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戰爭臨近尾聲時,我軍以秋風掃落葉之勢,追殲國民黨軍的殘餘力量,其中三野第10兵團,負責解放福建的任務,第10兵團進入福建以後,先後發動了多次戰役,把駐防福建地區的國軍打得落花流水,順利完成了上級交代的任務。到1949年10月時,三野10兵團已經解放了福建絕大部分地區,只有零星幾個海島還在國民黨軍隊手中,其中就包括和廈門隔海相望的金門。
對於金門這個小地方,第10兵團司令員葉飛並沒有太放在眼裡,畢竟整個福建基本上都在我軍手裡了,葉飛認為我軍拿下金門,應該是易如反掌的事情,不必擔心什麼。
不僅是葉飛,第10兵團上上下下都非常輕視駐防金門的敵軍,在攻打金門前,第10兵團把金門的黨政負責人的名單都已經確定好了,準備攻下金門後就走馬上任,甚至攻取金門後,要如何展開地方治理方面的工作,第10兵團都有非常詳細的工作計劃。唯獨沒想到,我軍可能拿不下金門這件事。
當然這不怪10兵團,畢竟在氣勢和實力上,我軍都是完全碾壓敵軍的。盤踞在金門島上的國民黨軍隊也不可能有什麼大的作為,我軍拿下金門應該是易如反掌的事情。但是事情可能沒那麼簡單,當時我軍幾乎全部都是陸軍,而部隊也基本上沒有渡海作戰的經驗。在沒有海軍、空軍的配合下,完全依靠陸軍實現渡海登陸作戰,難度是特別大的,更何況陸軍也沒有什麼渡海作戰經驗。在這樣的情況下,強行渡海登陸作戰,幾乎是一場註定要失敗的戰役。
可是大家誰都沒想那麼多,葉飛把攻打金門的任務交給10兵團所屬28軍以後,就專心負責城市治理工作去了,並沒有太在意後續的軍事準備工作,28軍上報的作戰計劃,葉飛草草看完以後,就簽字同意了,畢竟他當時的工作重心在城市治理。
當時28軍軍長在福州養病,軍政委、副政委和參謀長都被抽調出去,參與地方的城市治理工作,28軍的軍級幹部只有副軍長蕭鋒和政治部主任李曼村在28軍,副軍長蕭鋒同時代理28軍軍長,主持28軍的日常工作。
10月下旬,金門戰役正式開打,根據計劃,我軍攻島部隊分兩批登陸,第一批部隊登陸後馬上建立灘頭陣地,負責接應第二批部隊。同時運送部隊的船隻馬上開回來,把第二批部隊送上島。不過趕巧的是,第一批部隊剛一登上金門,就遭到敵軍猛烈炮火的還擊,連國民黨軍隊的海軍和空軍也加入進來,根本沒法建立灘頭陣地。更糟糕的是,運送第一批部隊的船隻大部分擱淺了,悉數被敵軍的炮灰摧毀,沒有擱淺的船隻,在敵軍那樣猛烈炮火下,顯然是無法倖免的。
所以,沒有一艘船隻回來接送第二批部隊,導致第一批部隊只能孤軍作戰。後來蕭鋒臨時找了幾艘小船,派一個團長帶著兩個連,前往支援,但是這兩個連登島以後也被敵軍打散了。經過三天的苦戰,登島部隊約9000餘人全軍覆沒,損失非常慘重。
那麼負責指揮作戰的蕭鋒是何許人也呢?蕭鋒在紅軍時期一直在中央紅軍系統任職,中央紅軍抵達陝北以後,出任紅一軍團某團的團政委,這也是他在土地革命戰爭中的最高職位。他長期擔任政工幹部,並沒有多少帶兵打仗的經歷,一直到解放戰爭時期,他才從政工幹部轉為軍事幹部,擔任華野某師師長,第三野戰軍成立後,蕭鋒出任三野10兵團28軍副軍長。
就事論事,蕭鋒的指揮能力比較一般,缺乏亮點。這是金門戰役失敗的一個重要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最主要還是我軍太輕敵了,不管是戰略還是戰術上,都非常輕視敵軍,以為我軍主要開打,敵軍就會望風而逃。另外就是缺乏渡海作戰經驗,也是一個重要原因。
金門戰役的慘敗,在全軍引起震動,10兵團司令員葉飛也向三野作出了深刻檢討。作為戰役的實際負責人,蕭峰當然應該承擔重要責任。後來,蕭鋒擔任過華東軍區裝甲兵副司令員,1955年授軍銜時,蕭鋒被授予大校軍銜,1961年晉升為少將。此後他轉任北京軍區裝甲兵副司令員,並在這個工作崗位上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