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志峰,1946年出生於甘肅省蘭州市永登縣,自幼就深受家學影響,對中醫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少年時代即能背誦藥性四百味,三百餘首方劑歌訣。1979年,廖志峰以優異成績被選拔分配到甘肅省中醫院,從此就兢兢業業為患者服務40餘年。現任甘肅省中醫院教授、主任醫師、首席專家、博碩士生導師,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專科脾胃病科學術帶頭人,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指導教師,兼任甘肅省中醫藥學會內科專業委員會名譽主任委員,政協甘肅省第八、九、十屆委員會委員。2002年,廖志峰被省衛生廳確定為全省名老中醫藥人員學術經驗指導老師;2007年,被省衛生廳授予“全省醫德醫風標兵”榮譽稱號;2008年,被人事部、衛生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授予“全國衛生系統先進工作者”稱號;同年被省人民政府授予“甘肅省名中醫”稱號。
廖志峰在消化系統疾病、肝膽系統疾病、呼吸病、糖尿病診治方面很有建樹,而且對婦科、外科、兒科及疑難雜病的治療也有著獨到見解,特別是對脾胃病診治有豐富經驗。他提出“攻邪勿傷脾胃,託補依賴脾胃,調護須培補脾胃”,強調注意飲食調攝,促進疾病康復。他還根據多年臨床經驗總結研製出健胃消脹合劑、健胃止痛合劑、健胃消食合劑、健胃止血合劑、健胃清腸合劑等5種治療消化系統疾病的院內製劑,價格低廉,療效顯著,深受廣大患者歡迎。
廖志峰帶教學生,不僅提倡讀經典、多臨床、勤實踐,而且必須認真仔細,不敢掉以輕心。對待年輕醫師,廖志峰像父母一樣,非常注重採取“傳、幫、帶”的方式去培養,無私地將自己的臨床經驗傳授給了他們,並幫助每一位醫師制定一個專業方向和業務發展目標。廖志峰還注重臨床經驗總結和科學研究,對中醫各家學說有很深的研究,結合臨床,融會貫通,運用自如。重脾胃後天之本,推崇東垣學說。在治療各種病證時重視脾胃,強調脾胃之氣的升發,著重昇陽益氣藥物的使用。靈活使用補中益氣湯、昇陽散火湯等方劑治療疑難雜症。他在辨證施治中特別注意顧護脾胃,強調“內傷脾胃,百病由生”“存一分胃氣,便有一分生機”。他先後共發表國家和省級醫學專業論文30餘篇,主編《糖尿病中西醫治療進展》等著作約120萬字,參編醫學專著4部,主持完成省部級、地廳級科研課題5項,均達到國內領先水平。他還根據多年臨床經驗總結研製出健胃消脹合劑、健胃止痛合劑、健胃消食合劑、健胃止血合劑、健胃清腸合劑等5種治療消化系統疾病的院內中藥製劑,價格低廉,療效顯著,深受廣大患者的歡迎。
治病救人首重醫德
在平時工作中,廖志峰總是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把病人當成親人一樣真心對待。根據規定,廖志峰每次上專家門診限號30人次,但他每天都有很多病人就早早地排隊等候,為了讓所有前來就診病人都能看得上病,廖志峰幾十年如一日,堅持提前半小時上班,推遲一個多小時下班,每次門診診療病人都在70至80人次。用他的話來說:“患者千里迢迢來求醫,費時費力又花錢,如果再看不上病,那心情可想而知,我們做醫生的應該站在病人的角度多想一想他們的難處,我們苦點累點又有什麼關係。”多年來,他的門診量一直位居全院前列。可在優異成績的背後,廖志峰卻犧牲了大量的個人時間。
