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幾年裡,我認真接觸了幾千位失戀、離婚的人,我有個特別深的感觸:
很多人之所以被分手、之所以在分手後長期沉浸在痛苦裡、天天想著挽回卻沒有結果——這些,都跟情商不夠有很大關係。
所以,我想花點時間,來聊一聊有關情商的問題。
我的很多讀者朋友,他們也覺得自己的情商低,問我該如何提高情商。
當我在回答這個問題的時候,我越想越覺得這個問題看似簡單,但事實上很複雜——提高情商?該怎麼提高?
比起“如何提高”,更基礎的前提應該是搞清楚情商到底是什麼吧。
畢竟,如果不先確定一下情商是什麼,那討論“如何提高”就是扯淡的。
我最近的朋友圈簽名,改成了“語言是人們溝通的最大障礙”,之所以改成這樣,是因為我發現:
我們日常生活中的溝通,效率實在是太低了。
效率低,是因為我們討論到的很多概念,是社會化的,而不是自然的、死板的、數學的,不像我們在討論“土豆該怎麼做才好吃”的時候——“土豆”是一個死概念,你說的“土豆”跟我想到的,基本上是一個東西,所以我們可以直接討論“如何做”。
但當我們在討論那些由人造的、自然界不存在的東西的時候,越聊分歧越大,總會出現兩個人不在一個頻道上的情況,甚至——更荒謬的是,有時候討論了半天,才發現兩個人說的壓根兒就不是同一個東西。
就像以前看《奇葩說》,他們那一期的辯題是“大學開設戀愛必修課,你支援嗎”。
這個問題該咋回答?支援?反對?支援什麼?反對什麼?戀愛課嗎?戀愛課是個啥玩意兒?
我們連“戀愛必修課”是啥都不知道、這個課要教什麼內容我們都不清楚,在這個條件下,大家辯論,辯來辯去,越辯越扯淡,越辯越離譜。
連概念都沒搞清楚,從一開始,就已經不是立場的問題了,而是各自對這個概念的解釋問題了。
支援開設的,是說戀愛必修課教人什麼是愛、如何相處、如何原諒;不支援開設的,說戀愛必修課是在教人泡妞撩漢如何脫單——你看,雙方特麼的聊的都不是同一個玩意兒,看得我如坐針氈、如芒刺被、如鯁在喉。
這已經不是辯論了,這已經是胡鬧了。
所以,我們討論問題的前提,一定是先就基本的概念先達成共識,要不然,沒法聊。
同樣地,當我們在討論“如何提高情商”這個問題的時候——假如我們連什麼是情商都還沒達成共識就去談論如何提高情商,那就只能瞎起鬨。
所以,我們先確定一下——什麼是情商。
在確定什麼是情商之前,我們得先確定一下什麼不是情商——生活中,大家對情商都有哪些誤解?
01有些人以為情商就是左右逢源、世故圓滑
我之前寫過很多關於情商的文章,翻看評論的時候,我都忍不住眉頭一緊,因為很多讀者根本不關心情商是什麼,就憑本能或者經驗說——別學什麼狗屁情商了,我不想變得那麼圓滑。
我相信,這麼想的人絕對不是少數,而且,持這種想法的人,他們把高情商理解為圓滑世故,以此類推,就覺得高情商就是夾起尾巴做人、或者叫“人精”,把別人玩弄於股掌之間,認為情商是一種權術和伎倆。
他們不想變成高情商的人,是因為覺得變成那樣的人很累、很不痛快嘛,他們只想“真性情”——大碗喝酒、大口吃肉、大聲啼哭、口無遮攔,“恕我直言”“我說實話你別介意”“我醜話說在前頭”,總之,一切都是為了自個兒高興。
但是,這種“真性情”是很要命的,往往結果就是害人害己。
我要按著我的本性來,我想在地鐵抽菸就抽菸,想在馬路上撒尿就撒尿,倘若人人都如此,社會得亂成什麼樣?
我要是按照我的本性來,我覺得你做事情不對,我想咋說咋說,不分場合、不分輕重,你受得了?你辛苦加了一個星期的班,好不容易搞了一個方案,老闆看完了說,“哎呀,真的是太差,加了一個星期的班就弄出這麼個玩意兒,可悲”——這就是老闆的真性情,他甚至都沒有罵你,你受得了?我要是按照自己的真性情來,我想哭就哭、想叫就叫,天天纏著你,你不煩?
