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境內,有一座特別的銅像。它是朝鮮第一座也是唯一一座為外國人建造的銅像。
而銅像所紀念的,正是我們中國偉大的周總理。
指示建造這個銅像的,是時任朝鮮國家主席的金日成。他與周總理的交情甚篤,周總理晚年的翻譯張庭延認為,二人之間的關係“恐怕再難找到”。
周總理和金日成數次訪問雙方國家,日漸結下了深厚友誼
二人之間的友誼始於金日成訪華。
建國之初,我們的根基尚且不穩,當時國際上,對我國拋來友好橄欖枝的並不多。
朝鮮在新中國剛成立的第6天,便與我國建交。
從1950年開始,金日成多次秘密訪華。這期間和毛主席會晤,周總理也在會談列席之中。
在和毛主席見面之後,金日成也會和周總理暢談許久。
戰爭時期,周總理還特地託人去朝鮮,向金日成轉達他的想法。就在這一來二往之間,二人的友誼漸漸建立。
後來,在朝鮮戰爭勝後,金日成公開來到中國——他是第一個正式訪華的外國元首。
這對當時的中國而言,其外交意義不言而喻。
1958年起,周總理也開始了訪朝之行。
那年正值春節期間,周總理在與金日成商談了公事之後,留在朝鮮,與金日成一起過年。期間,二人痛飲了不少中國的茅臺。
1963年,金日成訪華,不過此次目的不是為了政治,而是為了視察工廠。周總理聽說他來到中國,連忙從北京趕到東北,見上一面。
後來,因為政務繁忙,二人很長時間沒見。直到1970年的時候,才再次相見。
當時,周總理前去朝鮮,金日成親自去接。看到周總理的那刻,金日成感慨道:“總理累瘦了。”
周總理這次訪朝,還帶了一份特別的禮物。那便是中國的特產——沙窩蘿蔔。
沙窩蘿蔔,是我國抗美援朝的志願軍,在朝鮮時期吃得最多的食物。
那時候,沙窩蘿蔔及時解決了我軍的糧草問題,可以說對我軍抗美援朝有著重大意義。
周總理送沙窩蘿蔔給金日成,顯然是為了表達中朝友好之意。金日成也明白這層含義,之後雙方多次互通往來,表達了雙方之間的深情厚誼。
1971年,發生了一件影響中朝之間的大事。那便是中國和美國開始了恢復建交的道路。如果朝鮮方面知道此事,勢必會引起不必要的誤會。
為此,周總理秘密乘坐飛機,一大早就趕往朝鮮平壤,和金日成理性地分析了中國的考量,詳談了整整一日。
金日成為周總理的誠意感動,也明白了我國此舉的意義,表示理解和接受。為了慰勞周總理的辛苦,他還挽留周總理在朝鮮休息一晚,大擺了酒席。
不過,周總理日理萬機,還是婉言謝絕了金日成。
卻沒想到,這成為了周總理最後一次訪朝。
金日成患上眼疾準備手術突聞噩耗,為總理而哭推遲手術
周總理過度勞累,而導致積勞成疾,1972年的時候,就被診斷出來有膀胱癌。
當時所有人都沒有將他的病情告訴他,只是定期為他檢查身體,儘量控制住他的病情。
而與此同時周總理依然沒有停止工作的步伐。
在1974年,周總理5天連續工作24小時。
有時候,身體還要靠輸血來維持。
1974年6月,周總理癌症復發,病倒了。
據金日成身邊的工作人員說,金日成聽到此事,哭了好幾次。
後來,他更是第一時間派駐華大使前去慰問關心。
1975年上半年的時候,金日成訪華時,特地去醫院看望了周總理。此時的周總理因為生病,腳浮腫到穿不進原來的鞋子,但依然堅持起身下床見金日成。
當時金日成由鄧小平陪同,一看到周總理,二人突破了常理,就給了對方一個擁抱。足見感情深厚。
據當時在場的高振普將軍(原中央警衛局副局長)回憶,金日成中文很流利,不需要翻譯,二人促膝長談一個小時,超過了規定的半小時。
臨別之際,周總理又和金日成一陣擁抱。
周總理跟他說,以後有什麼事,可以去找小平同志。
其實這時候,周總理已經對自己的身體狀態心裡有數,這也成為了二人之間最後一次見面。
金日成的身體也並不好。
1975年12月,他被診斷出右眼的急性青光眼發作,12月24日毛主席特地找了眼科專家唐由之組成專門的醫療組,赴朝給他治療。
據赴朝醫療組的北京醫院院長董炳昆回憶,1976年1月9日凌晨1點,金日成的秘書忽然把他們從夢中叫了起來,原來他們突然得到了一個噩耗——周恩來總理去世了!
