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
李偉研究員與張強副研究員(左)在“深海勇士”號載人潛水器前合影。李偉團隊 供圖
李偉研究員在潛航員的幫助下操作機械臂對海底不穩定區淺層沉積物進行柱狀取樣。李偉團隊 供圖
近日,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邊緣海與大洋地質重點實驗室研究員李偉與副研究員張強搭乘“探索二號”科考船,圓滿完成以調查南海海底地質災害為主題的載人深潛科考任務。其中,航次聯合首席科學家李偉搭載我國首個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深海勇士”號載人潛水器成功下潛,順利獲得了南海海底不穩定區寶貴的原位科考資料。
該研究區位於南海西北部,該區域海底地質災害頻發,是研究海底地質災害地貌和沉積響應的天然實驗室。12月9日晚上9時,科考隊自三亞起航,先後在瓊東南盆地、西沙碳酸鹽臺地和西沙海槽等海域開展載人深潛科考作業。重點圍繞海洋地質、地球物理、地球化學及海洋生物等多學科任務,共執行了7項下潛科考任務,為揭示南海海底地質災害的地貌特徵、觸發機制、致災因素及其對深海油氣開發工程安全的影響提供了寶貴的海底原位觀測資料。
據瞭解,李偉近十年來一直專注於海底地質災害及其現今海底地貌特徵和成因機制等方面的研究。此次科考主要在南海西北部陸坡進行下潛作業,實現了對海底不穩定區原位地貌觀測資料和沉積物樣品的精確獲取。12月16日早上7時,李偉便已在潛器間做準備,8時進入深潛器,經過半小時的下潛,到達千米水深處的科考區域。
李偉說,“在海底深邃幽暗的環境中,深潛器射燈僅能照亮不足10米的範圍,在約3公里的觀測線路上工作了近8個小時,緊張又刺激。在潛航員的幫助下,我們採集了一系列的海洋地質和地球物理資料。特別是針對海底不穩定地貌的發育區,精準採集了大量的原位沉積物和海水樣品,並獲得了第一手的現代海底地貌影像資料”。
李偉表示,此次深潛獲得的寶貴資料和樣品,後續將被用來開展詳細的分析測試,以期解決多因素影響下南海海底地質災害的沉積地貌特徵和致災機制等重大科學問題。
此次科考任務的圓滿完成,表明南海海洋所在“深耕南海、跨越深藍”創新工作方面又堅定邁出前進的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