽,新加坡可不是守在海峽旁邊收過路費的站點,更主要的是為過往船舶提供航運修整等服務,並且藉助這條黃金水道發展對外貿易。
就算船舶都往北走了,新加坡的石化產品與其他的工業製成品依舊能夠出口,原本想要前往新加坡旅遊的人也依舊會去,影響是有,但不會那麼大。
直到今天,克拉運河還只是一條停留在許多人紙上談兵時說笑的運河,並沒有成為現實,而且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未來克拉運河成真的機率也非常低,幾乎是沒有,所以新加坡等馬六甲沿岸各國,對克拉運河的擔心,基本上也是沒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