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953年3月下旬,西南軍區副司令員兼參謀長的李達將軍回到北京。
毛主席專程接見了李達,李達向毛主席彙報了西南地區剿匪工作的情況,就在兩人談話間,李達談到了西南地區一名女土匪“陳大嫂”的情況。
“主席,這個女匪首,下面有要殺的,也有要放的。”
毛主席點燃一支菸,深吸了一口,隨著煙霧一圈一圈地上升,毛主席以十分肯定的語氣說了一句:
“不能殺。”
李達在一旁靜靜地聽著毛主席的指示。
“好不容易出了一個女匪首,又是少數民族,殺了豈不可惜?”
“主席的意思是?”
李達試探性地問了一句。
“人家諸葛亮擒孟獲,就敢七擒七縱,我們擒了個陳大嫂,為什麼就不敢來個八擒八縱?連兩擒兩縱也不行?總之,不能一擒就殺。”
李達點點頭,十分認真地說:“主席,我們就按照您的指示辦。”
一個女匪首的傳奇經歷
1989年8月四川雜誌《處女地》上發表了一篇文章,題目就叫《毛澤東片言釋女匪》。
文章作者王廷珍,本身就是布依族人,對於當年那段往事,可以說是耳熟能詳,在後來幾年的時間裡,王廷珍又連續寫了以這個女匪首有關的小說,也使得人們對這個故事開始了關注。
說起來在舊社會,女性的地位一直以來就很低,儘管女性當中也有不少的傑出人物,但大多數都成為了時代的犧牲品。
無疑,這名叫做“陳大嫂”的女性,也差一點成為時代的犧牲品。
“陳大嫂”本姓程,閨名喚作程蓮珍,乳名程伊妹,布依族,1928年出生於貴州長順縣廣順鎮朝擺村人。
程蓮珍年輕的時候生的面板細嫩白皙,是十里八鄉有名的美人,被當地人稱之為是“宜林山國第一美人”。
在那個年代,女人生的美,並不能算是一件好事,這意味著她在未來的命運當中,會平添許多的煩惱,事實上也確實是如此。
當時長順縣水波龍鄉板溝寨有個有權有勢的大地主陳正明,看上了程蓮珍,執意要娶程蓮珍。
要知道在當時,陳正明本人是有妻子的,在那個年月,男人三妻四妾也是很平常的事,況且陳正明本身就是當地有權有勢的地主家庭。
也許是用了一些不光彩的手段(據推測),也許是因為其他因素,程蓮珍在周圍人撮合下,嫁給陳正明做二房。
當時詳細的情況,我們已經無從知曉,從考證來的資料中,也查不到有關陳正明正妻的資料。
可以得知的是,陳正明娶了這個十里八鄉都有名的美人為妻後,對她十分寵愛,程蓮珍本人也不是深閨走出門的少女,跟著陳正明一起,程蓮珍學會了騎馬、打槍。
儘管是個女孩兒,可程蓮珍卻自有一股男人的氣概。
周圍的人都管程蓮珍叫“陳大嫂”。
程蓮珍嫁給陳正明後,兩人育有一女。
本來生活就該如此下去,可突如其來的意外打亂了生活的平靜。
陳正明沒能陪著程蓮珍一起白頭偕老,最終因病去世。
之前我們談到過,陳正明家大業大,覬覦者甚多,當時家族中的人為了搶奪陳正明的財產,紛紛聯合起來,還糾集了一幫人圍攻程蓮珍的住所。
值此危亡關鍵時刻,程蓮珍毅然決然地扛起大旗。
圖|剿匪戰爭
程蓮珍組織起陳家的家丁,關閉了大門,並指揮大傢伙一起依託有利地形開槍還擊,程蓮珍本人手持雙槍,打死了迎面衝鋒的三個匪徒,周圍人見狀,頓時大吃一驚。
