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訊息網1月9日報道美國《華盛頓郵報》網站2021年12月13日發表題為《吳健雄揭秘》的文章,作者系袁婕達,該文為美籍華裔物理學家吳健雄的孫女袁婕達對祖母的回憶文章,全文摘編如下:
2012年5月,我跟隨父母前往上海,出席祖母吳健雄的雕像揭幕儀式。鑄銅雕像很高,讓我感到恍惚,畢竟,現實生活中的祖母身高不到一米六。在紐約,她往返於哥倫比亞大學的實驗室和不遠處的教職工宿舍樓之間,淹沒在人群中默默無聞。
我腦海裡保留著關於祖母的記憶,但並不完整。讓她享譽全球的研究成果改變了科學家們對宇宙的認識,也激勵了不計其數年齡不一的女性。然而,我能想起的影像都來自童年:穿著她送給我的波點禮服裙跳舞,跟她一起下樓到克萊爾蒙特大街聽人唱聖誕頌歌。她像我現在這麼大的時候已經有了偉大的發現。
跟許多來自移民家庭的孩子一樣,等我意識到自己對她的人生知之甚少時已經晚了。
“祖母本該獲得諾貝爾獎”
在中國,祖母的名氣堪比搖滾明星。2021年初,美國郵政局為她發行了一枚永遠紀念郵票,她在美國也名聲大振。郵票上的祖母正如我記憶中的樣子:聰明睿智,頭髮高高挽起,臉上帶著讓人琢磨不透的頑皮笑容。
我不是核物理專家,我所知道的是,祖母在1956年用實驗證明了一項理論,該理論顛覆了我們對物理世界的根本認知。她毅然接受無人敢於觸碰的挑戰,最終驗證“宇稱不守恆”,從而表明自然法則並不完全對稱,一種現象和它的映象未必一模一樣,宇宙的確有時是分左右的。
巴納德學院的天體物理學家詹娜·萊文告訴我,祖母關於不對稱的發現或可解釋為什麼大爆炸之後出現的物質多於反物質。歸根結底,我們所知道的宇宙為什麼會存在。
關於她的職業生涯,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祖母本該獲得諾貝爾獎。
她在全世界被稱為“中國的居里夫人”和“物理學第一夫人”。在她執教了幾十年的哥倫比亞大學,學生們稱她為“吳女士”;在對她追求完美和堅持要他們長時間做實驗感到氣惱時,就稱她為“龍夫人”。她喜歡被稱為“吳教授”或“吳博士”。她未曾獲得諾貝爾獎,卻與獲過該獎的居里、愛因斯坦、費米和費曼等物理學巨人齊名。
吳健雄的家鄉在江蘇太倉的瀏河鎮,父母都是倡導女權、主張女孩接受教育的政治進步人士。她11歲就離家前往蘇州求學,讀的是師範學校,卻在晚上偷偷自學物理和數學。為什麼選了物理?她沒有跟我講過,但在愛因斯坦相對論的推動下,上世紀20年代歐美不斷有重大發現;她想成為其中一員,這是可以理解的。
漂洋過海攻讀物理
1936年24歲時,她搭乘郵輪在太平洋上顛簸了一個月來到美國。她不能不走,當時的中國沒有地方可以攻讀原子物理學博士學位。此一去,竟是她與父母的永別。
我的祖父是分子物理學家,父親是核物理學家,我就在新墨西哥州的洛斯阿拉莫斯長大。這是一個充滿神秘氣息的地方,周圍許多成年人經過忠貞審查,我們小孩子學會了不打聽工作上的事情。
我擅長自然科學和數學,但更喜歡講故事。於是,我當了記者,寫過很多名人訪談文章,體味了他們人生的酸甜苦辣。但不知為什麼,我從未嘗試挖掘自己家族盛名背後的故事。
這至今仍是難以做到的一件事,因為如果挖得太深,我就不得不認清:在她取得諸多成就的過程中,吳健雄未能兼顧工作和家庭生活,而那些人生抉擇一點點地對父親、進而對我產生影響。
