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生命最終都會走向死亡?這是一個我們都知道,卻又都不知道的問題。其實,不僅僅是生命,地球乃至整個宇宙都是向死而生的,這是宇宙的基本定律,誰也改變不了。5億年前,在遙遠的M742星系,曾有一個意識體問過,宇宙的終極到底是什麼?傷,傷是什麼?這個概念異常強大,卻又不那麼容易理解。
19世紀初期,物理學家們發現世界運轉的動力是能量,併成功發現了能量守恆定律以及能量的總和是不變的,但是有一個問題。卻始終得不到解決,那就是能量永遠無法100%的轉換。他們嘗試了千萬種方法,也無法將能量損耗降為零,因此,他們將那些在轉換過程中浪費掉得無法再利用的能量稱為墒。後來這個概念被總結為熱力學第二定律,即能量轉換永遠會產生商。也就是說,世界上絕不可能存在永動機。說得簡單一點,尚可以比喻為混亂度。
熱力學第二定律中已經指出,所有的事物最終都會趨於熵值最大化,也就是說,如果不受外力的影響,事物永遠會向著更混亂的狀態發展。為什麼汽車放著不動更容易壞?為什麼房屋不打掃會越來越髒?為什麼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正是因為想要維持美好的狀態是需要能量的,如果沒有能量的介入,美好的狀態就會結束,生命亦是如此。當一個生命誕生的時候,其實他熵值開始慢慢增大的時候兒,維持生命的食物極為對抗熵值的能量。也就是說,自始至終你都在對抗死亡,你只能儘可能減少熵值的速度,卻無法讓它徹底停下來。當熵值達到某一臨界點時,生命也就走到了終點兒,你能控制的只是速度的快慢。同樣的道理,人類文明也是如此,從人類祖先第一次學會火焰的使用,到如今科技的高速發展。
從某種層次上來講,人類社會並非一定會變得更進步、更文明。相反地,人類如同宇宙其他事物一樣,最終只會變得越來越無趣,越來越混亂。為什麼高科技的發明、新能源的使用,其實只是在用另一種方式來壓制傷的累積?我們需要能量讓世界穩定而有秩序的發展,而這就需要付出代價,比如垃圾汙染、全球變暖、物種滅絕等等等等。物理學家告訴我們,熵永遠無法消除。我們只能為了讓區域性變得有秩序,而把混亂轉移到其他領域。從科學家發現傷的那一刻起,也就預示著生命無法達到永生,所有的事物都會趨於混亂。
從138億年前宇宙大爆炸的那一刻起,宇宙就在向著混亂髮展,小到生命,大到天體,似乎某些事情都是被提前安排好的,每件事物的臨界點都是不同的,自然界中的動物,蜉蝣的生命只有兩天兒,歸類卻能活幾百年,上升到天體的高度,太陽的壽命更是可達110年100年對於宇宙來說太過於短暫,但對。對人類來說,似乎已經足夠漫長。按照熵增定律,宇宙在未來的某一時刻也將走向死亡,到底是何種能量控制著宇宙?宇宙之外到底是什麼?可能我們永遠也得不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