儘管圍攻的人多勢眾,但一來圍攻的人中已經出現了死傷,二來大家考慮到,程蓮珍本身已經有所防備,再進攻下去也討不了什麼便宜,頓時作鳥獸散。
程蓮珍帶領大夥打贏了一場幾乎是必死之戰,她手持雙槍英勇作戰的形象,也被大家牢牢地記住。
“雙槍女”之名不脛而走,廣為人知。
不過程蓮珍心中很清楚,單憑自己一個弱女子,想要保住偌大的家業,幾乎是不太可能的,她必須要找一個新的依靠。
思來想去,程蓮珍想到了附近惠水縣白日鄉鄉長羅紹銓,單憑這樣一個名頭,自然是無法鎮住那些覬覦者,可羅紹銓還有另外一個身份,即國民黨軍89軍營長,手中有一個營的正規軍兵馬。
羅紹銓也想透過與地方派系合作,增強自己的實力,於是鼓動自己的弟弟羅紹凡與程蓮珍結婚,兩人名義上成為夫妻後,任何人想要動陳家的財產,只怕也要衡量一番。
亂世之中,本為自保,實在是有些身不由己。
程蓮珍與羅紹凡兩人擁有不弱的地方勢力,加之羅紹銓的影響,在政治立場上與我軍是對立的。
隨著全國解放的程序推進,這些人勢必也將會成為我軍的敵人。
剿匪戰爭
1950年6月6日,黨的七屆三中全會在北京召開。
會上指出:必須堅決地肅清一切危害人民的土匪。
鑑於過去戰爭年代遺留下來的隱患,全國各地匪患嚴重
儘管隨著全國的解放,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正規軍逐漸土崩瓦解,但在這最後關頭,蔣介石在大陸留下了大批的特務,並採取封官許願,收編各地的土匪武裝,予以武器彈藥,對新中國的建設進行破壞。
新中國建立之初,全國各地匪患嚴重,尤其是以西南地區為主,西南地區土匪規模較大的就有1000多股,人數達65.5萬餘人,其中貴州土匪就有541股,佔據整個西南地區的一半以上。
總體來看,程蓮珍、羅紹凡所領導的土匪,其規模不是很大,相比於當時全國各地的匪眾來看,破壞算小。
可即便如此,仍有可能造成很大的危害。
1950年3月21日,惠水縣匪首董全和、韋殿初協同羅紹銓三股土匪合兵一處,攻打惠水縣城,其中羅紹銓、程蓮珍率領一股攻打縣城北大門。
解放軍駐城部隊隨即展開反擊,這股土匪沒有受過專門訓練,打仗自然不可能是正規軍的對手,僅攻城一戰,匪眾便死傷無數,土匪撤離後,我軍順藤摸瓜到了土匪老巢,經過兩天一夜激戰,殲滅大半土匪。
羅紹銓、羅紹凡以及程蓮珍率領百餘名土匪流竄於長順縣、惠水縣周邊,有時他們住在山洞中,有時又回到家中。
儘管如此,在我軍的打擊之下,馬腳坡戰鬥中,羅紹銓被擊斃,羅紹凡與程蓮珍率領部分匪徒繼續流竄,一次羅紹凡化妝前往貴陽,暴露行跡後被當地公安局抓獲。
有不少的說法稱,程蓮珍曾在羅氏兄弟之後,繼續率領土匪與我軍為敵,並憑藉熟諳當地地形地勢,對我軍造成一定的威脅。
從查閱的資料可以得知,這種說法未免有些誇大。
《貴州剿匪大事記》中,曾記載了對程蓮珍的通緝令:
“匪首陳大嫂,本名程蓮珍,布依族婦女。解放前就騎馬玩槍,遊鄉串鎮,威懾群眾……體貌特徵:身材修長,面目清俊,膚色白皙,貌似良家女子……該匪首狡詐多變,行動敏捷,槍法甚精,捕捉時務必提高警惕。”
