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文史檔案局
編輯 | 文史檔案局
他是毛主席的“專職掌灶人”,為主席做飯22年,但是他給毛主席做的飯菜裡從未放過一滴醬油,而且飯後總會把選單銷燬,這是為什麼呢?又為何從來不給毛主席放醬油呢?
01
抓住毛主席胃的男人
1954年,28歲的程汝明去到了一個神秘的地方工作,就連他的家人也不知道他究竟去了哪裡。同年毛主席在一輛列車上出巡,和工作人員們討論工作,說著說著就忘了時間,直到被人喊叫吃飯才停下工作,主席很熱情地叫他們留下一起吃飯。這就讓後廚的工作人員有些慌亂了,因為當時在這輛列車上只有一個廚師,就向鐵路的領導反映,希望可以派一個人手過來,領導知道後就將程汝明派了過來幫忙。
當程汝明收到訊息是為毛主席做飯的時候,開心地立刻趕到了列車上,他當時並不知道自己會成為毛主席最喜歡的廚師。
程汝明,1926年出生于山東一個普通農民家,家裡窮得叮噹響,兄弟姐妹也很多,為了維持生活,父母每天早出晚歸。但是光憑父母兩個人的勞動力,也很難維持家中的生計,九歲的他就開始跟著父母下田幹活,可即便如此,家裡還是揭不開鍋,他年幼的妹妹就被活活的餓死了,也讓他明白了飲食對人的重要性。
於是剛滿13歲的程汝明就離開了山東老家,跟隨著老鄉去到了天津,在一家飯店中當學徒,那是他第一次接觸到西餐,為了研究菜餚火候與配方,他時常熬夜,10年後他已經掌握了英法俄西方的的烹飪技術,22歲的他在天津就有了些小名氣,成為了聚合城飯莊的主廚。
到了1952年,程汝明來到了北京,在北京的鐵路專務運輸處工作。
在那一年的10月份,在北京世界和平委員會舉行了亞太地區的和平會議,主辦方在當時想到程汝明對西餐有很深的研究,就把他安排到了外賓乘坐的車廂做主廚,負責西餐。在會議期間,程汝明展示出了他高超的廚藝水平,做的西餐很受外國人的歡迎,甚至有外國人問:“你們這有外國廚師嗎?”就這樣程汝明在外賓專列做了兩年的西餐。
在1954年5月,程汝明被突然叫到了保密室,也就是重要首長的專列,剛一進去裡面的人就笑著對程汝明說:“程師傅,你有個好訊息呀,不得好好慶祝一下!”程汝明聽到後很疑惑:“什麼好訊息?”一番談話之後,他才知道自己的牌子竟出現在了毛主席乘坐的專列上,他開心的同時又很不解為什麼主席會選中他?
原來在那段時間,毛主席會經常外出巡視,三五個月又不在北京,不管在辦公還是休息都在這列列車上,毛主席有一個習慣他很少住旅館,一般跟賓客們談工作也都是在列車上,但是人有千百種,口味也有千百種,所以需要廚師會做各中各樣的菜。
那麼只有一位廚師就忙不過來了,就把程汝明給調過來幫忙,第一次與主席見面的程汝明十分的緊張,一直到毛主席笑著過來與他說話時,他的緊張才慢慢的消失,可以抬頭望向面前的這位偉人,和他想象中的一樣,眼前的這個人身材高大,兩眼有亮光,精神抖擻,說話十分的親切,一點兒架子也沒有。
剛開始為主席做飯的時候,並不知道主席愛吃什麼,擔心自己做的飯不合主席的口味,反反覆覆地問李錫吾主席的喜好。
02
“才飲長江水,又食武昌魚”
在1956年的6月,列車上發生了一件令人難忘的事情,毛主席在武漢渡長江時做了一首詩“才飲長江水,又食武昌魚”可能我們會覺得詩中的武昌魚是從武漢打撈上來的,其實並不是,從程汝明的口中得知,主席提到的武昌魚是從長沙帶過來的並不是武漢現打撈的,因為當時的列車是在長沙停留了,就在兩人準備開始做飯的時候,他們接到通知列車要開往武漢,就把準備好的食材收了起來,被收起來的食材當中就有一條武昌魚,當時列車中沒有冰箱,就把食材都放到了自制的放有冰塊的冷藏櫃中。到了武漢以後,程汝明才開始為毛主席燒製武昌魚,毛主席吃完覺得很美味就隨手寫下了“才飲長江水,又食武昌魚”的詩句。
程汝明每每提到這件事總會很自豪地向他人說“毛主席那次所吃的武昌魚,是我做的”。
03
正式成為毛主席家的廚師
會議結束之後,主席就乘著列車回到北京,下列車的時候,主席就讓李錫吾與程汝明一起隨行,程汝明也正式成為了主席家中的廚師。
主席住在北京中南海豐澤園,這裡的風景很美,保密工作也極好,程汝明來到之後激動萬分,他居然能與主席同住一個屋簷下,負責主席的飯菜,心中滿懷著對黨的感恩,每頓飯都做的很認真。
在1961年的時候,主席身邊的人進行了一次大更換,警衛員、秘書、廚師都換了一遍,與程汝明同行的李錫吾就被調走了,只留下程汝明一人繼續為主席掌勺。程汝明更加珍惜這個機會,決定記錄主席的所有飲食喜好,每次等主席吃完飯之後,他總會問一句:“今天的飯菜如何?”時間久了,就瞭解了主席的所有飲食習慣,不斷地加以改進。
程汝明在工作期間非常的努力,也接觸了之前從沒接觸過的狀況。成為了主席的掌勺之後,他做的選單都必須保密,準備好菜之後,選單必須立即消除,剛開始程汝明還不理解為什麼要這樣做,到了後來他才得知,原來如果選單被洩露,就很有可能讓敵人瞭解到主席的飲食習慣和健康狀況,避免有不軌之心之人做手腳。
程汝明明白了其中的利害關係之後,每頓飯做完之後他會立即撕毀選單,他的身份也需要對外保密,不能讓任何人知道他是主席的主廚,一直到後來他的家人也只是知道他在中南海工作,至於做什麼並不是很清楚。
在吃午夜飯的那一天,程汝明準備了紅燒肉、豆豉臘肉、魚頭豆腐、鹽水雞、三鮮餃子等等,程汝明在那天做完飯之後,特別想與主席接近說話,於是就走到了他的身邊,主席見到程汝明站到了自己的身旁,衝著程汝明笑了,程汝明也樂了,他什麼也沒說,見到主席樂了他也跟著樂了,在程汝明印象最深的就是主席每到過年就一直在笑。
04
主席少年時期的心中陰影
主席愛吃紅燒肉,是年夜飯必不可少的一樣菜,但是主席愛吃的只有程汝明做的紅燒肉,剛成為主席的主廚時,程汝明拿出了自己最拿手的紅燒肉,但是主席卻只吃了一小塊,程汝明開始自責懷疑是自己的廚藝不行,主席看到了沮喪的陳汝明,笑著跟他解釋道:“小程啊,不是你做的不好吃,是因為我不喜歡吃醬油”。程汝明聽到後更納悶了,為何主席不喜歡吃醬油呢?
