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影中紀實
編輯 | 影中紀實
1947年8月,毛主席率領部隊從延安轉移時遭到國民黨反動派圍捕。在此危機時刻,毛主席巧用“空城計”,在撤離的路邊寫上幾個大字,敵人看到後果然不敢輕舉妄動,任由毛主席率領部隊撤出包圍圈。
那麼毛主席究竟寫了什麼?為何國民黨追兵看到之後會放任毛主席率領部隊離開呢?
1.撤離延安
重慶談判以後,國民黨將“假談判,真內戰”的想法暴露無疑,蔣介石單方面撕毀國共談判取得的《雙十協議》成果,對解放區發起猛烈進攻,全面內戰正式打響。
蔣介石命令胡宗南,讓他集結軍隊向延安方向發起進攻,希望將解放區中的共產黨軍隊一網打盡。
其實,毛主席從重慶回到延安後,很早就打算將軍隊遷出延安,防備蔣介石的狗急跳牆。
1947年3月,胡宗南與“西北雙馬”集結25萬大軍,向著陝甘寧解放區發動全面進攻。當時敵我雙方在西北戰區的力量懸殊,可以說延安已經到了生死攸關的危急時刻。
為此,黨中央領導人迅速做出“誘敵深入,適時撤出延安”的偉大決定。當時對於撤離延安的決定,有不少幹部、軍民都很不理解,一些人其實並不同意撤離延安,甚至喊出了:“誓死保衛延安”的口號。
為了能夠建立起有效的撤離行動,黨中央組織延安全體軍民,專門舉行了一場萬人參加的動員大會。
會上,人民解放軍副總司令彭德懷做出一篇題為《我們一定能夠打勝仗》的演講,其中用樸素真誠具有說服力的語言,極大的鼓舞了延安軍民計程車氣。闡明瞭黨中央暫時撤離延安並非放棄延安,更不是放棄我們的革命果實。
毛主席也為撤離延安做出瞭解釋:“就目前情況來看,不應該阻止蔣介石部隊佔領延安城,人民解放軍撤離延安,表面上看是蔣介石贏了,但如果考慮到後續發展,其實等於蔣介石輸掉了一切。”
城是死的,人是活的。假如堅守延安,那麼勢必要和胡宗南率領的25萬大軍硬碰硬,即便解放軍作戰英勇守住了延安,可最終結果也是損傷慘重,對於接下來的解放戰爭不利。而只要人保住了,為了取得解放戰爭的勝利,那麼延安自然也會重新剛回組織的懷抱中。
面對少數將士低落的情緒,毛主席說道:“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主動放棄延安是為了留住青山,要是拿出所有力量與胡宗南硬碰硬,部隊打光了,將來哪裡還有柴燒?”
為此毛主席對撤離延安總結了16字方針:“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
1947年3月11日,國民黨軍隊陸續開始對延安進行轟炸,西北25萬大軍也即將兵臨城下。為此,毛主席和周總理率領延安軍民進行有序撤離,踏上了轉戰陝北的新徵程。
1947年3月19日,胡宗南率領的大軍殺入延安,結果卻讓胡宗南徹底傻眼。眼前的延安宛如一座空城,甚至連狗吠雞鳴都聽不見一聲。
進入延安後的胡宗南並未有絲毫不滿的想法,甚至向蔣介石邀功稱為“陝北大捷”。胡宗南之所以敢向蔣介石邀功,那是因為他認為國民黨的機械化部隊,絕對能夠輕鬆追上以牛馬為主要運輸工具的共產黨部隊。
可讓胡宗南沒想到的是,當他手下將領即將追至目標附近時,卻被毛澤東用一招“空城計”巧妙化解危機。
毛主席
2.毛主席巧用空城計
胡宗南派遣數萬兵馬在延安附近搜尋毛主席等人的身影,結果一連找了3個月,愣是連解放軍部隊的影子都沒找到。不甘心的胡宗南命令手下劉戡率領4個半旅,對延安附近的山地進行一個山頭一個山頭的尋找,拿出一股掘地三尺的架勢,誓要找到毛主席等人的蹤跡。
要說劉戡,此人絕對算得上胡宗南手下的一名猛將,曾經率領部隊一直駐守在陝甘寧等地,對於陝北高原非常熟悉。
劉戡
劉戡在尋找撤離延安的解放軍部隊時,居然在王家灣被他找到了疑似蛛絲馬跡,並且迅速朝解放軍部隊撤離的方向追了過去。