你要是有幾個“真性情”的朋友,恐怕你已經瘋了吧。
不要把想幹嘛就幹嘛、想說啥就說啥當成真性情,因為不只是你會這樣,本質上是個人都可以做得到,因為真性情不需要任何顧忌、不需要任何思考、不需要承擔後果、不需要考慮別人的感受——這太容易了,尤其是年紀越小、讀書越少、經歷越單薄、越愚蠢的人越是“真性情”,而且,他們的真性情是——他可以說你,你不能說他。
與所謂“真性情”相對應的圓滑世故,那不是情商,那是勢力、市儈,是小人、是迫於無奈滿肚子委屈的夾著尾巴做人、或者為了利益而利用和掌控別人——這一套已經過時了,現在大家都是受過教育的人,沒那麼容易被操控了好吧。
當然,無論是圓滑世故還是真性情,都跟情商沒有太大的關係。
02有些人以為——但凡別人讓我不舒服,就說明他情商低
真的,我就認識很多這樣的人,你為了維護自己的原則,讓他不高興了,他就覺得你情商低。
跟這點很類似的是——生活中,很多人,他們聊天,觀點不同,爭論起來了,他理虧、他爭不過了,就甩下一句“三觀不同、不相為謀”。
“三觀”這個概念,被廣泛傳播出來後,人們並沒有朝著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這三個方面去修正、調整自己,反而總是對方讓他不高興了,他就一棍子把人打死、歸類為三觀不同、“你跟我不在一個層級上,我懶得理你”。
就像朋友圈經常有人發“常與同好爭高下,不與傻瓜論短長”這句話,你仔細觀察,發這句話的人,基本上都很狹隘,跟他們都很難好好聊天,你稍有不慎,說了他不認同了,他就要生氣。
他提前預設了誰是“同好”,誰是“傻瓜”,這說明什麼?
說明“同好”是他你開心的、舒服的,“傻瓜”是讓他不舒服的。那麼,假如某天同好讓他不舒服了,他就會把同好歸類到傻瓜那一類去。
情商也一樣,很多人因為極度玻璃心,覺得自己永遠正確、永遠無辜,自己用的是一套標準,用來評判別人的又是另一套標準——以聖人的標準要求別人,以賤人的標準要求自己。
比如,我一個朋友,女的,她手機裡藏著各種前男友的聯絡方式,自己覺得異性之間、甚至是跟前任們也可以做朋友的、留著聯絡方式無所謂,但是,她男朋友手機裡別說是前任了,就是一個女的都不能留活口。
這樣的人,他們雙標玩得特別溜,而且,她都意識不到自己這麼做是在搞雙重標準——那麼,在別人讓他不舒服的時候,她認為是別人情商低也就不奇怪了。
比如,我有個讀者,早年間加了我,很陌生,不怎麼聊天,只知道她今年剛移民去澳大利亞。
有天她找我聊天,聊著聊著她就向我建議。
她說,彎灣,我覺得吧,情感諮詢,你應該走出國門,去世界各地看一看,外國真的跟中國不太一樣,她說了十多分鐘——這真的是個莫名其妙的建議。
而且她說這些,目的很顯然是炫耀她在國外的優越感,跟我的事業壓根兒就沾不上邊,即便是有關係,但你也應該關心一下我當下的處境啊,我就不客氣地說,姐姐,你的建議很好,但我建議你別隨便給別人提建議——這句話就讓她不開心了,她接著又建議我提高一下情商、不要抬槓、先學會傾聽才能做好情感諮詢……
她噼裡啪啦向我傾銷她在國外的感受,本質上她只是想找個人訴說她在國外找到的新感觸——我不是不可以聽,只是我要是一直聽你講,那我一整天也別想工作了。
無數的人,當他們在教育你、教訓你的時候,你不能拒絕、你不能反對、你不能生氣,你一旦表現出負面的態度、不給他們繼續表演的時間和空間,他們就會覺得你冥頑不化、一意孤行、聽不進道理、情商很低。
他們,是真的可惡。
他們,才是真正的情商低。
不要給他們臉,果斷地跟他們劃清界限、結束聊天、結束相處才是正確的辦法。
03有些人以為,高情商就是不惹別人生氣、萬事都靠忍
這跟上一條其實是一個道理,只是視角轉化了一下——上一條是說我沒錯、都是別人的錯,這一條說的是:就算都是別人的錯,那我也得忍著。
於是,類似於《莫生氣》這種東西,就被很多人在生氣的時候用來發朋友圈——人生就像一場戲,因為有緣才相聚;相扶到老不容易,是否應該去珍惜;為了小事發脾氣,回頭想想又何必。
我懷疑很多人不僅經常發,他們甚至都能背下來。
可是,我想問的是,有用嗎?
人們越經常用什麼符號、言語來警醒自己,越說明他是真的缺乏這方面的東西。
比如,有人經常在朋友圈發什麼“最窮無非討飯,不死終會出頭”來鼓勵自己要奮鬥、努力,說明他是真的“間歇性躊躇滿志、習慣性混吃等死”;
比如,有人一失戀就發什麼看破紅塵甚至出家的內容,說明他確實很受傷,沒日沒夜都在想著這段感情、這段感情裡的另外一個人。
比如,有人下跪認錯、發誓自己再也不會犯類似的錯誤了,請你不要懷疑——他一定會繼續犯類似的錯誤的。
類似的,當你經常勸自己不要生氣,說明你總是在生氣。
一次生氣,你就用“人生”那麼大的框框來約束自己,有用嗎?當然沒有。因為我們是自私的、目光短淺的、服從於當下的感受的,你不去剖析原因,單純的靠假大空的東西來說服自己,是不太可能起到作用的。
很多人明明很生氣,就是活活靠忍,比如我見過很多在婚姻裡遭到折磨甚至是遭到背叛的女人,她們就是靠忍氣吞聲、默不作聲、算命求佛來度過每一天的。
表面上,婚姻、家庭維持了表面的和平,但每天都活在劇烈的委屈和壓抑中,要是某天忍無可忍徹底崩潰,可能就要搞出命案來。
她們不敢表達自己的情緒,不敢向外攻擊別人,於是只能向內攻擊自己。
她們委屈,為了求得安慰,會去找人來證明自己“憋氣”“忍耐”的正確性,於是就會在看一些“控制情緒”的文章中獲得支援,比如《學著做一個不動聲色的大人吧》《真正厲害的人,都戒掉了情緒》《高情商的人,都是情緒穩定的人》……
按照這些說法,人是不是要活得跟個菩薩一樣才算是高情商的人?
