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昌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泌尿外科胡紅林教授團隊完成一例轉移性腎癌新輔助治療後減瘤手術。
患者女性,32歲,因腹部不適1月於2021年3月入院,入院後完善CT及MRI等檢查提示左腎巨大佔位16*12cm,肝臟多髮結節,最大9.8*7.5cm,考慮左腎腫瘤並肝臟轉移,行左腎腫瘤穿刺活檢提示腎透明細胞癌,給予TKI類藥物培唑帕尼片 0.8 qd 靶向治療,並且行腎動脈栓塞術,治療後五個月複查腎臟腫瘤明顯縮小,肝臟轉移灶也明顯縮小液化,八個月複查腫瘤沒有繼續明顯縮小,故決定手術切除腎臟原發病灶,2021年12月給予行後腹腔鏡下左腎切除術,術後繼續給予靶向治療。
新輔助治療前後CT病灶對比
根據2021年EAU指南推薦,對於中危轉移性腎透明細胞癌,在減瘤性腎切除手術前應用舒尼替尼等TKI類靶向藥物,患者可以帶來生存獲益。
腎癌是泌尿系統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晚期轉移性腎癌對放化療均不敏感,且對傳統的免疫治療療效不佳,臨床上對晚期轉移性腎癌的治療手段非常有限。自2006年酪氨酸激酶抑制劑分子靶向藥物出現,顯著提高了晚期轉移性腎癌患者的客觀反應率,延長了患者生存期,有效地縮減腎腫瘤體積、控制遠處轉移病灶,分子靶向藥物被廣泛應用於晚期轉移性腎癌減瘤性腎切除術中,顯著降低了手術難度及風險,使晚期腎癌患者臨床獲益。
由於靶向藥物在轉移性腎癌取得顯著療效,越來越多研究者開始嘗試靶向藥物作為減瘤性腎切除術前的新輔助用藥。部分患者在服用靶向藥物後,原發腎腫瘤病灶出現縮減腫瘤體積,使腫瘤與區域性周圍組織臟器界限變得清楚,並且可造成瘤體一定程度的缺血壞死,更有利於減瘤性腎切除術的開展。同時腎癌患者在新輔助靶向治療聯合減瘤性腎切除術後,減少了腫瘤負荷,並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機體對靶向藥物的療效。
本文作者介紹
胡紅林
主任醫師,教授,醫學博士,碩士研究生導師,巴黎五大訪問學者,南昌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泌尿外科副主任。
江西省醫學會泌尿外科分會常委,江西省醫學會泌尿內鏡學會常委,江西省醫師協會醫師分會委員,江西省研究型醫院學會泌尿外科分會常委,江西省抗癌協會泌尿男生殖系腫瘤專業委員會常委,江西省整合醫學會泌尿外科分會常委。
擅長泌尿外科各種腔鏡手術及其機器人手術,包括泌尿系腫瘤、泌尿繫結石、前列腺疾病以及男科疾病等。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專案3項(其中面上專案1項),江西省自然科學基金專案2項,江西省科技支撐計劃專案1項,江西省衛計委科技專案2項。發表論文30餘篇,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發表SCI論文10餘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