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專列為“家”,這是“夕陽紅”專列遊的最大特點。
因此,這個“家”的舒適度和方便度,就構成了旅遊體驗好壞的重要因素。
就我曾經乘坐的“夕陽紅”東北專列來說,總體給人的感覺是,髒、亂、差。其舒適度和方便度令人無法滿意。
一、主要問題
第一,設施陳舊、落後。因為是由陳舊的綠皮火車改造而成,車上的所有設施都很陳舊、落後。所謂改造,其實就是全部變成了臥車廂,其他與以往沒有什麼區別。
第二,入廁難、充電難、洗漱難。
入廁要排隊,如果有人拉肚子,那就非常狼狽了,廁所還是老式的蹲坑,水的壓力很小,根本無法沖洗乾淨,每次入廁都要強忍著惡臭,有時一進門就看到一堆糞便、一灘尿液,噁心得想吐。每次想方便時,習慣性地看一看有沒有人排隊,再弄一張衛生紙把鼻子堵住或戴上口罩,真有一種受難的感覺。
手機充電要排隊,硬臥車廂很少充電插座,大家只能到軟臥車廂充電,通常需要排隊等軟臥車廂的人充完了才能充。如今人人都有手機,數百上千部手機隨時需要充電,儘管可以用充電寶應急,但時間長了,充電寶也無電了。因此,每次充電都是手機加充電寶一起充,一個人充電需要好幾個小時,後面還有人排著隊呢,可以想見那是怎樣一種情景。
洗漱要排隊,因為人多,每天早晨的洗漱就變成了一件難事。有的人為了避免排長隊,早早就起來洗漱,如果碰上那自私的人,自己在那裡慢慢地洗,還照著鏡子描眉化妝,那就更急人了。
第三,衛生狀況令人堪憂。因為餐車無法提供價格合理、可口的飯菜,大部分需要自己解決吃飯問題,於是,五花八門的就餐方式,玲琅滿目的食品充斥整個車廂,各種味道瀰漫其間,所產生的垃圾量非常大。列車員也許是忙不過來,也許是習以為常了,打掃衛生的次數很少,也有些敷衍了事,加之有些旅客文明素質太低,隨意亂丟的習慣難改,這就導致我們時常生活在垃圾堆裡。
排隊入廁,排隊充電,排隊洗漱,吃飯不便,空氣不好,衛生髒亂,長時間住在這樣的環境,有一種被囚禁的感覺。
“夕陽紅”要避免成為“夕陽坑”,就必須提升這個移動之家的舒適度、方便度,增加人們的幸福愉悅體驗,把專列真正變成“家”。
二,改進的建議
第一,引進“陸上郵輪”的概念,對專列進行真正的改造。
原來的所謂改造,只是把廢置的綠皮火車再利用起來,是一種廢物利用的概念,自然不能算是真正的改造。僅僅就是充分發揮綠皮火車的剩餘價值,這導致設施依舊的現象,舊瓶裝新酒,極不匹配。
海上旅遊的郵輪是海上漂移的家,非常舒適,甚至很豪華。遊客在遊輪上非常享受,即使不下船旅遊,只待在船上就是一種享受。
這種服務理念,能不能引進到旅遊專列上呢,把專列變成陸上郵輪是不是值得參考呢?
這樣,我們可以把綠皮火車當作”二手房“,重新裝修,變成舒適的移動的“星級酒店”,吃住與駐酒店沒有什麼區別,這就大大改善了旅遊體驗。
雖說,這樣做可能增加成本,提高旅遊費用,但是,我們要知道,打算出門旅遊的中老年人,是不在乎多花點錢的。只要遊有所值,他們願意掏這個錢。
第二,對景區接待夕陽紅專列的酒店,實施定點招標管理,經過稽核,具備這個能力的酒店才允許接待旅遊專列的客人,實施品牌化運營,凡是具有接待旅遊專列的景區、酒店,一律掛牌監督,服務標準化。這樣,不管是哪條線上的專列遊,服務質量一致。
如此,夕陽紅專列遊的環境問題才能得到徹底的改善,才能避免專列變“囚籠”的惡劣體驗。
(作者申明:在本號釋出的《“夕陽紅”專列遊“熱”的“冷”思考》系列文章,其主要內容,曾經於2019年在《廖望兩岸》中發表,作者根據目前的實際情況,對文章內容作了適當修改,改為《“夕陽紅”專列遊“熱”的“冷”思考》系列,並在《青青兩岸》上連續推送。《廖望兩岸》與《青青兩岸》的文章屬於同一作者的原創,不存在抄襲問題。特此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