這讓金日成陷入了悲痛之中,他控制不住自己,多次流淚。他說:“周恩來總理逝世,我沒法不流眼淚。”
因為哭泣使得他的眼睛負擔很重,易感染,不適合做手術。所以金日成不得不推遲了手術時間。
時任朝鮮勞動黨書記的楊亨燮曾說,金日成本來想派高階代表團前去弔唁,但是聽說我國不接受外國弔唁團。無奈之下,他只能定了一個大花圈送去周總理的靈堂,以表他的悼念之情。
為緬懷周總理對中朝友誼所做貢獻,金日成指示打造銅像
金日成知道,周總理無論於公於私,都給予了他許多幫助,也為中朝之間的友誼做出過許多努力。
所以,在周總理去世後的第三年,他特地在朝鮮當地打造了一個周總理的銅像。
這座銅像意義非凡,它不僅僅是朝鮮第一個、唯一一個外國領導的銅像,也是朝鮮唯一一個為外國人而打造的銅像。
為了修建這座銅像,金日成可以說是煞費苦心。
他聯合了朝鮮勞動黨中央政治局做出了決定,由朝鮮知名的萬壽臺創作社製作。
同時,為了能夠確定工程進度和質量,金日成親自去了現場,連續三天視察指導,生怕工程怠慢。
1979年5月,銅像落成。這座銅像總高有4.8米,其中周總理的半身像有2.3米,下面是白色的花崗岩底座。
總理的動作栩栩如生,他一手拿著演講稿,另一手向著人群揮手致意。演講稿的標題是《朝中友誼萬古長青》。
在銅像的旁邊,還有一首長詩:“天空藍得無邊無際,東海波濤激盪不已。再回憶那難忘的一天,在這洋溢著朝中友誼的地方,立下這紀念碑,讓人們永遠傳頌……”
當時,為了儀式感,金日成特地去請了周總理的夫人鄧穎超,希望她能夠參加銅像的揭幕儀式。
看到鄧穎超,金日成非常激動,他說:“見到你,就像見到為中朝友誼做貢獻的周總理一樣,感覺特別親切。”
在揭幕儀式上,看到銅像的那刻,鄧穎超非常感動,她表示這座銅像很逼真:“就像見到了恩來一樣。”
為此,鄧穎超還為銅像戴上了毛衣和圍巾,銅像更加活靈活現地展現出來了,周總理的偉人風範。
揭幕儀式的時候是春夏之際,那麼鄧穎超為什麼要給總理準備冬季配飾呢?
