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有人說詠春憑巧取勝,誠然,詠春拳確實有精湛的搏擊技巧,但同時更有踏踏實實的功力練習,若沒有功力的支撐,任憑你技巧再好也一衝即散。詠春是不尚蠻力的功夫,不用與生俱來的肌肉力——詠春用勁!
勁和力有什麼區別?詠春的勁是放鬆發出來的,理論上與太極的發勁原理相似。是利用肢體的鬆柔,節節貫串,周身一體。
肌肉力是與生俱來的,通過後天鍛鍊、營養補充、適當的休息可以提高,但非常有限,比如你是身高178cm\體重70公斤,任憑你怎樣努力訓練都不可能長到190cm\120公斤;而且肌肉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消退,來得快消退的也快。
“勁”是隨著歲月的增長而增長,“修煉日子越久越有功”,薑愈老愈辣。所以是否詠春好手跟你體型、體重沒有關係,而只跟你的有否正確修煉和是否下過苦功有關係。詠春拳諺有云:“武欲精通,唯從苦練”。
— 2 —
說到勁力,很多人都說詠春的寸勁很厲害,其實詠春的長勁也很厲害。勁力不是一朝一夕來的,它是透過漫長而正確的鍛鍊潛移默化產生的。詠春的勁力練習離不開六點半棍。不過前期的詠春拳基本功練習也很重要,就像基石一樣,它為後期的產生勁力打好了基礎!
— 3 —
詠春體系中的架構就是在格鬥中身體採取的間架。不同的拳術不同運動都有自己不同的架構(以架構發力就是結構力)。好的架構首先是要能維持身體的平衡,因為在格鬥中失去平衡是最危險的。然後是能很好的移動,接著能很好的傳導力量(這包括從地面傳導反作用力到手上和從手上傳導到地面獲得支撐)。
舉個例子,想象一下當我們要把一扇門頂住時,我們應該怎麼做?是不是在門後面頂個木棍?不過有時木棍頂的角度不好,門就被推開了。其實這個和我們詠春的架構很像,門就像是身體,木棍就像是後面的腿。正確的角度就可以使自己像一堵牆一樣,不易撼動!
身體怎麼像門一樣?其實很簡單,要想棍子頂得住門,首先門要正要直也就是垂直於地面。要是門是斜的再怎麼頂門都頂不住。所以身體首先也要正和直,這個需要一段時間練習才能掌握。
— 4 —
人的力量主要來自腿和腰,其次才是背、胸、肩和手臂。腿和腰的鍛鍊,我稱它們為複合核心力量的鍛鍊(因鍛鍊不是一個部位,是一個功能區)。詠春的大多數技巧在手上,而詠春的功夫卻在腳上。
— 5 —
拳由心發,力從地起!一個人的力量不管你怎麼鍛鍊總是有極限的,那怎麼能在有限的力量中得到最大化的力量輸出呢?答案就是”集中“,藉助大地產生反作用力,聚集周身力量匯聚一處爆發出來。
那怎麼才能很好的運用這個反作用力呢?首先要由正確的身體架構和有力的雙腿。那怎麼強化鍛鍊這些身體結構呢?鍛鍊下肢與核心力量。
— 6 —
有些朋友說你練習詠春不是用勁力嗎?怎麼又在說用力和力量訓練了?一句話概括:力是區域性,勁是整體!初期練習整體,後期分別強化升級“硬體裝置”—身體。舉例:習武前期練習結構是“盤活存量”,是讓你的大腦神經能夠募集更多現有的肌肉群參與動作,使得肌肉的使用效率更高,讓身體各個部位懂得如何相互配合、協作,懂得用力和善於用力,使動作更高效,讓身體“聽話”主體是神經系統的訓練。只有足夠強大的神經控制能力才能為接下來的高階力量訓練做好鋪墊。
而到了高階,即結構已經很穩定了,但基礎力量、絕對力量可能已經到達瓶頸,這時再進行力量訓練不僅不會破壞之前搭建好的結構,還會錦上添花,升級你的“硬體裝置”,再結合強大的神經控制、神經募集能力,就能調動更強大的肌肉“發動機”。
這個訓練順序不能變,就像拖拉機與戰鬥機一樣,拖拉機配備的是一個方向盤和一個變速箱,那戰鬥機就要複雜太多了,調換順序就等於用拖拉機的作業系統去操作戰鬥機,那肯定是行不通的。
— 7 —
勁力是一個複雜的訓練過程,不是孤立某個部位產生的。它是全身相互協作然後瞬間爆發出來的,注意是瞬間!那試想這麼大的能量在瞬間產生,身體的各個關節,韌帶、骨骼、肌肉等需要多麼的強韌度才能協作產生!因此訓練你的關節、韌帶、骨骼、肌肉變得強韌是必不可少的。當你身體的各個部位都變得強韌的同時再次使用詠春獨特的訓練方法,慢慢地你就會具有更驚人的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