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旗近幾年的發展勢頭可以稱得上是無可阻擋,自從完成獨立之後,無論是新車產品力、品牌號召力以及消費者認可度都發生了質的變化,最為直觀的改變就是銷量逐年遞增,2020年累計銷量突破20萬輛,成功躋身二線豪華品牌。伴隨著燃油車高階路線初顯成效之後,紅旗為了迎接即將到來的新能源時代,也開始了電動化陣營的佈局,正當人們會以為紅旗會選擇在主流價位試水的時候,它卻不按套路出牌,不僅釋出了一款“狠角色”-E-HS9,並且還將價格拉高至50萬元起步,官方指導價為50.98-72.98萬元,表明了進軍高階電動車市場的決心。那麼它能否肩負起這項任務呢?今天不妨透過試駕來尋找答案。
外觀設計
作為紅旗家族除了L5之外售價最為昂貴的車型,如何在保留品牌原本的莊重前提下展現車新能源汽車應有的科技感呢?從E-HS9外觀來看,個人感覺它兩方面都做到兼顧。前臉使用直瀑式進氣裝飾,帶來出色的縱向視覺高度,讓整車莊嚴氣息有了一定保證,紅旗LOGO進行扁平化處理,從中網一直延伸至引擎蓋上方,彰顯出獨特視覺觀感。兩側大燈使用分體式設計,上方為日間行車燈,點亮後有著較高的車輛辨識度。綜合來說,紅旗E-HS9在保留原有的品牌特徵的同時還對其融入了許多當下流行的時尚元素。
來到側面,即使沒有采用太多腰線作為輔助,超過5.2米的長度就讓它看起來相當修長,車身輪廓線條平直,突顯出方正大氣,後窗採用傾斜放置,這點與許多美式中大型SUV風格如出一轍。雙色拼接車身設計進一步突顯莊重氛圍。另外,隱藏式門把手以及C柱可以顯示電量的鍍鉻裝飾也說明其電動車身份。
尾燈採用貫穿式設計,中間還有一段印有紅旗英文標識的鍍鉻裝飾加以點綴,看起來很有檔次感。另外,下包圍帶有造型誇張的擴散器以及雙出排氣裝飾,如果不是看它掛的是綠牌,相信很多人都會認為它是一輛燃油車。
內飾設計
進入到車內,科技感相當濃郁,環抱式中控佈局讓本就寬敞的車內空間錦上添花,三塊16.2英寸液晶螢幕組合成貫穿式大屏,如果再加上空調面板控制區域的螢幕,那麼數量將會來到四塊,無論白天還是夜晚,著車後都能讓人感到滿足。做工用料方面基本上已經和一輛百萬豪車沒有多大區別,包括木紋飾板、真皮、鍍鉻等高階材質,你很難在車內找到硬塑膠。
方向盤為三幅式設計,造型與旗艦轎車H9比較接近,表面真皮材質手感細膩順滑,兩側帶有觸控式多功能按鍵,分別控制多媒體以及車輛巡航系統。
空間表現
紅旗E-HS9座椅採用NAPPA真皮材質,相比普通真皮手感要更為柔軟,同時順滑程度也更有優勢。座墊和椅背足夠寬大,內部填充物軟硬適中,乘坐舒適性出色,雖然標準身材的乘客會留有一定空隙,但這也不關緊要,畢竟誰會開著這輛車去激烈駕駛,長距離巡航才是它的最終歸宿。
後排座椅表現延續前排,舒適性相當不錯,填充物柔軟程度甚至略高於前排,功能方面支援通風和加熱。而頂配四座車型還配備了後排娛樂系統,不僅可以檢視導航資訊,而且還能連線藍芽耳機,讓它變成私人娛樂廳。
動態體驗
紅旗E-HS9基於FME純電平臺打造,全系標配雙電機+四驅的組合,分為兩種動力調校,其中低功率版最大馬力435匹,峰值扭矩600Nm;高功率版最大馬力551匹,峰值扭矩750Nm。續航方面,配備了,分別搭載84kWh和99kWh,續航里程為460km以及510km。
試駕過程中,這臺E-HS9動力輸出調性有些像大排量自吸發動機,整體加速姿態相當平順流暢,一點都感覺不到它是一輛百公里加速能做到5秒以內的車型,而當你切換至運動模式後,加速踏板會變得非常敏感,同時解除了電機動力輸出的限制,輕輕一點推背感就會噴湧而出,開起來相當痛快。
底盤採用空氣懸掛以及可變阻尼減振器,屬於這個價位天花板的硬體標準。雖然輪轂尺寸為21英寸,並且還是45的扁平比,但對於路面細碎顛簸的抑制十分到位,多餘振動即便來到車廂內也會被厚實的座椅所隔絕,絕大多數路況在這套懸架組合面前都可以做到如履平地。
NVH方面,由於沒有傳統燃油車上的發動機,在靜音表現方面對比同價位燃油車有著明顯優勢。
總結
綜合來看,這款象徵著紅旗進軍高階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旗艦產品,給我留下了許多深刻印象,大氣恢宏,有著極高辨識度的外觀、科技與豪華結合的恰到好處的內飾以及堪比百萬豪車的行駛質感,讓我很難相信這是一家幾年前還在泥潭掙扎的國產車企的作品。不過E-HS9最大的遺憾就是這輛車只有純電版本,限制了它在市場的發揮,如果未來紅旗能賦予它更多動力系統,相信銷量會有進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