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夜,夜不能寐。又是一個凌晨四點鐘。這是我第一次在英國過聖誕節,買了一棵聖誕真樹,冷杉樹。凌晨四點,我醒來下樓,聞到滿屋松香。
維多利亞時期的老建築,古色古香的壁爐。不久前搬了家,喜歡新的住處,傳統的英式老房子,有地下室和閣樓。地下室放置了投影,常常半夜裡叫了外賣,然後坐在沙發上看電影。頂層閣樓有著三面窗戶,從窗外可以看到一座座漂亮的別人家的房子,還有對面美麗的教堂尖頂,如果遇到下雨的日子,這些窗戶就變成電影鏡頭了。這個房間我用來當作自己的書房,在這裡寫作和翻譯。二樓全是臥室,一樓是餐廳和客廳。我也喜歡一樓的壁爐,是懷舊英國電影裡出現的磚式壁爐,保持著那個時代原汁原味的模樣。如果生起火來,坐在格子窗前讀書,泡一杯咖啡,收音機裡BBC音樂頻道播放著巴赫的音樂,瞬間會有一種“以文字,以音樂,圍一爐寂靜煙火”的氛圍。
在擁有聖誕樹的日子裡,我常常坐在這裡看書,點蠟燭,看著眼前的聖誕樹閃閃發光。感覺這場景是第一次出現,卻又彷彿回到過去。
我十六歲離家,開始獨立生活。這種“獨立”包括了經濟和精神上的獨立。並且在之後的十五年,我的生活都不曾安定過。這中間有命運的因素,純屬上帝的安排,當然也有我個人性格的因素,總之一直在步履不停。彷彿三十歲之前,我把該做的事都做了,讀碩士、出國學習、去電視臺工作做自己喜歡的專業,同時也去了很多國家旅行,走過了南北半球四個洲,最遠到達北極圈內體驗過極晝的日子,也一直在寫作.........人生裡都是我主動和自然的選擇,這些選擇也都是根據內心的聲音,沒有經歷過遺憾,包括後來的建立家庭。記得哪一年的年末,網易出了一個測試帖,裡面有很多試題,讓使用者選擇自己三十歲之前是否做過什麼事,這些試題包括,是否有過帶父母旅行過,是否去過西藏,是否獨自做過手術,甚至包括有無結婚等等那些人生中出色和灰暗的時刻,只需要選“是”和“否”。接著根據每個人的經歷來總結出一個分數。朋友把這個連結發來,我默默做完了這些題,發現幾乎可以得滿分了。
直到有一天我發現自己一無所有也動彈不得。那是在剛剛三十歲的2020年,我被迫進入了一個“gap year ”,經歷了一些動盪和痛苦,我曾經在文字裡描述過那些時光,感覺“人生的方向盤不是掌握在自己手中”。但是在這中間我一直在堅持一件事:讀書和寫作。讀書和藝術,讓你過上另外一種人生
寫作也是命運的一種。我知道自己是可以寫一點的,在我年齡非常小的時候,我就發現了。自然而然,無關金錢,也跟其他人無關,甚至有沒有人看都沒有關係。就像有些人喜歡拍照,有些人喜歡喝酒,只是喜歡,並沒有任何特殊的原因。記得我小時候喜歡偷偷化妝,當時非常非常小,需要站在凳子才能看得到鏡子,在中國農曆新年的日子,我偷偷擦媽媽的口紅,有時候找不到口紅,撕下大紅春聯的一角,學電視裡的古裝美人,雙唇夾著紅紙抿一下嘴唇,只為了看一眼自己紅唇的樣子,在聽到媽媽回家開門的聲音之前迅速擦掉。在別人看來,或許是自戀的一種,但是我沉溺其中。同樣,寫作對我來說,也是一種“隱秘”的自由。