程蓮珍從某種程度上來講,其才識確實可能高人一等,卻也絕不可能獨立地領導匪眾,所依靠的只有羅氏兄弟。
馬腳坡一戰後,羅紹銓被擊斃,羅紹凡與程蓮珍突出重圍後,身邊的土匪基本就所剩無幾。
加上連日來的潰逃,實際上最後就只剩下兩人。
羅紹凡與程蓮珍商量接下來的打算,程蓮珍告訴羅紹凡準備投靠貴陽二戈寨的姑媽,羅紹凡深以為然。
臨行前,為避免人們注意,羅紹凡與程蓮珍兩人決定分開走,羅紹凡先行一步到貴陽。然後程蓮珍再去找他。
羅紹凡到貴陽後,根本就沒有找到所謂的二戈寨的姑媽,只好在城基路一家客棧住下,白天以挖河沙維持生計,就這樣過了一個多月,被從惠水縣來貴陽打工的群眾認了出來。
追捕組在工地上抓住羅紹凡的時候,羅紹凡仍拒不承認,一直到圍觀群眾叫出他的小名,羅紹凡這才被迫承認了自己的身份,並供出了程蓮珍的藏身地點二戈寨。
隨後,追捕組的人趕往二戈寨找到了程蓮珍的姑媽龍三奶,龍三奶一開始還不肯交代,後來才說出事實:
“程蓮珍已經嫁給了四方河的班永華。”
追捕組又連夜趕往四方河,找到班永華,卻又是去晚了一步,班永華供述稱:
“我老婆生了一個女孩,這個孩子落地後就死了,第二天就不見她的人影,不知跑到哪裡去了。”
思來想去,專案組還是決定,透過龍三奶開啟突破口,一問之下才知道,這個龍三奶沒說實情。
程蓮珍嫁給班永華後,因為通緝令的關係,加上程蓮珍本身就生的容貌出眾,周圍的人都懷疑她的身份,程蓮珍見狀,索性就來了一個“三十六計,走為上計”。
龍三奶自己也不敢藏匿程蓮珍,覺得還是送得越遠越好,於是就把她藏到了龍里縣混子場鄉侄兒龍德穩處。
追捕組又跑到龍里縣,找到了龍德穩,結果又撲了個空,龍德穩交代:
“程蓮珍已跟隨貴定縣水田寨的韋湯巴走了。”
追捕組又接著追到了韋湯巴家裡,又得知一個訊息,程蓮珍又轉移了。
“她在龍里縣大新鄉韋萬書家裡。”
毛主席指示:不能殺
從追捕程蓮珍這段經歷也可以看出,程蓮珍確實有幾分能力,反偵察能力也特別強,一旦周圍有人懷疑她的身份,她馬上就會轉移。
程蓮珍到韋湯巴家裡的時候,也感覺有些不太安全,正思索出路時,有一天上街,偶然間巧遇了韋萬書的母親在集市上買豆腐。
韋萬書的母親一見程蓮珍農婦打扮,一臉的憔悴,於是主動上前攀談照顧,兩人閒聊時,程蓮珍謊稱:
“我丈夫死了,小叔子欺負她。想找個成分好的人家再嫁。”
韋萬書的母親當即想到自己的兒子,當時兒媳剛剛因生孩子難產去世,於是她問程蓮珍願不願意,程蓮珍此時也別無選擇,只能答應下來。
為了隱藏身份,程蓮珍平日裡深居簡出。
追捕組得知程蓮珍的躲藏地以後,沒有輕舉妄動,而是先調查了韋萬書,隨後請示省裡有關部門派可靠武裝人員,前來抓捕程蓮珍。
要知道程蓮珍當時身上可能藏有槍支,一個不慎,很有可能造成傷亡。
追捕組與地方密切配合,先將村子裡男人都調到鄉里開會,然後要求整個村莊,只准進不準出,嚴密封鎖訊息。
儘管如此,當抓捕隊員來到韋萬書家裡的時候,還是沒有找到程蓮珍的蹤跡。
當時家裡只有韋萬書一個人在做飯,這個老實巴交的農民一見家裡來了這麼多戰士,嚇得嘴皮子都不利索了。
戰士們問韋萬書:“程蓮珍去哪兒去了?”