裝得沒有情緒、喜怒不形於色、一切不開心都忍著,這有點符合中國人的性格,江湖上也總在吹捧這些東西,很多人還奉為真經去修煉。
但事實上,如果一切不舒服都要忍,你忍得了嗎?如果一切不舒服你都要忍,你不難受嗎?
OK,上面講了三種常見的人們對情商的誤解。
現在,問題就來了,既然那些都不是真正的關於情商的理解,那麼,真正的情商,到底是個啥?
其實也沒那麼複雜。
顧名思義嘛,從“情商”一詞,就知道它什麼意思。
情商是按英文的意思直接翻譯過來的,它是一個近二三十年才產生的心理學概念,原本由兩個美國心理學家提出來的,然後由哈佛大學心理學博士丹尼爾·戈爾曼在1995年發揚光大。
情商,在英文裡叫EQ,即Emotional Quotient.
Emotional就是情緒,Quotient就是商。
商是啥?21÷7=3,21是被除數,7是除數,3就是商——這個大家都知道吧。
情商裡的“商”跟數學裡的這個商是一樣的,所謂情商,就是一個人的情緒能力跟一般人的情緒能力的比。
但由於這個“商”沒有單位,所以我們通常用情緒能力來代指情商。
情緒能力是種能力,它既不是圓滑世故,也不是討好別人,甚至都不是教養的問題。
說到底,它就是一種理解自己和理解別人的能力。
我們先來做一個測試吧,看看你的情商到底怎麼樣。
(在做題的時候,找個小本本,把自己每一題的分數記下來)
1;我不害怕困難,遇到困難我都覺得自己可以解決。
(經常3分,偶爾1分,沒有0分)
2;我覺得我將來肯定會過得很好。
(經常3分,偶爾1分,沒有0分)
3;我熱愛我的事業、我願意為之付出我的熱情和努力。
(經常3分,偶爾1分,沒有0分)
4;除了肉眼能看到的世界,我內心有自己的文學/藝術/科學世界,我喜歡沉浸在那些純粹的世界裡。
(經常3分,偶爾1分,沒有0分)
5;當遇到不如意的事,我會安慰自己。
(經常3分,偶爾1分,沒有0分)
6;我會感嘆,哎呀,別人怎麼對我這麼好,我何德何能呀。
(經常3分,偶爾1分,沒有0分)
7;我遇到打擊的時候,我會花點時間去調整好狀態,迎接新的挑戰。
(經常3分,偶爾1分,沒有0分)
8;別人說我很幽默。
(經常3分,偶爾1分,沒有0分)
9;工作中,我願意去挑戰更艱難的任務。
(經常3分,偶爾1分,沒有0分)
提示:下面問題的答案順序跟以上9題的順序相反,請謹慎選擇。
10;不知為什麼,我發現有人刻意的迴避或者冷淡我。
(沒有3分,偶爾1分,經常0分)
11;走在大街上,我會迴避那些我不想打招呼的人。
(沒有3分,偶爾1分,經常0分)
12;當我集中精力工作時,身邊有人聊天讓我覺得煩躁。
(沒有3分,偶爾1分,經常0分)
13;天氣的變化會影響我的情緒。
(沒有3分,偶爾1分,經常0分)
14;別人說我不好、批評我、質疑我、反對我,我會很生氣。
(沒有3分,偶爾1分,經常0分)
15;我的睡眠質量有問題,我會想很多、然後睡不著覺。
(沒有3分,偶爾1分,經常0分)
16;我正在工作,突然有人打擾我,我會很煩。
(沒有3分,偶爾1分,經常0分)
17;在跟別人爭辯或者吵架後,我會很難受,會想剛才的事很久很久,會覺得好累。
(沒有3分,偶爾1分,經常0分)
18;我會想,找個與世無爭的世外桃源,離開這繁雜的人情世故。
(沒有3分,偶爾1分,經常0分)
19;我被我的同事(同學)們挖苦、嘲諷、調侃、瞧不起。
(沒有3分,偶爾1分,經常0分)
20;我會想很多,想自己以後的婚姻、工作、人生等等事情,這些東西讓我焦躁不安
(沒有3分,偶爾1分,經常0分)
最後給大家分享個免費測試各種情商得小程式 希望大家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