今年這裡的聖誕節,讓我找到了兒時過年的感覺。把燭火點上,寫聖誕賀卡,認真給親友們包裝禮物,吃火雞,穿紅色的新毛衣,剪紙,買花,唱頌歌,給聖誕樹點燈,閃閃發光。這些傳統代代相傳,從未改變。外面的世界病毒肆虐,英國人過節的儀式感絲毫不減。西方的聖誕節很神奇,每一個人的心裡都裝一個童話故事,我也收到了陌生人寄來的賀卡,走到大街上,迎面過來的人個個打招呼問候,這個國家人與人之間的相處,總是“毫無壓力的共存”。
這些年來,每一年的年末,我都有寫來年心願的習慣,那個如今已離我很遙遠的上海,西藏中路316號,那個最美的教堂沐恩堂,在每個聖誕節來臨的日子裡,我都會寫好一張心願卡,簽下自己的名字,然後放在教堂硃紅色的奉獻箱裡,這張心願卡在教堂被存放一年後,第二年的聖誕節我會將它取出來,再看看自己去年的心願在當年實現了幾分。雖然有時歡喜有時愁,可這件事對我來說有著巨大意義。
然而反觀我2021年的心願,卻有太多沒有完成,這中間有一些難言的“無力感”,即便如此,我想還是要做夢的,畢竟2022年是新的、未知的。對於小小的理想主義者來說,一般將來時是我最喜歡的時態,充滿未知和期待,告訴自己還需要好好活著。於是我又寫下了2022年的計劃,平安夜裡,我寫了很久寫得很細。寫著寫著就想到了過去的一些回憶裡的鏡頭。
我至今還記得那種感覺。有一年夏天,我獨自坐著綠皮火車從上海到拉薩。坐了整整兩天兩夜。經過了唐古拉山,崑崙山,可可西里,看到了車窗外大片大片的雲漸行漸遠,像是要觸控到了的地面,又輕輕彈起來飄走。不遠處,成群的藏羚羊在一片白茫茫中恣意地奔跑,透過玻璃,我看得清那一雙雙靈動的眼睛在回頭張望。從上海到西藏,一個人的自由行
那一次的盛大獨處,至今難以忘懷。我永遠知道自己的所愛,並且對此有所堅持。認真感受過世界,就會覺得那些瑣碎的痛苦包括人與人交往之間的微妙情緒都是非常的小,不應該花費太多時間,去爭執,去比較,包括去“內卷”。不如繼續好好做事,行走,讀書,去多多關注自己,也轉眼看看別處。
每一年都寫,每一年都往前走一點點,每一年離夢想又近一點點。要麼讀書學習,要麼工作,要麼陪家人,要麼在路上,就這樣不知過了多少個聖誕。
2021對我來說,也是“內省”、和“迴歸自己”的一年。每一天都認真對待,每一年過得都不同,就不算虛度時光吧。
我記錄了今年發生過的很多片段,那些小小的,美好和不美好的時刻,靈感發光的時刻,內心難言的時刻,這些都是生命的一部分。
·疫情期間,乘坐漢莎航空飛行了17個小時,從上海出發,經德國轉機,之後到達英國。時隔快要兩年,全家終於得以團聚。路途困難可想而知,一切憑藉的是信仰、愛、和勇氣,因為我始終相信“天鵝可以飛過滄海”。
·轉機的時候,在美茵河畔法蘭克福第一次看到了今年的日出。太陽在我眼前,發出美麗又奇異的、橙色紅色交織的光,我記住了那束光,認為這是好的開始。
·沒有錯過看英倫五月的花開,對我來說,這也很重要。如果五月在英倫
·全英自駕旅行。一年只有52個週末,除去寒冷的冬天,除去下雨的日子,除去那些瑣碎的日常,生病的日子,以及那心情陰霾的時刻,又能餘下多少呢。在疫情期間,英國的生活一直正常。為了不辜負英倫的美,工作之外,只要有時間,儘量在路上。因為前些年去了威爾士和蘇格蘭,這一年,主要在英格蘭地區,去了牛津、伯明翰、利物浦、約克、巴斯等,以及大大小小的眾多古鎮和名人故居,還有很多不為人知的小眾景點。去了科茨沃爾德兩次,分別在夏天和秋天。去古老的小鎮,下午的時候出發,在天黑之前到達
