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患者朋友問到,多年失眠,最近又出現汗多的症狀,到底是怎麼回事?
事實上,這一問題在失眠的人群中相當普遍,除了入睡困難、睡眠易醒、早醒這些失眠主要症狀外,絕大多數的失眠者通常會伴有如便秘、心煩、口乾、健忘、腰膝痠軟等其他症狀。
而長期失眠,又見汗多,其實很可能與肝腎陰虛有關。
失眠未愈,又汗多,可能是肝腎陰虛!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中說:“陰在內,陽之守也;陽在外,陰之使也。”意思說的是,在正常的生理狀態下,人體的陰陽處於動態平衡的狀態,“陰”會制約著“陽”使其不外越,從而使人體各臟腑有條不紊地發揮正常的功能,如此,我們才能正常睡眠。而如果陰陽失調,往往就會導致出現睡眠障礙。
其中,肝腎陰虛導致的失眠,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
首先,肝陰虧虛很容易累及腎陰,使其虧虛,腎陰虧虛則無力滋養肝臟,所以中醫也常講肝腎同源,肝腎陰液相互資生,相互影響。
而肝臟陰陽失衡,虛弱的肝陰不能有效地制約肝陽,此時的肝陽就會成為亢陽,失去制約的亢陽則上衝清竅,此時雖然氣上來了,但由於陰精不足,精微物質帶不上來,空運化,反而擾亂了清竅,使人頭昏腦脹,難以安睡。
其次,中醫認為“肝藏魂”,人體的五臟皆有一個神明,而肝的這個“魂”,就是肝的神明,“神”就是心的神明,肝木生心火,如果肝陰虛,肝之虛陽使心火旺盛,心的神明“神”則不得清靜,從而導致睡眠時神魂飛揚,就會出現似睡非睡、似醒非醒、夢境連篇的現象,嚴重影響睡眠質量。
此外,從五臟在體內位置來看,心在上,屬火;腎在下,屬水。在生理狀態下,心火和腎水互相升降協調,心中之火下降至腎,溫煦腎陽,使腎水不寒;腎中之水上升至心,涵養心陰,使心火不亢,如此水火既濟,均發揮正常生理功能。若腎水不足,心火失濟,則心火偏亢,或心火獨熾,暗耗腎陰,以致腎水虧於下無力濟心火,心火亢於上而擾亂心神,心神不安,故見失眠多夢。
臨床上,肝腎陰虛這種情況最常見於那些步入老年以及經常熬夜的人群。步入老年,五臟精氣逐漸衰減,其中肝、腎的消耗最為突出。
而熬夜最易傷陰,《素問·四氣調神大論》也講:“逆其根,則伐其本,壞其真矣。”明確指出,白天人體陽氣隨自然界的陽氣上升變化而旺盛,興奮功能占主導地位;夜晚人體陽氣衰少而陰氣漸盛,抑制功能占主導地位,此時陽氣入於陰,人開始睡眠,從而使陰氣恢復,而熬夜時人精神和軀體仍舊活動,陽氣停留不去,勢必損及人體陰氣,長此以往,必會陰虛。
那麼,肝腎陰虛導致的失眠,應該怎麼辦呢?
滋補肝腎,寧心安神助睡眠!
臨床上,肝腎陰虛導致的失眠可採用杞菊地黃湯加減治療,原方主要用於肝腎陰虧,眩暈耳鳴,迎風流淚,視物昏花。樂啟生中醫團隊根據失眠的常見症狀以及病機發展,在該方的基礎上,形成了滋補肝腎安神湯經驗方:枸杞子、生地黃、熟地黃、山萸肉、生山藥、澤瀉、牡丹皮、茯苓、菊花、炒棗仁、夜交藤。
並強調對於肝腎陰虛型失眠可以該方為基礎方加減治療,如心腎不交者,可以合用交泰丸、或加遠志;氣短乏力者,加黃芪、太子參;大便秘結者加火麻仁、萊菔子、酒大黃;潮熱盜汗者,加黃柏、知母等。
比如前段時間前來就診的阮先生,67歲,自述失眠10多年,入睡困難,有時整夜難以入睡,夜間易醒,夜晚僅可睡2小時左右。
除失眠症狀外,還伴有盜汗、口乾,眼乾,大便不成形,每日排便1~2次,小便黃;觀其舌可見舌質暗紅少津,中間裂紋,舌體大。中醫辨證屬肝腎陰虛,心神不寧,氣陰兩虛。治以滋補肝腎,寧心安神,益氣補陰。
擬方:枸杞子、菊花、生地黃、熟地黃、山茱萸、百合、茯苓、山藥、太子參、麥冬、五味子、炒棗仁、陳皮、黃柏、黃連、牡丹皮、炙甘草。14劑,水煎服,每日1劑,分2次服用。
二診:睡眠可睡3小時,口乾、眼乾減輕,大便仍不成形,舌質暗中間裂紋少津。辨證診斷同前,上方稍調整用藥。7劑,煎服法同前。
三診:睡眠改善,可以睡4小時,大便正常,口乾、眼乾已消失,舌象同前。上方加減用藥,14劑,服法同前。
四診:睡眠好轉,睡眠時間可延長至6小時,大小便均正常,其餘諸證緩解,舌質暗減輕裂紋好轉,苔薄白。上方加減,繼服14劑,以鞏固療效。
在該案例中,患者失眠10餘年,精血虧虛,證屬肝腎陰虛、氣陰不足。故以滋補肝腎,養心安神治療。久病頑疾,重病輕取,緩緩收功。
可見,自然界陰陽變化的一般規律也是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法則,失眠的根源在於陰陽失調,透過調整臟腑的功能,使陰精寧靜不耗,陽氣固密不散,陰陽雙方保持動態平衡,人才能精力充沛,也能保持正常睡眠狀態。
以上相關內容表述望能讓更多朋友受益,有需要辨證指導的朋友也可透過點選我頭像進行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