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的發展離不開資本的支援,它可以使企業火箭式地上升,也可以使企業一落千丈。我想提醒中國的企業家們,要清醒地認識到這一點。”王建宙說。
|作者:尹潔
|編輯:許曄
|編審:凌雲
1973年4月3日,摩托羅拉公司的技術人員馬丁·庫珀站在美國紐約希爾頓酒店附近的一條街上,用剛研製成功的行動電話原型機,撥通了競爭對手貝爾實驗室的電話號碼。幾年後,人類社會進入了行動通訊的1G時代,馬丁·庫珀則被公認為世界第一部手機的發明者。
當時的中國人,還普遍在用信件、電報傳送訊息,絕大部分家庭從未使用過座機電話,至於行動電話連聽都沒說過。
然而僅僅過了一代人的時間,中國便進入了全民手機時代。2006年,在全球所有的電信運營商裡,中國行動通訊集團拿下3個世界第一:使用者數量第一(3億),行動網路規模最大(23萬個基站),市值第一(4000億美元)。時任中國移動總裁的王建宙,被美國《商業週刊》評為“2006年全球最佳CEO”。
當然,王建宙也有遺憾的事,其中之一就是中國移動的上市地點是美國紐約和中國香港,而不是中國內地的A股市場。
“作為當時全球市值最高的電信運營商,沒能讓國內投資者分享企業成長紅利,確實是一個遺憾。最初之所以選擇在紐約和香港上市,主要是因為那時候國內資本市場的容量比較小。後來雖然努力了很多年,中國移動也沒有完成在A股上市的夙願。”王建宙對《環球人物》記者說。
但現在,這個遺憾可以彌補了。2022年1月5日,從美股退市的中國移動正式迴歸A股,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
“國際投資者曾認為
農村不適合建基站”
在34年的工作生涯中,王建宙曾任資訊產業部綜合規劃司司長,中國聯通董事長兼總裁,中國移動總裁、董事長。2013年退休後,他被推舉為中國上市公司協會會長,直到2019年“二次退休”,見證和參與了中國行動通訊產業從起步到繁榮、從追趕到超越的全過程。
現在的年輕人可能很難想象,在上世紀90年代初的中國,普通人想在家裡安裝一部座機電話有多難。
1992年到1994年,王建宙在浙江省杭州市電信局任主要領導,據他回憶,當時爆發了“電話熱”,家家都要裝座機。那段時期,杭州市一年的電話報裝量超過10萬部,電話初裝費從1000元漲到5000元。每次接受媒體採訪,王建宙都要回答一個問題——“我市裝電話難的問題何時才能解決?”
但到了90年代末,座機的熱潮就退去了。與此同時,行動電話從最初像磚頭一樣的“大哥大”,變得越來越小巧精緻,價格也更加親民。進入21世紀,手機在中國迅速普及,座機電話變成了免費安裝。
·王建宙在自己撰寫的《從1G到5G:行動通訊如何改變世界》一書中,詳細回顧了整個行業的歷史發展脈絡,也講述了中國行動通訊業突飛猛進的跨越式發展歷程。
當時,王建宙已經調到中國聯通任董事、常務副總經理。為了募集更多資金,2000年6月,中國聯通先後在紐約、香港上市。這被認為是中國電信業格局初步形成的標誌性事件。
2004年,王建宙調任中國移動總裁,又遇到了新的難題——移動基站下農村。這是他職業生涯中感觸最深的一段經歷。
“你看現在全國哪個地方沒有手機?但剛進入2000年時,手機在中國主要是城市人在用。”王建宙對《環球人物》記者說。2005年,中國移動決定在農村建設行動通訊網路,聽到了很多反對意見,主要來自一些國際投資銀行。