·英語口語表達能力逐漸令人驚喜。
·開始研究英國文化藝術和英劇。
·每月讀書3-4本。精讀。之前有計劃過2021年讀書要超過一百本,沒有做到。沒有完成的閱讀,會在接下來一年跪著也要補掉。
·錄製了一些讀書影片,目的是督促自己讀書,也是為了推廣閱讀。
·堅持聽古典音樂。
·最珍貴的是記錄。這一年拍攝出了影片和圖片素材2個T的硬碟,算是成績斐然。
·寫作上有所減產。記得去年寫了二十多萬,今年主要集中在一些散文,“英倫視覺日記”已成系列,加上其他零散的記錄,有一些短篇小說還在唸念不忘,寫了不到十萬字。大多是在路途中,讀書時,洗澡時,傷心時,思念時以及半夢半醒中還有凌晨醒來時的靈感。並不想浪費了自己,想在寫作上可以更努力一點。自律讓人自由。
·歷時兩年,我翻譯的英國女作家艾米莉·勃朗特的書即將完稿。對於文學翻譯這種“遺憾的藝術”,我始終保持著痴迷。明年想翻譯一本簡·奧斯汀的書。
·參加了今年的歐洲國際詩歌節。想起了當年第一次在韓國釜山參加“國際電影節”,這是我第一次在國外參加“國際詩歌節”,看到了一些憑藉才華出色而站得更高的人。這些都是人生中離夢想比較近的時刻。我的韓國往事
·在很多美術館看了很多次的展覽。
·年初跟作家榜合作做了讀書節目,年末跟“藝術外灘”合作做藝術家採訪。都是我喜歡的事,未來還會繼續。
·觀照自己,對自己好一點。今年我第一次做到了認真地塗指甲油以及給自己的雙腳上抹潤膚乳,在這之前幾乎沒有時間做這些。英國的護膚品和護髮用品,以及身體保養品都極大豐富,歐洲大牌經常又有著令國人尖叫的折扣,當地食物新鮮豐富,蔬菜水果牛奶都保持著食物原本的、小時候吃過的味道,價廉物美,就連國內暢銷的“依雲”礦泉水在這裡都是銷量很不好的白菜價,於是我買了很多更比這個品牌好喝的水,努力在生活上滋潤自己,儘量讓自己健康,面板更細膩,頭髮更濃密。變得美好,這算是我今年最直接的成就之一。
·獨處的時間比以前都要多很多。我一般寫字的時間都是在凌晨,事情也安排的很滿,睡眠時間依然不夠多。我還是覺得,在生活上如果好了一點,在工作上就儘量辛苦一點,因此才能達到一種平衡,總之無法全身心讓自己“享清福”。我生活中如若還有痛苦,那麼百分之六十五的痛苦來源於我沒有時間獨處,百分之十的痛苦來源於家中瑣事,比如不夠整潔,有時候過於吵鬧等等,大部分根據心情和環境決定。另外百分之十五的苦痛來源於我偶爾對未來的不安,還有百分之十的痛苦源於我性格中的原生痛苦。獨處對我來說非常重要,因為獨處本身或許是一種詩意的土壤,生長出來的是靈感,是自我探索,這也是我長久願意獨處的根源。我內心清楚,只有讀書學習,獨處,行走,這三件事可以成就自己。
·今年的最後一兩個月開始寫小紅書,甘心做一個“小小的我”,認真記錄生活和一切,不放過動人的日常。只是為了記錄。
·這是我不再看微信朋友圈的第五年,同時這也是我減少社交媒介使用的第五年。資訊極度發達的時代,智慧手機讓人變得面目全非,碎片化的資訊讓人停止思考。這些年我對手機儘量保持克制和冷漠,微信有時候僅看5-10分鐘,大部分是在工作群裡說話,跟我的編輯和導演溝通。對大家也很少點贊和評論,只跟少數知己來往。曾經找出身邊最有錢、名氣最大以及職位最高的那三個人,他們也是極少更新朋友圈的。清淨的人是有福的。我算了算,遠離有時候省下的時間,一年可以多讀至少二十本書。