經過四方的打聽之後,程汝明終於瞭解到了主席不喜歡吃醬油的原因,原來在主席小的時候,家裡曾經制造過醬油賣,這些醬油都是親手製造出的,但是當時的年代條件有限,釀造醬油都是透過自然發酵的,很多東西都不是人為能控制得了的,小時候的毛主席在玩耍的時候,無意中發現醬油缸中有許多的小白點,走進之後才發現那些小白點都是蟲,這讓年幼的主席心中留下了陰影。
自那以後主席就再也不願吃醬油,程汝明就開始對紅燒肉的配方開始研究,因為主席酷愛紅燒肉,醬油又是紅燒肉的靈魂,但是辦法也總比困難多,經過一番研究之後,終於做出了不加醬油的紅燒肉,程汝明選擇用糖和鹽進行調色,就算是不放醬油也等做出美味的紅繞肉來,主席品嚐之後也是讚不絕口,每次上這道紅燒肉的時候主席都吃的一塊肉也不剩。
除了紅燒肉以外,主席最愛吃的就是辣椒與苦瓜了,用毛主席的話來說就是,不能吃辣椒與苦瓜的人,怎麼幹的成革命呢?但是這兩道菜也是需要配上醬油才美味,不過好在主席不討厭豆豉,最終就決定用豆豉來代替醬油。
05
困難時期命令不準做肉菜
1960年,祖國建立初期遭受到了很多的困難,加上自然災害的影響,許多的人民連飯都吃不上,更別說肉了,於是主席選擇與人民共患難,告訴程汝明飯桌上不準有肉菜,什麼時候全國人民都能吃上肉,我的飯桌上才能上肉菜,在這一年的春節主席也是一切從簡,除了一兩道青菜,其餘的菜都是中午的剩菜熱了熱,為了主席的健康著想,程汝明還是採用了一些策略,知道主席喜歡吃蔥油餅,所以特意將豬肉熬成油,將一些肉切碎與蔥花一起攪和在一起,剛開始主席並沒有發現異常,還直誇程汝明的手藝是越來越厲害了,不過畢竟紙是包不住火的,沒堅持幾天就被主席發現了,對程汝明進行了嚴厲的批評,並且讓他以後都不能做蔥花餅了。既然不能再做蔥油餅了,那就再換一條路走。
程汝明知道主席不想吃肉是為了省錢,於是程汝明開始用最少的花銷,做出既美味又營養的飯菜,主席喜歡吃辣椒,那就向辣椒下手,終於又研發了烤辣椒的這道菜,看到主席一根接著一根吃了起來,雖然主席在吃的一方面有一些講究,但是在特殊的一些情況下,主席也是很寬容的。
都知道主席一旦全身心的投入工作的時候,就會不分晝夜的工作,讓他固定的去吃飯都是不可能的,所以廚師都是先將食材提前準備好,毛主席工作完成之後就可以隨時開飯。
有一次到了深夜主席發現還沒來得及吃飯,就讓廚師做了一份飯,當時是於存在任職,他同樣在主席的身邊任職了很多年,對於主席的口味也是很熟悉,於是決定給主席做一份宮保雞丁。
由於當時已經是凌晨,再加上於師傅剛剛起床有些迷糊,在做飯的時候不小心將苦瓜倒了進去,一直到做完飯才發現自己炒錯了菜,但是時間已經很晚了,再重新做的話會耽誤主席吃飯的時間,於是只好將飯菜端了出去,已經做好接受處罰的準備,不過主席並沒有責怪他,反而笑著說,苦一些剛好提提神,說完就吃了起來,吃完後繼續工作。這件事之後,於師傅也被組織嚴厲地批評了一番,主席覺得完全沒有必要,都是因為自己吃飯時間太晚,也打擾了於師傅休息。
從那以後主席就很少要求在深夜吃飯。由此可見我們的主席不僅沒有絲毫的架子,還總是無微不至地關心著他人。
有人曾經問過程汝明:“您覺得您這一生中最大的成就是什麼?”程汝明回答說:“令我最自豪的事情就是,我為首長做一輩子的飯都是乾淨安全的”在2002年,獲得北京烹飪協會授予的“國寶級烹飪大師”的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