“因為我們是在香港上市的公司,這些外國銀行經常給我們出分析報告。他們當時的觀點是,行動通訊在中國的主要使用物件應該是城市居民,即使是發達國家,也主要是在城市建設網路。農村,特別是偏遠地區的農村,建設行動通訊網路的成本很大,會降低財務收入和利潤,損害投資者利益。我們則認為,雖然當時的主要使用者在城市,但行動通訊未來一定會普及到全世界每一個地方,所以我們很堅決地實施了計劃,包括山區、海島都建設了基站。”
2006年2月,在西班牙巴塞羅那行動通訊全球大會上,王建宙向世界展示了中國移動在深山裡施工的艱苦過程。短短45秒的影片,震驚了全球同行,也讓投資者信服了,從反對轉為支援。
隨著行動通訊網路的全覆蓋,中國農村地區的行動通訊需求被迅速啟用。來自農村的營業收入,成為中國移動當時業績增長的主要驅動力。
“公司平均每月增加500萬用戶,就這樣持續增長了10年。在許多國外移動運營商看來,這是不可想象的,他們非常羨慕。我處在這樣的大環境中,每天早上醒來就覺得很興奮。看到越來越多的中國老百姓用上了手機,想到自己在為全世界最大的行動通訊企業做貢獻,還有什麼遺憾呢?”王建宙感慨道。
“資本是短視的”
2008年北京奧運會,中國移動是贊助商,為了答謝合作伙伴,把當時全球主要電信公司的總裁都邀請來參加開幕式。當時的盛況,王建宙記憶猶新,“大家興高采烈,談笑風生”。然而,短短十幾年後的今天,這些曾經風光無限的巨頭公司有不少已經不復存在了。
1G時代,全球行動通訊領域上演的是楚漢爭霸,摩托羅拉和愛立信兩大巨頭並立;2G—4G時代則成了春秋戰國,摩托羅拉、愛立信、諾基亞、朗訊、北電網路、阿爾卡特、富士通、華為、中興等十幾家企業群雄逐鹿,不斷有巨頭被淘汰;到了5G時代,有影響力的企業只剩5家——華為、中興、愛立信、諾基亞和三星。
談起這些興衰成敗的故事,王建宙頗有感觸。
“移動通訊技術每次更新換代,都會出現一些巨頭公司,創造出很輝煌的業績,同時也有另一些巨頭衰落、消失。對於那些曾經獲得成功的企業,我發現它們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前瞻性。”
他認為,行動通訊公司的領導者,必須能看出行業發展的趨勢,今天要看到明天的市場需求,這是最重要的一條。“很多巨頭企業的CEO,在固定電話時代就預見到行動電話的未來,在功能手機還很流行的時候就預見到智慧手機的巨大潛力,所以早早開始佈局、投資、研發。當然,各行各業的企業家都具有超前眼光,但這一點在通訊行業尤其重要。”
·王建宙。
王建宙希望中國企業多多總結同行們的經驗教訓,不要重蹈覆轍。
“摩托羅拉、朗訊、諾基亞、北電網路、阿爾卡特、西門子電訊……每一個名字都曾經非常輝煌,但今天幾乎聽不到了。‘眼見他起高樓,眼見他宴賓客,眼見他樓塌了’的故事,我見過很多很多。而且不少巨頭公司是轟然倒下的,讓外界感到很突然,但我認為它們也有一些共同點。
“比如,當公司業績大幅下滑時,普通人都知道應該加強研發,開發新技術、新產品,提高核心競爭力,但這些企業做的第一件事情往往是裁員,尤其是那些高階研發人員。我問過一些CEO這麼做的原因,回答是因為核心技術人員的薪酬高,裁掉他們能快速降低人力成本。除了裁員,這些公司還會出售資產,而且是最優質的資產,因為可以賣個好價錢。
“這些CEO都是智商高、能力強、經驗豐富的人,為什麼會做出這些在普通人看來難以理解的決策呢?我想,這就是資本的力量。對於企業來說,資本是一把雙刃劍,可以是推動力,也可以是破壞力。資本是短視的,它的趨利性決定了它的短視。企業的發展離不開資本的支援,它可以使企業火箭式地上升,也可以使企業一落千丈。我想提醒中國的企業家們,要清醒地認識到這一點。”
“大家批評的焦點在不斷變化”
《環球人物》:中國行動通訊的技術水平目前在世界處於什麼位置?