韋萬書回答:“她到鄰居家裡吃飯去了。”
追捕組一見訊息沒有洩露,頓時鬆了一口氣。
不湊巧的是,當時韋萬書家裡養了條狗,見這麼多陌生人來,一下子叫開,戰士們趕緊讓韋萬書管好自家的狗,卻是有些遲了,程蓮珍正好從鄰居家回來,一進院子就發現有陌生人,頓時感覺情況不妙。
好在就在她轉身要跑的這個空檔,追捕組幾個人一擁而上,生怕她拿出槍來。
程蓮珍被抓捕後,追捕組人員這才知道,原來程蓮珍第一次逃跑時,便將槍放在了橋下,自此以後再沒回去過。
到此追捕程蓮珍的工作,總算是告一段落。
對於程蓮珍而言,她此時已經心如死灰,畢竟此前與人民為敵,儘管她想過迴歸普通人家,或許可以了此殘生,但沒想到還是被抓獲,她已經不抱任何生的希望。
追捕組為避免夜長夢多,於是連夜將程蓮珍送往省軍區,對程蓮珍的處理,貴州省軍區也鬧得不可開交。
有人主張殺,有人主張放。
主張殺很好理解,畢竟程蓮珍之前曾為禍鄉里,與人民為敵,主張放的人也有理由,他們認為程蓮珍只是受裹挾,罪行仍屬較輕。
當時中央也有嚴格規定,對於凡是被捕後拒不投降的匪首,只要抓住就槍決,批准許可權也放得特別寬,程蓮珍畢竟是土匪首領,至少相當於團職以上,基本上是必死無疑。
貴州省軍區上報西南軍區後,西南軍區也難以做決斷。
軍區參謀長李達後來在北京得到毛主席的指示:
“不能殺。”
“人家諸葛亮擒孟獲,就敢七擒七縱,我們擒了個陳大嫂,為什麼就不敢來個八擒八縱?連兩擒兩縱也不行?總之,不能一擒就殺。”
毛主席認為,程蓮珍出身布依族,是少數民族,如果不殺的話,對當地影響比較深遠。
“我們共產黨人,比諸葛亮應該有更廣闊的胸懷、更宏大的氣魄。貴州的剿匪鬥爭雖然已是尾聲,但工作更加複雜,有些地方的土匪問題與民族問題聯絡在一起,這就更要注意政策,特別是寬、嚴有度,這才有利於儘快消除隱患,爭取一切可以爭取的人。”
1953年6月5日,惠水縣城關鎮召開了數千人的群眾大會,當地百姓聞訊,蜂擁而至,此前大家就曾聽過程蓮珍的威名,大家都想看一看這個傳說中飛簷走壁、貌似西施,卻殺人不眨眼的女魔王。
惠水縣法院院長宣讀命令,當場釋放了程蓮珍。
為便於群眾理解,政府還專門到長順縣、惠水縣宣講政策,闡明不殺程蓮珍的理由:
“為什麼不殺,是毛主席直接指示的,要寬大處理,不允許任何人動她,有困難還要幫助她。共產黨是有政策的,陳大嫂想到哪裡就到哪裡。”
事實的結果大出程蓮珍預料之外,也讓她有些不知所措。
程蓮珍後來沒有選擇回到長順縣,也沒有回到惠水縣,而是選擇回到了布依寨,政府不僅給她分了房子,還為她準備了生活用品。
圖|毛主席
程蓮珍感念中國共產黨寬宏大量,主動提出要投身剿匪工作,為此程蓮珍跟隨部隊,在長順縣、惠水縣周邊,找那些還沒有投降的土匪家裡,宣講政府的政策,不到一個月的功夫就有22名匪徒向政府投降,對那些頑固拒不投降的,程蓮珍親自帶路,領著人民解放軍進山,將這些土匪剿滅。
1957年冬,程蓮珍被安排到縣城打工,1960年7月4日,程蓮珍還曾作為縣政協委員,儘管一生艱辛,但直至晚年,程蓮珍終於獲得心靈上的安寧。
晚年的程蓮珍始終感念毛主席的恩情,為此她不止一次說過:
“我這條命是毛主席給的,我要多做一些對社會和國家有用的事情。”
程蓮珍晚年有一個最大的遺憾是,沒能到北京去見見毛主席,1976年毛主席病逝,程蓮珍在家中設靈堂祭奠,哭昏過去好幾次。
1995年,毛主席的孫子毛新宇赴貴州視察,程蓮珍儘管已70多歲高齡,仍舊不辭辛苦專程坐火車趕去貴陽看望,毛新宇見到程蓮珍後,還囑咐她要保重身體。
程蓮珍回來後,對女兒陳大蓮說:
“毛主席給了我第二次生命,現在他的孩子又關心著我,毛主席一家的恩情一輩子都報答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