祖母原本是要到密歇根大學攻讀博士學位,但在一次偶然的造訪後改變主意,轉到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她驚訝地得知,密歇根大學竟然不許女性走學生會的大門。轉學的另一個原因是帶她參觀伯克利分校的導遊——他也是學物理的中國留學生,名叫袁家騮,英文名字是Luke(盧克)。他就是我的祖父。
在伯克利,祖母開始了她的畢生事業——對β衰變的研究。β衰變是放射性衰變的三種主要形式(α、β和γ)之一,是弱相互作用的一種表現,弱相互作用則是讓太陽發光的基本力量。
這個研究領域的女性極少,中國女性就更少了。1941年,《奧克蘭論壇報》載文介紹她的核裂變研究,稱她為“一個嬌小的中國女孩”,說她“看上去像個女演員、藝術家,或者追尋西方文化的富家女”。當時幾乎所有關於她的文章都提到她的東方美,震驚於她就是被羅伯特·奧本海默稱為β衰變“權威”的那個人。
伯克利分校沒有給予祖母永久性教職,或與性別歧視和戰爭期間高漲的反亞裔情緒有關。祖父在該校的收入也不高,他接受了加州理工學院的一份高薪工作,後來又到新澤西州為美國國防部研發雷達。兩個人結了婚,往東邊搬了家。這是祖母唯一追隨祖父的足跡。她在史密斯學院當了一段時間的老師,一年後的1943年,她與普林斯頓大學簽約,成為該校最早的女性物理學研究人員之一。
實驗推翻“宇稱守恆”
又過了一年,哥倫比亞大學力邀她參加一個秘密的戰時專案。
核物理領域迎來重大發現不斷湧現的時期,科學家們爭先恐後來到報告廳,有的只能站著,有的爬到柱子上以便看清白板上的方程式。而這一場景的焦點就是我的祖母。
到了20世紀50年代,宇稱守恆已是公認事實,它指出,宇宙不偏左也不偏右,物理學定律平等適用於一切東西及其映象。但在核層面就未必了。科學家們利用高速加速器讓粒子爆裂成更小粒子的集合,得到的結果匪夷所思。要麼是實驗有缺陷,要麼就是30年來的物理學有缺陷。
1956年春,哥倫比亞大學的同事李政道告訴祖母,他正在與普林斯頓大學的楊振寧合寫一篇有爭議的論文。論文提出這樣一套理論:弱相互作用下達不到宇稱守恆。弱相互作用是宇宙四大基本力之一;引力也是一種基本力,他們的理論無異於宣稱引力只在某些時候起作用。
祖母時年44歲,是以鍥而不捨和一絲不苟著稱的實驗主義者。她在實驗室裡仔細驗證李政道和楊振寧等理論家的研究成果有沒有應用性;她重視精確和無可挑剔的合理性。
如果科學界不曾想當然地認定李政道和楊振寧的理論過於牽強,那必定會有大批實驗主義者爭相予以驗證。楊振寧後來表示,唯獨我祖母認為驗證李楊二人的理論刻不容緩。
哥倫比亞大學沒有合適的裝置,於是她與位於華盛頓的國家標準局合作,那裡有一個低溫冷凍工程團隊。就這樣,直到1956年秋,她往返於紐約和華盛頓,邊做實驗邊繼續在哥倫比亞大學執教,9歲的兒子交給丈夫和保姆照顧。
祖母以前的學生對她的工作熱忱記憶深刻——長時間待在實驗室,晚上打地鋪睡覺。一天晚上,有學生委婉地提醒她該回家給兒子做晚飯了,兒子已經屢次打電話到實驗室喊餓。
“哦,他知道開罐器放在哪兒。”她邊工作邊回答。父親從小學一年級就開始住校。有采訪過祖母的記者說,吳博士表示,有個“好丈夫”、通勤路程短、孩子有人管是女性在科學領域取得成就的先決條件。祖父自己也是一個有成就的物理學家,卻無怨無悔地做飯、開車接送祖母(她從沒學過開車),經常把祖母的需求放在首位。