此時為了能夠成功擺脫國民黨追兵,毛主席與周總理經過商議後決定,將解放軍大部隊分散撤離,這樣能夠極大避免被國民黨包圍全滅的情況。
當解放軍主要部隊撤離後,負責保護毛主席安全的只剩下4個連,一支70多人的騎兵連、一支100多人的手槍了和兩支200多人的步兵連。而這400多人的小部隊,在毛主席英明的指揮下,幾乎沒有付出任何代價就成功逃脫出了劉戡5萬多人的包圍圈。
1947年6月9日,劉戡部隊在靖邊縣王家灣的小河村發現有一股陌生電波傳出,於是立刻率領大部隊向小河村方向奔襲過去,而此刻毛主席與4個連隊的確在小河村當中。
對於劉戡大軍的動向,解放軍的偵查人員察覺到了他們此行的目標,於是立刻向小河村內的毛主席進行彙報。
面臨被劉戡大軍追上的危機時刻,很多人的意見都是:敵人從西邊過來,我們就往東邊跑去。而毛主席卻不這樣想,他下令部隊就在小河村西邊的一處山溝隱藏,來一個燈下黑。
為了保證部隊在隱蔽時的安全,毛主席下令:“人不能說話,不能抽菸,牲口捆上嘴。”
當劉戡大軍趕到小河村後已到深夜,恰逢天降暴雨,一時間雨水捲起煙塵更是讓周圍能見度不足十米,而毛主席和部隊隱藏的山溝距離李戡大軍也不過四五百米的距離。
隱藏在山溝中的400多名戰士悄悄地將子彈上了膛,戰鬥一觸即發。
毛主席
為了應對意外的發生,毛主席和周恩來、任弼時約定:一旦部隊與敵人交火,那麼他們三個人就朝著三個方向撤離,只要有一個人能夠突圍出去就算勝利。
正當毛主席準備與周總理、任弼時分散突圍時,小河村的西南方向突然傳出一陣槍響,劉戡大軍立刻聞聲向西南方向追擊而去。原來是已經撤到隴東的彭德懷從國民黨的電臺中竊取劉戡大軍奔襲毛主席所在的小河村,為了保證主席的安全,所以派遣王震旅長前去救援。
王震深知情況緊急,於是率領了一支騎兵部隊日夜兼程地趕到了王家灣附近,同敵人的後方展開了激烈交火。
劉戡被王震的部隊吸引,準備縱兵追擊,但又不想放過小河村的搜查,於是他留下一部分軍隊在小河村,自己率領大部去追王震。
毛主席為了保證劉戡大軍不會追擊到解放軍轉移的主要部隊,更是做出了一個膽大的決定,用自己這支小部隊當做誘餌,吸引劉戡大軍來追擊自己。
他命令一個排主動開槍,吸引留在小河村附近的敵人注意力,以此來緩解王震方面的壓力。
經過一夜的纏鬥之後,毛主席派出去的一個排非但沒有任何損傷,反而帶回來了8個俘虜。為此毛主席誇讚道:“我們一個排拖住敵人幾個旅的進攻,說明敵人一點也不可怕!你們英勇善戰,我要向全軍發電報通令嘉獎!”
經過這段驚險的插曲後,毛主席也知道最危險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小河村已經被劉戡大軍搜查過了,此時反而成為了最安全的地方。於是毛主席就率領部隊在敵人的眼皮子底下統籌全域性,待了一個多月的時間。
毛主席
1947年7月,在毛主席的統籌指揮下,解放軍已經從戰略撤離轉變為了戰略反攻,並且為了進行解放軍擴軍的事宜,黨中央於7月21日在小河村進行了一場會議。
這場會議指明瞭解放軍在未來的戰略目標,同時也解決了擴軍等問題。
小河村雖然暫時安全,但依舊處於胡宗南的包圍當中,市場會被敵人擷取電報機密。於是毛主席與周總理、任弼時進行商議後,決定從小河村進行撤離。
毛主席的撤離路線選擇可謂是驚險又驚豔!他沒有選擇更穩妥的方式進行撤離,而是選擇迎著敵人部隊方向進行撤離!也就是說這條撤離道路上的敵人非常多,同時也非常危險。
周總理和任弼時對於毛主席選擇的撤離路線表示不安,毛主席則說道:“怒向刀叢覓小詩”。
毛主席
1947年8月1日,駐紮在小河村的中央機關進行了有序撤離,此番撤離更是一反常態,選擇白天行軍晚上休息。
毛主席率領幾百號人大搖大擺地在敵佔區進行撤離,而胡宗南的搜尋大軍則是白天休息晚上搜查。就這樣,毛主席數次與敵人大軍擦肩而過,順利地向橫山縣方向進行轉移。
不得不佩服毛主席作為智勇雙全的偉人,對於敵人心理的拿捏到了極致,此番轉移的方案更是驚為天人!
