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震、颱風、海嘯等重大自然災害來臨時,如果能提前發出預警或者受災後第一時間全方位觀測災區狀況、恢復通訊,無疑對保障生命財產安全至關重要。
近日,全國首個落地投運的“直播地球”中心在全國工業App和資訊消費大賽決賽脫穎而出,榮獲消費資訊科技創新獎,該專案基於通導遙一體化衛星星座“星池計劃”的即時響應式遙感、萬物互聯及導航增強等功能,具備全天時全天候多源遙感影像展示能力。
探索智慧空間前沿應用
通導遙一體化衛星星座大有可為
“十四五”規劃《綱要》指出,中國將“建設高速泛在、天地一體、整合互聯、安全高效的資訊基礎設施”“打造全球覆蓋、高效執行的通訊、導航、遙感空間基礎設施體系,建設商業航天發射場。”毫無疑問,天地一體化高精時空資訊科技已經成為越來越多行業發展的底層支撐。
“通導遙一體化是我國搶佔太空應用戰略制高點,面向數字化、智慧化發展趨勢,為人類社會進步提供支撐的重要手段之一。”中科院遙感所博士、橢圓時空(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橢圓時空”)總裁邸鳳萍介紹到,“星池計劃”是橢圓時空正在建設的全球首個通導遙一體化衛星星座,計劃向太空發射一百餘顆小衛星,形成即時響應式遙感、萬物互聯和導航增強綜合服務能力,將成為全球數字經濟發展的堅強支撐。
落地湖南株洲的中心,是利用了數字孿生、VR、MR和沉浸式互動等前沿技術構建的集空天地海一體化運營監控平臺,綜合呈現“星池計劃”衛星遙感過程與應用場景,實時展示地方智慧化建設成果和科技實力,將提升株洲在北斗產業鏈的影響力,探索智慧空間前沿應用,賦能地方產業發展。“航天事業是一個複雜的體系工程,以往都由航天院所完成,民營企業能否成功,一方面取決於是否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核心技術和符合商業化發展的管理體系,另一方面也在於是否有戰略眼光和準確的市場定位。”據邸鳳萍介紹,作為商業航天企業,技術和產品是其開啟市場的核心力量。
用數字孿生、VR等前沿技術
構建空天地海一體化運營監控平臺
隨著網際網路技術的深度發展,數字化、智慧化技術已經深入到人們的日常生活。其中,作為先進數字化技術之一的數字孿生技術,正在應用於城市建設和管理的方方面面。
“真正的數字孿生技術應用離不開廣域的綜合感知手段。” 邸鳳萍告訴記者,“我們把通訊、導航、遙感三種功能整合在一顆衛星上,需要若干項技術突破。”橢圓時空只用了百餘顆衛星就能提供10分鐘量級的全球全天時全天候的響應式遙感服務。另外他們在兩百公斤級單顆衛星上集成了通訊、導航增強和多模式遙感三大功能。
“直播地球中心不光是從使用者視角對地球的廣域感知,它更是一個面向多行業的服務視窗。”邸鳳萍講到,在今年工業APP大賽上獲獎的直播地球中心,對於廣大觀眾而言是一個個應用場景的數字化表象,但它的背後還有著非常複雜的技術支撐。第一大支撐平臺是基於“通、導、遙”一體化、高速平行計算、智慧化的遙感資料處理能力而構成的天地一體化資訊獲取和處理平臺;第二大支撐平臺是基於數字孿生的應用服務平臺。兩大平臺相互配合,為直播地球中心在若干行業應用服務提供了支撐。
此外,邸鳳萍還向記者講述了橢圓時空的最新進展,橢圓時空正在積極拓展建設天地感知融合的一張網,構建覆蓋空、天、地、海的全域立體感知系統,並在多個行業開展示範應用,未來可支撐數字孿生等前沿技術的深度應用和發展,賦能智慧空間建設。
為防災減災、智慧作業等
提供全天時全天候響應式遙感服務
長期以來,如何運用現代科學技術建立高效完備的預警監測系統、可閉環的智慧化無人作業體系以及廣域基礎設施監管系統等智慧化手段,成為社會發展的主要需求。
“以災害預警為例,建立全週期廣域綜合感知平臺和相應風險研判演算法模型,對風險進行精細畫像、風險研判的系統管理,可為各地政府精準監管、精準快速救援奠定基礎。”邸鳳萍告訴記者,利用通導遙一體化衛星能力,不但可以有效促進各地應急管理保障能力的提升,實現災害的風險預警與評估、災情資訊即時獲取、救災過程通訊保障、災後重建分析評估等全流程、全週期支援。同時還可賦能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慧環保、智慧農業等行業領域實現智慧層面跨越式發展。
據悉,橢圓時空作為全球廣域綜合感知服務的開拓者,由原國家重大航天工程專家聯合中科院、清華大學專家共同創立,面向國際前沿的太空先進技術、空天地海一體化應用技術兩大方向開展產品研發。在本次工業APP大賽上,“直播地球”中心主要展示了包括遙感影像球幕互動、創新應用演示沙盤、太空飛行模擬、航天科普展示平臺等子系統,該中心具備全天時全天候遙感影像展示能力,展示通導遙一體化衛星星座的相關應用,還能進行沉浸互動式體驗模擬太空遙感任務。
另外,橢圓時空在市場側與農業、水利、應急、能源以及智慧城市建設等方面的合作伙伴建立了全面的戰略合作。邸鳳萍透露,橢圓時空在產品研發和市場驗證方面已經實現了閉環,預計今年下半年將發射兩顆業務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