因為這座銅像的藍本,是1958年春節時期訪朝的周總理。而金日成所選的銅像落成地點,也有其特殊的意義所在。
銅像地點在周總理訪問的企業之中,該廠凝聚了中朝友誼
時間回到1958年,周總理在嚴寒中來到了平壤。
在前往賓館的路上,周總理透過車窗,看到了長達十餘里的道路邊,平壤群眾們聚集在一起,熱烈歡迎的情景。
那時,朝鮮戰爭剛剛結束,中朝準備簽訂《中朝聯合宣告》。對朝鮮人民來說,這是和平的、勝利的象徵,他們對中國人充滿了感激之情。
周總理覺得,朝鮮人民的勞動值得我們重視和學習,所以他也對一系列的工廠進行了參觀訪問。
第一站,便是興南化肥廠。
這座化肥廠歷史可追溯到日統時期的20年代,是朝鮮綜合化肥生產基地。鼎盛時期年產量高達80萬噸。
它曾經在朝鮮戰爭中,為我國人民志願軍生產了大量的炸藥,為我軍的前線進行了有力的支援。
2月16日,周總理在金日成的陪同下,冒著風雪,前往了興南化肥廠。
他在此期間,參觀了各個車間,長達兩個多小時。
周總理和這個工廠工作了二十年的工長李雲鎬進行了友好交流,對朝鮮勞動人民的堅強和辛勞予以了肯定。
與此同時,朝鮮人民也對周總理表達了感謝之情,他們不斷向周總理獻上鮮花,一個老奶奶還將志願軍用過的碗筷,小心翼翼地用紅布包起來,送給了總理。
後來,周總理還在興南化肥廠進行了演講,咸鏡南道行政經濟委員會委員長金風基當時也在場,每每回憶起這個場景:“那令人鼓舞的話至今還在耳邊”。
因為興南化肥廠凝聚了周總理和朝鮮人民之間的情誼。當年全程陪同的金日成,自然是將周總理的銅像選在了這個地方。
自此,朝鮮人民就和金日成一樣,一刻都沒有忘記過周總理。
周總理的事蹟在朝鮮廣為流傳至今,人們依然懷念周總理
每年3月5日,興南化肥廠的員工們,都會來到周總理的銅像前獻花,慶祝他的誕辰。他們也會在銅像前的小廣場上植樹種草。
興南化肥廠所在的城市咸興裡,也有許多群眾,經常自發地前來為總理獻花。
曾經有咸興市民接受採訪時,表示朝鮮人民從小就知道周總理,知道周總理和金日成之間的深厚友誼。
在朝鮮人民心目中,周總理是最受敬佩的外國領導人之一。
1998年,周總理誕辰100週年。時任朝鮮勞動黨總書記金正日,親自指示在朝鮮舉行周總理的紀念活動。
興南化肥聯合企業經理申安善在此期間,深情地表達了對周總理的敬佩之情:“這是一座偉人的銅像,更是一座歷史的豐碑,我們永遠懷念他!”
2008年,周總理誕辰110週年,朝鮮對他的紀念活動舉辦得更加隆重。
3月5日開始,朝鮮中央電視臺連續三天播放介紹周總理的影片,各大報紙都刊登了紀念週總理的文章。
另外,還在大使館舉辦了活動相關的圖片展,每天都有許多朝鮮觀眾前去觀看,絡繹不絕。
值得一提的是,當年和周總理詳聊過的工長李雲鎬,他的兒子李秀哲現在也在興南化肥廠。
而李秀哲在興南化肥廠做的主要工作,就是周總理的銅像維護。他已經從事這份工作三十多年。
可以說,從李雲鎬,到李秀哲,看到了朝鮮人民對總理的敬佩之情的傳承。而李秀哲並未有過多的豪言壯語,只是篤定地說道:“今後我會更好地完成這項工作。”
從這裡可以看出,朝鮮人民對周總理的敬愛,已經深入到了他們日常的方方面面。這原因是多樣的。
結語:
金日成和周總理之間的友誼,在政壇上實屬難得。是特殊的歷史時期,所凝聚的特殊的情誼。
而它背後所折射的,也是中朝之間的羈絆。朝鮮人民對周總理的念念不忘,其實也包含了對中國的感情。
至今,依然有許多朝鮮人記得中國志願軍對朝鮮所做的貢獻。而金日成和周總理的友誼,也是堅定了中朝雙方維護友誼的決心。
參考資料:
劉朝暉.鮮血凝成的中朝友誼歷久彌新[J].新民週刊,2020(37):14-17.
秦九鳳.周恩來的身後軼事[J].黨史縱覽,2019(03):25-27.
秦九鳳.周恩來與金日成的曠世深情[J].晚報文萃,2011(2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