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關注近期西安發生的一件事。
一位網友在網上說,她的父親突發心絞痛,但由於疫情影響,跑遍了各家醫院,都沒得到接治。她的父親忍著心絞痛8個多小時,才有醫院收治。但是最後,還是因為搶救不及時,沒能挽回這位父親。
這位網友寫下的控訴字字泣血,不忍卒讀,也引起了廣大網友的無比憤慨。如何能對近在眼前的死亡做到輕視不管?如此一刀切的做法是否真的合理?還有多少無辜的人會因為得不到救治而面臨生命危險?
關於這一事件,大家有什麼看法,也歡迎在評論區交流。
我們今天重點要說的,是以心絞痛為代表的心血管病疾病。
眾所周知,心血管疾病一直都是人類健康的頭等殺手,我國目前有超過2.7億患者,而且每年都有無數患者死於突發的心血管疾病,這裡面其實有很多病例,本是可以避免的。
為什麼60歲後,心血管容易崩?
人隨著年紀的增長,器官組織衰退,各種代謝變慢,所以就很容易出現慢性代謝性疾病,比較典型的就是高血脂、高血壓、糖尿病等,都會導致血管慢性受損,心血管硬化、堵塞、夾層,然後就會引起一系列症狀,我們直觀感受到的就包括心絞痛、心悸心慌、胸悶、呼吸不暢等,所以如果你到了一定年紀,經常出現以上這些症狀,一定不要忽視。
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心內科的邊波醫生就曾經表示過,高血壓、血脂高、吸菸、糖尿病、肥胖是心血管病的5個因素,如果你能夠控制好這5個風險因素,那麼心血管疾病風險會下降50%,乃至90%,但是這是一個長期過程,需要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做好一級預防。
在日常生活中,為了保護血管,4個動作要少做
第一個動作,用力排便
這一點其實我們強調過很多次了。有一個著名的電視劇《父母愛情》相信很多人看過,劇情提到劇中人物“老丁”就是上廁所時離世,劇中沒明確說原因,但估計也和心腦血管疾病有關。早晨本來就是心血管疾病的高發時間段,如果在此時用力排便,腹壓升高,就容易導致心腦血管壓力倍增,血壓隨之上升,容易誘發疾病。
第二個動作,突然回頭
如果你聽到別人在背後喊你,突然回頭,然後感覺一陣頭暈,眼前一黑,那麼就有可能是血管受到牽連了。我們的脖子處本來就有頸動脈,連線著大腦和心臟,而突然回頭不僅容易導致血管崩潰,還可能讓頸椎受傷,影響健康。
第三個動作,彎腰提重物
人老了以後,肌肉力量流失,很多重物都提不動。假設你拿不動一樣東西,那麼不要咬著牙硬撐,因為提東西太用力也會導致血壓升高,尤其是腦血管,還有可能出現腦溢血的情況。
我們在提東西之前,應該儘量靠近重物,然後慢慢用力提起來,如果確實提不動,找人幫忙比較好。
第四個動作,站著穿褲子
老年人的肌肉萎縮,關節退化,所以當站著穿褲子,彎腰,伸腿的時候,不僅平衡性差容易摔倒,而且還容易導致血壓升高。所以,老年人穿褲子、襪子的時候,最好還是找個板凳,或者靠著牆也行。
最後這裡需要提醒一下,心血管疾病需要我們重視日常護理,但一定得是正確的護理,不要輕信謠言,比如說“喝紅酒軟化血管”“喝醋軟化血管”“吃保健品清理血管”這種說法,透過運動、飲食、作息來調節,其實就夠了,必要時可以就醫吃藥。
總的來說,心血管疾病並不少見,我們每個人都應該重視心血管疾病的一級預防,尤其是60歲以後,心血管容易崩,更要避免做一些危險動作,保護身體健康功在平時。
參考資料
[1] 《65歲以後,一個動作可能會令心腦血管崩潰!》.光明網.2022-01-06
[2] 《防大於治 心血管病重在一級預防》.新華網客戶端.2020-06-22
[3] 《這些常見的心血管保養謊言,騙了國人幾十年》.健康時報.20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