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天逸ad66終於到貨了,同時音箱線和吸音棉也到了。於是中午下班回來把小音箱喇叭和有源部分全拆了,先把音箱線換掉,原來的音箱線質量太次了,很細,感覺都不是純銅的。然後遮蔽掉有源部分,為了不破壞原來的有源輸出板,主音箱分頻器輸入接原來給副音箱的輸出端子上了。都接好以後把小音箱裡塞入吸音棉(吸音棉一定不要堵住導向管)。
雖然是二手功放,但是大廠的設計功力不是現在淘寶上那些都是一個設計圖紙出來的功放可比的。
其實封箱以後應該用裝置測試頻響曲線,但是不具備條件,不過沒換低音喇叭,音箱引數改變不大,對頻響曲線也不會有多大改變。
以前的音箱高音喇叭振膜很小,並且看著是塑膠振膜,根本不可能出來好聲音,但是低音喇叭看起來素質不錯。
接上功放,主機用電腦,播放軟體用foobar2000的1.68版,foobar2000外掛很多,其實如果有頻響測試儀器,頻響曲線不平也可以用foobar2000的均衡器外掛來調整曲線,現在只能用耳朵來調整。
都連結好以後,先是放了一首莫文蔚的,這世界有那麼多人,flac格式的無損。
我有點震驚,效果完全超出了我的預期,莫文蔚歌聲裡那種如泣如訴的感覺很有感染力,換氣和呼吸聲都能清晰可聞,還有那種離麥克風很近出來的齒音,感覺就像用激勵效果器激勵過。聲音一個字,毒。
第二首歌是宋冬野的安河橋北,也是flac格式的無損,(後面測試的都是這個格式),宋冬野的歌聲就像彈著吉他在你身邊,渾厚的聲音娓娓道來。然後又測試了古箏曲高山流水,高音很甜美,聲音絲毫不亂,這個應該是二階分頻器把低音單元低中頻過濾的不錯的功勞。用趙鵬的北國之春測試聲像定位也比較準確,樂器能聽出來各自的方位。總而言之,這款音箱改造完真的是超出我本來的預期,是那種能夠讓我坐下來聽一下午都聽不膩的聲音。
也許有人會覺得我吹牛,或者覺得我太主觀,我一不賣音箱,也不賣器材,沒有必要吹,其實音箱中高頻做好並不是特別難,但是低音做好就非常不容易了,因為現在差不多的球頂高音訊響都能夠達到人的聽覺上限,但是低音能夠達到20hz聽覺頻響下限的幾乎是太難了,頻率響應越低就要求喇叭越大,喇叭越大就得需要大箱體,喇叭大了瞬態響應就會變差,低音喇叭Q值高了音箱很容易出現轟轟的聲音,喇叭震盆失控。Q值低了又容易聲音發乾,也影響喇叭效率。就算是大牌國外音箱也只能儘量做到各個值的平衡,有取有舍。
這也是我為什麼要改造這個5.5英寸低音喇叭有源音箱的原因,大音箱在沒有專業測試裝置的情況下想改造出好聲音來很難。包括有專業測試裝置的老虎180,他都很少做大音箱(好幾期影片一到裝完箱頻響曲線測試環節就影片結束,不給看當時測的頻響曲線[呲牙])。小音箱做出好聲音來就容易的多,雖然低頻下限高了一些,但是正好適合一般家庭不大的聽音環境。聽音環境大小,音箱的擺放非常重要,否則就算是再頂級的音響也會被各種反射,折射,搞的頻響曲線糟糕,甚至會產生駐波,聲音混濁。
這是某賣喇叭測試器材店裡測試音箱擺放圖,靠牆與不靠牆的低頻聲音改變會很大
專業的喇叭測試都會測出喇叭軸向0度,30度和60度的響應曲線圖,並且這三個方向的頻響曲線差別非常大。
這張圖是喇叭三軸測試頻響曲線圖,可以看出來聽音位置的改變500hz以上的頻率就開始衰減。
可以這樣說再好的音響系統擺放不對,一樣出不來好的聲音。好的音響更需要合適的聽音環境和合理擺放。天價音響只是好聲音的基礎,不是必然,後期擺放還需要不斷的測試。
這對有源音箱改造基本也就完成了,以後如果我買了測試裝置,會嘗試自己重新設計分頻器,聲音清晰度和層次感還能有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