廖志峰40餘年始終工作在臨床一線。他行醫首重醫德,告誡所有從醫者要設身處地,推已及人,要把高尚的醫德和精湛的醫術結合起來,因為“醫雖小道,而所繫甚重,略一舉手,人之生死因之,可不敬懼乎哉屍”。在現代社會行醫,還要做到淡其謀利之慾,重在救人之心。自行醫以來,他遵循孫思邈《大醫精誠》的精義對待患者,態度和藹,關懷備至。數十年的兢兢業業與經驗積累,讓他的名聲在廣大患者中口碑廣傳。無論在門診還是病房,前來求醫者紛至沓來,遍及蘭州方圓數百里,甚至遠及天津、山東、內蒙古、北京、山西、陝西等地患者也慕名前來就醫。他年門診達15000餘人次,其中外省市患者前來就醫者每年達1000餘人次。多年門診量全院排名第一,多次受到醫院表彰。2019年,他為前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陳馮富珍把脈問診,深受讚譽。
建立學科 弘揚學術
在茫茫醫海中,廖志峰始終是一個不斷探求的求知者,他不斷積極探索中醫臨床新思路,利用業餘時間閱讀大量專業書籍,及時學習和掌握最新專業發展動態,並指導科室開展新業務新技術。1998年以來,廖志峰擔任科室主任,以身作則,帶領全科同志,兢兢業業,埋頭鑽研醫教研工作,科室整體實力、診療水平、醫德醫風顯著提高,科室影響力在同行業中顯著提升。他所在的脾胃病科早就成為甘肅省中醫系統最具影響力的中醫專業科室之一,先後被確定為甘肅省中醫藥重點專科、甘肅省臨床醫學重點學科,被評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藥重點專科。
2004年6月至2011年8月,他當選甘肅省中醫藥學會內科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組織同行專家多次下鄉義診,宣傳黨的中醫藥政策,為老百姓解除病痛。他多次舉辦國家級中醫藥繼續教育專案,在蘭州承辦3次全國脾胃病分會學術年會,積極撰寫論文在大會交流,參與《中醫胃腸病學》編撰工作,執筆完成14萬字編寫任務,被中華中醫藥學會脾胃病分會評為“學科建設與學術發展優秀專家獎”。他還多次舉辦省內學術年會,為全省中醫內科同行提供學術交流平臺,大大提升活躍了學術氛圍,內科專業委員會被甘肅省中醫藥學會授予“先進專業委員會”稱號,他個人被評為“學會優秀工作者”。
仁心仁術 醫者大愛
在廖志峰的患者裡,沒有領導和群眾之分,更沒有貧富貴賤之別。對待他們,他始終是精心診療,耐心解答,對所有患者一視同仁。廖志峰認為,患者是弱勢群體,應該理解、同情和幫助他們,為他們排憂解難,尤其是農村來的困難患者,他常常在為他們看病之外還伸出了援助之手。
2006年,蘭州市七里河區黃峪鄉的一箇中年農民患者因肝硬化失代償期合併消化道大出血、腎功能不全住進甘肅省中醫院消化科。該患者家庭非常困難,無力承擔醫療費用。廖志峰在得知情況後,不但竭盡全力為該患者診療,還拿出了自己的一些積蓄捐助給這位患者。
在幾十年的醫療實踐中,廖志峰一直踐行著“誠信守法、廉潔行醫”這道醫療人員的行為準則,他從不以醫謀私,貪圖個人利益。在病人的請客和“紅包”面前保持著良好的職業操守,為廣大醫護人員當中樹立了一面旗幟。
2005年,一位來自內蒙古額濟納旗的學生患慢性腎炎,四處求醫兩年多都未見好轉,經多方打聽,到甘肅省中醫院找到了廖志峰診治。經過兩個月的精心治療,患者康復出院。家屬為了表達對他的謝意,特地帶來了其家鄉特產——駝毛棉絮送給廖志峰,卻被他婉言謝絕。他常說:“做醫生必須要有仁慈之心,更要有奉獻精神。”
在廖志峰的心裡,患者永遠是擺在第一位的。他經常對年輕醫生說:“醫者父母心,為醫者要以解除患者病痛為己任,心地無私方能成就事業。”這“無私”二字,正是他作為一位有著“醫者大愛”“仁心仁術”醫生的真實寫照。
供稿:宣傳處 鄭訪江
編輯:宣傳處 馬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