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底英特爾12代酷睿正式釋出的時候,僅上市了一部分桌上型電腦K系列可超頻處理器,以重新奠定英特爾在行業內的技術領導地位。但對於更多數玩家而言,非超頻的桌面處理器,移動端處理器乃至低壓處理器,才是真正所需要的產品,同時也是英特爾的銷售主力。
在CES2022期間,英特爾正式公佈了Alder Lake-S、Alder Lake-H、Alder Lake-P、Alder Lake-U全線陣營,從65W一直延伸到5W,12代酷睿型號數量最終擴充套件至56款。嗯,是時候討論一下應該如何選擇了。
Alder Lake-S:桌面處理器走向主流
Alder Lake-S即是12代酷睿中的TDP功耗最高,效能最強的桌面級產品,例如此前我們所評測的Core i9-12900K和Core i5-12600K。如果開頭所言,英特爾大部分銷售額實際來自於標準、普通的非超頻處理器,這些晶片被用於OEM和預製硬體中。
為了應對不同的使用環境,英特爾通常會發布10到50款桌上型電腦處理器來填補市場空缺。在Alder Lake-S上,英特爾便更新了22款桌上型電腦處理器,從雙核心賽揚到酷睿i9-12900均有涵蓋。為了便於大家理解,我們先將表格整理如下:
可以看到,每一個型號的酷睿都會有著其明顯的P-Core和E-Core搭配:
Core i9:8 P-Core +8 E-Core
Core i7:8 P-Core +4 E-Core
Core i5:6 P-Core +4 E-Core,或者僅有6 P-Core
Core i3:4 P-Core
Pentium:2 P-Core
Celeron:2 P-Core
在英特爾的定義中,P-Core用於提供更好的單核效能,E-Core則可以利用更少的空間獲得更高的效率。在12代酷睿中,同時使用兩種核心的融合架構被看成高階的象徵。唯獨Core i5略微奇怪,僅有12600K/F使用了融合架構,而其他型號是不帶E-Core的。因此在L3快取上,也會看到20MB和18MB兩個版本。
在英特爾命名規則中,型號尾綴帶F意味著不帶核顯,帶T意味著基礎功率比其它版本更低,為35W基礎功率版本。需要注意都是,從12代酷睿開始,TDP熱設計功耗不再成為辨別CPU功耗和效能的唯一標準,最大功耗也能夠讓人更為輕鬆的辨別新處理器的最強表現如何。
舉個例子,Core i9-12900T的基礎功耗為35W,但實際上最大功耗可以達到106W,所以將其稱為酷睿i9是非常合理的。
所有的12代酷睿處理器都提供了DDR5-4800和DDR4-3200的支援,並提供16條PCIe 5.0通道和4條PCIe 4.0通道。與之搭配的,還有全新的600系列主機板。
可以看到,在原來頂配的Z690晶片組的基礎上,我們還看到了H670、B660、H610按個版本,不同型號之間的區別主要出於成本和縮減預算設計考慮。比如最末端的H610斤支援單通道記憶體,PCIe 3.0協議和4個SATA埠,並且不提供USB 3.2 Gen 2x2介面。
而主流使用者最關心的H670和B660會有兩方面關鍵性的不同。B660相對定位更低,CPU到晶片組的DMI 4.0頻寬僅有H670一半,SATA埠減少到4個,售價也比H670更便宜。對比之下,H670能夠提供更多的SATA和M.2介面。
除了CPU和主機板,英特爾還罕見了更新了散熱器設計,伴隨CPU免費提供。型號名稱分別為Laminar RH1、RM1和RS1。其中頂配的Core i9將獲得RH1散熱器,最大支援202W功耗處理器的散熱,也意味著12900K這種仍然不會配備散熱器,請自行採購水冷裝置。RH1提供更大的扇熱鰭、靜音設計以及細紋樂見的RGB功能,並且也提供了能夠安裝在主機板的螺絲釘和背夾。
RM1則是提供給Core i3到Core i7處理器,最大支援180W功耗的散熱裝置。這款散熱器更符合傳統英特爾散熱器設計的尺寸,沒有RGB。
RS則是留給了最高46W的奔騰和賽揚,在設計上更為簡單,也就是與我們早年所接觸的英特爾散熱器相類似。
Alder Lake-H、Alder Lake-P與Alder Lake-U:細化筆記本市場
12代酷睿的移動端開始變得更為細分,同時也啟用了U系列和P系列來讓消費者更好的對產品進行區別。
其中U系列提供9W和15W TDP,用於輕薄本筆記本。P系列TDP 28W,介於Alder Lake-H和Alder Lake-U之間,可以理解成將此前的效能輕薄本剝離出來,在維持輕薄外形的同時,給予更好的效能表現,比如戴爾的XPS 13系列。
45W TDP起跳的Alder Lake-H系列則被用於搭配GPU,給遊戲本、移動工作站所準備。
在對比表格中可以看到,所有的移動端處理器都會配備P-Core和E-Core組成融合晶片,以增強英特爾在移動端的實際效能。
其中Alder Lake-H擁有完整的96EU Xe-LP核顯,最多支援4個雷電4介面,記憶體支援DDR5、LPDDR5、DDR4和LPDDR4X,還包含一系列PCIe、USB、無線連線配置。重點在於,這一代的H系列也將晶片組整合到了處理器封裝中,因此今年高效能筆記本的內部電路設計能夠進一步縮小,也給廠商留出了更多可以發揮的空間。
英特爾表示,將會有超過100種設計採用Alder Lake-H處理器,範圍覆蓋35W到65W版本以上。與競爭對手相比,在1080p高畫質下能夠提升28%,內容製作方面效能提高44%,M1 Max放進來也不是對手。
至於Alder Lake-U和Alder Lake-P,主要區分在於P-Core和E-Core的配置,與之伴隨的還有功耗上的不同。並且在命名上,P和U對應的具體處理器型號都縮減成了四位數,也更方便大家記住。
需要注意的是,Alder Lake-U根據功耗分成了9W和15W版本,被動散熱的低功耗需求其實一直都有,只可惜早年的Core Y劃分在營銷上起了反效果。這系列的處理器其實效能仍然可以期待,頂配的i7-1265U也能達到55W功耗,適當的調教一定可以獲得不錯的效果。因此相信未來在一些超輕薄本、二合一筆記本、平板電腦中,可以看到Alder Lake-U對應的產品。
寫在最後
對於英特爾而言,今年12代酷睿的征程其實算才剛剛開始,特別是Alder Lake-U和Alder Lake-P的詳細資訊還需要更晚一些時間放出。可以確定的是,針對AMD APU和Ryzen 6000移動端產品,英特爾已經做足了大量的準備,對於消費者而言,是一件非常讓人高興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