平安夜,她登上返回紐約的火車,給李楊二人帶來好訊息:她開展的工作——後來被稱為“吳實驗”——似乎證明了β衰變過程中宇稱並不守恆。次年1月2日,她返回華盛頓核對實驗結果。
在物理學界,誰先提交併發表論文,榮譽就歸誰。1月9日,祖母的團隊拿出一瓶1949年產自波爾多的拉菲古堡葡萄酒,慶祝他們推翻了宇稱守恆。
哥倫比亞大學舉行了新聞釋出會,《紐約時報》在頭版進行了報道。據一份簡報說,在當年1月舉行的美國物理學會年會上,哥倫比亞大學的報告大廳“擠得水洩不通,有些會員無處下腳,就差掛到吊燈支架上了”。
這是一場勝利,但從某種意義上說也帶來了傷害。當年晚些時候,諾貝爾獎委員會沒有給任何一個完成實驗的人頒獎;李政道和楊振寧因為關於宇稱不守恆的理論研究而獲獎,是最早獲得諾貝爾獎的華人物理學家。
性別歧視或多或少是存在的,120年來,只有四名女性獲得過諾貝爾物理學獎。吳健雄的成果在接下來幾十年裡廣受讚譽:普林斯頓大學授予她榮譽科學博士學位,校長稱她是“世界上最傑出的女性物理學家”;在哥倫比亞大學任職;獲得國家科學獎章;擔任美國物理學會會長;榮獲以色列著名的沃爾夫獎。
我不知道祖母是怎麼想的,不知道她是否耿耿於懷。父親說,想必她寧可讓事實說話。
祖母家的名人照片牆
長大後,我和爸媽一年兩次到紐約探望祖父母,通常是在寒暑假。祖父母家的一面牆上掛滿了照片,都是他們與我不認識的人的合影。我到了十幾歲時才想起來打聽照片裡的人都是誰:穆罕默德·阿里,他和祖母在同一天獲頒埃利斯島榮譽勳章;教皇約翰-保羅二世;福特總統;還有中國第一任國務院總理周恩來,20世紀70年代中國向西方開放時,祖母得到周總理接見。
物理學界是個小圈子,祖母平日接觸的全是赫赫有名的大人物。邀請她到伯克利分校學習的歐內斯特·勞倫斯因發明了迴旋加速器而獲得諾貝爾獎。她的論文顧問是來自義大利的埃米利奧·塞格雷,後來獲得諾貝爾獎。恩里科·費米建造了世界上第一座實用的核反應堆,當他對這個反應堆總是莫名其妙出故障感到沮喪時,塞格雷建議他“去請教吳小姐”。奧本海默親切地稱祖母為“姐姐”。
我還經常聽說這樣一件事:1947年父親在普林斯頓出生時,祖母的一個朋友曾到醫院探視。那個人就是愛因斯坦。
祖母擅長寫作,英語流利,但我小時候常常在電話裡聽不懂她的口音,只好把話筒遞給父母。我九歲那年,祖母興奮地對我說,她要帶我去看……看什麼呢?是一個“p”字母打頭的單詞。直到擠進布朗克斯動物園的人群,我才明白她說的是從北京租借來的大熊貓“興興”和“玲玲”。
早在1965年,祖母就發表演講鼓勵更多女性投身科學。她說,沒錯,科學家也要有家庭生活,“做忠實的伴侶和慈愛的家長是人類崇高願望,但男人最好也懷有這種願望”。
我對祖母的最後記憶是她坐在心愛的扶手椅上。扶手椅有兩把,鋪著褪色的黃色燈芯絨布,她和祖父一人一把。我握著她的手,那是在她1996年第一次中風後。她望向窗外的巴納德學院,學校體育館裡有姑娘們在打籃球。祖母說,她們長得真結實、動作真快啊。她們打球真拼啊。
祖母在1997年2月一個寒冷的星期天去世,我在耶魯大學讀一年級的下半學期剛開學一個月。祖父在做午飯,她靠在扶手椅上安靜地離去。
六年後,祖父隨她而去。我不想從歷史書上了解她,我只想再次握住她的手,聽她講自己的故事:遠渡重洋的旅行,不可估量的犧牲,戰爭,“吳實驗”,以及科學發現的奇妙體驗。
來源:參考訊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