當然,胡宗南的部隊也不完全是飯桶。幾百號人一起轉移,這麼大的目標最終還是被國民黨的飛機發現,並且對毛主席撤離的道路進行了轟炸,同時胡宗南下令劉戡繼續對毛主席率領的部隊進行在追擊。
被發現後,劉戡率領五萬多人的部隊對毛主席等人進行追擊,而這也正好落入到毛主席的“圈套”當中。幾百人牽扯胡宗南5萬多人大部隊,無論從那方面看都是非常賺,不過會有很大的兇險。
國民黨部隊
為了在後續安全撤離,毛主席又改變了行進方案,白天休息晚上行軍。就這樣,毛主席帶著部隊和地方數萬大軍在陝北的深山進行了一場危險的“捉迷藏”。
一直到了8月17日,毛主席率領的百人部隊走到了黃河邊上,而劉戡率領的幾個旅正在步步緊逼。前有攔路黃河,後有萬人追兵,毛主席一行人的處境越發危機!
彭德懷、朱德等將領在得知毛主席面臨的險境後,連發數條電文,希望主席趕緊渡過黃河擺脫追兵,同時解放軍大部隊也會在對岸進行接應。
毛主席收到電文後,看著渡河建議說:“在轉移時有言在先,不擊敗胡宗南,絕不渡黃河!現在胡宗南還沒被打敗,怎麼渡黃河嘛?”
正當毛主席與周總理等人開會商議接下來的轉移路線時,一名偵查員急匆匆地找到毛主席說:“劉戡大軍已經從烏龍鋪出動,正在朝這邊過來。”
黃河
聽到劉戡大軍已經逼近的訊息,毛主席突然改變了策略,不渡黃河也能擺脫追兵!
只見毛主席對部隊喊道:“絕不渡黃河,跟我走!”說罷朝著附近的一座高山走去,身後的部隊堅定地跟在毛主席的後方。
毛主席走到山下後示意部隊上山,自己則來到部隊的最後方說:“不要把部隊上山的痕跡抹掉,以免敵人發現不了我們上山。給我找來一塊牌子,我要寫幾個字。”
部隊很快就給毛主席找來一塊牌子,然後寫上“毛澤東由此上山”,狠狠地往山腳下的路邊一戳。
毛主席看著牌子說道:“劉戡絕對不會追上來!”周總理看到毛主席的舉動後,非但沒有阻止,反而心中已經明白了主席的用意。
毛主席
毛主席率領部隊上山後,在山腳下留下了一地明顯的腳印與寫著“毛澤東由此上山”的牌子。當劉戡率領萬人部隊趕到後,看到毛主席立下的牌子,但多疑的劉戡認為此處臨近黃河邊,可能解放軍大部隊已經將毛主席等人接過黃河,而山上則會設有伏兵偷襲。
所以劉戡下令部隊禁止上山,並且在黃河邊尋找毛主席渡河的蹤跡。結果劉戡大軍在黃河附近搜查半天,並未發現任何蛛絲馬跡,無奈之下只能認為毛主席渡過黃河與解放軍主要戰力匯合了。
毛主席在山上看著劉戡的種種動作,等到劉戡大軍放棄追擊後,毛主席率領部隊下山繼續轉移至安全的地方。
3.偉大領袖毛主席
其實毛主席在革命生涯中,不止一次使用過空城計,而每一次“空城計”都能夠化險為夷。這就是毛主席的偉大之處,膽大心細,對敵人心理的把握更是精準。
毛主席作為新中國的偉大領袖,同時也是偉大的軍事家、戰略家。毛主席一生幾乎沒有摸槍上過戰場,但他的富有前瞻性的戰略眼光,卻屢次為黨與國家披荊斬棘。
古往今來,又有何人能與之相提並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