·融入當地。瞭解並且學習到了不同的文化背景,生活習慣,甚至俚語和美食,像孩子一樣,保持好奇心,彷彿新的生命又經歷一次。
·遇見了品質珍貴、純粹善良的朋友,他們在美好生活的建設上給予了我貴人般的巨大幫助。
·Twins就讀了心儀的英格蘭教會學校。
·意外又幸運地買到了一個英倫花園House,一見鍾情,確定是自己的“Dream house”。後來發現跟英國女作家伍爾夫的家長得一模一樣,心裡久久不能平靜。
早上七點半,英國的天還是黑的。2022,很可愛的數字。隨著這一頁的翻過,我又長大了一歲,反而越高興,更期待看到自己四十歲的樣子。
記得以前讀研究生的時候上新聞課,有一位年輕的教授姓陶,他常常給我們講到法拉奇,有時候他會興致勃勃地講上一天,全程站立,不上廁所不喝一口水,說只有法拉奇值得他這樣做。其實我當時是旁聽,因為我自己的專業課沒有安排講法拉奇。除此之外,我還常常去旁聽另外一位美麗女教授沈老師的課,我非常喜歡她,聽她的課純屬對她的欣賞,但是每每收穫頗豐。我聽她講漢娜阿倫特和波伏娃,聽完一上午可以記下來小半本的筆記。
後來我也讀了很多很多法拉奇波伏娃她們寫的書,發現世界上真的有一群女性群體,她們生來不是為了打扮自己,取悅異性,沉溺消費,或是僅僅埋頭生兒育女(當然生育也是極其偉大的),她們就是用自己的方式改變世界的。年齡和美貌,從來都是微小並且不值得一提的,重要的是在內在中成就自己。記得法拉奇說過一句:衰老是極其美麗的,因為,就像人們說的那樣,衰老能讓我們獲得年輕時從未有過的自由——絕對的自由。她還說:“皺紋是我的獎牌,是我贏得的獎牌。”波伏娃也寫過《人都是要死的》,人終究孤獨,活著,總之要實現自己。
美麗的女教授讓我懂得了知識可以讓一個人發光,接下來的幾年或者很多年,我想更要全心全意地去生活,去愛,去接觸更多的未知。聖誕節,穿紅色衣裳的伊麗莎白女王發表演講,她今年剛剛失去愛人菲利普親王,這一年的聖誕節對她來說很艱難,鏡頭前的女王看起來有一種從未有過的憔悴,但是依然安靜有力。她用了很久的時間提到自己的家庭,她說:“人生,不過就是最初的遇見和最終的離別(but the life of course consists of final partings and as well as the first meetings)”,“聖誕節可以向我們內心深處的那個小小的自己發出聲音(the Chrismas can speak to the child within us all )。”
我聽到頌歌裡唱的:平安夜之後,願望皆能滿足,痛苦全部解脫。這樣的節日讓我感受到了同童真,聖經裡說,凡事相信,凡事盼望,我也想到了內心深處的理想主義。來英國後,每每別人問我想做什麼,我還是會說,我的知識依然匱乏和不堪,還那樣的年輕,還是想學習,去深造,並且我想做一個好的作家。寫怎樣去愛,去生活,去認識自己。木心說過,生命是時時刻刻不知如何是好,或許有生之年也到追尋不到這三個命題的真正答案,但是我會一直在路上。
編輯:Neal
影片後期:Cosmo
攝影:Dr Zhou
出鏡:閆秀學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