王建宙:從1G到3G,我們都在追趕發達國家,到了4G時代已經可以並跑,5G時代則是我們領先。現在和國際同行交流時,每當我說到中國5G的發展情況,他們確實是非常羨慕的。
《環球人物》:在這個過程中,您經歷過哪些難忘的時刻?
王建宙:太多了。2005年,我去湖南郴州一處比較偏僻的農村考察。藍天白雲下的田野裡,我第一次看到一個農民在用手機打電話,那一刻我非常激動。
我曾經在農村插過隊,知道農村的基礎設施條件是相當差的,看到農民終於用上了手機,那種激動的心情無法用語言形容。回去後,我特意把這段經歷寫了下來,作為一個紀念。
另一次難忘的時刻是2007年,中國移動在珠穆朗瑪峰建成了基站,我接到同事從珠穆朗瑪峰上打來的電話,聽到他們氣喘吁吁地跟我通話,聽到呼嘯的風聲……那一刻也非常激動人心。
·2007年,中國移動在珠穆朗瑪峰建成了基站。
《環球人物》:企業一把手的位置也要面對很大壓力,您是怎麼看外界對中國移動的批評的?
王建宙:確實壓力很大,因為這個領域不僅直接關係到國家經濟,還跟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是一刻都不能停的。大家批評我們首先是因為關注這個行業,其次說明我們做得不夠好。
我也發現,這些年大家批評的焦點在不斷變化:早年是手機訊號不好,後來是話費太貴,然後是網速太慢、流量費太貴……我們一直在接受大家的意見和建議,不斷地改進。我想這些關注點的變化,也能反映出中國移動通訊技術的發展。
《環球人物》:近年來,世界局勢也在不斷變化,您認為行動通訊行業的格局會有什麼改變?
王建宙:由於疫情、地緣政治等原因,這個行業確實發生了很多變化。我們無法控制別人的想法,最重要的還是做好自己的工作。以智慧手機為例,經過幾十年的發展,中國企業目前已經能夠自主研發、製造大量元器件,更關鍵的是,我們形成了一個強大的生態系統,這在行動通訊領域非常重要,不是一兩年、三五年就能形成的。
因此,近年來雖然有一部分製造業轉移到其他國家去了,但手機制造所需要的很多元器件、零部件仍然要在中國生產,也就是說,手機制造的供應鏈還在中國,轉移到國外的生產線目前主要是做組裝。現在我們的主要任務是把那些卡脖子的短板解決掉,在核心技術研發上投入更多資金和人才。只有這樣,才能在5G和未來6G的研發製造方面保持優勢,對此我還是很有信心的。
《環球人物》:關於5G的討論已經很多,其中一個是萬物互聯,未來用一個手機就可以控制家裡所有物品,這個設想什麼時候能夠實現?
王建宙:5G的目標確實是萬物互聯,它的設計思路、速率、容量不光要滿足人與人之間的通訊,也要滿足人與物、物與物之間通訊和溝通的需要。從目前的情況看,5G在行業應用方面已經有了很大成效,比如煤礦的遠端採礦、港口和工廠的自動控制等,但在消費領域的應用還需要加速。
我在很多場合建議,5G不僅要開發行業應用,也要開發消費級應用。希望今後終端廠家在設計新產品時,能夠更多地考慮物聯網的需求。現在智慧手機就是一個資訊中心,我們獲取的資訊幾乎都是從手機裡來的,按照萬物互聯的要求,手機下一步應該變成一個控制中心,這就需要對手機做更多改進。
萬物互聯的時代正慢慢走來。就像以前手機每一次升級都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變化一樣,萬物互聯將會帶來更大的變化。一個行動通訊的新時代即將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