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網報道,美國“動力”網站2022年1月3日報道,日本航空愛好者拍攝到1架隸屬於美駐沖繩嘉手納空軍基地第67戰機中隊的F-15C戰鬥機,在飛行時掛載了洛克希德馬丁公司製造的“軍團”吊艙。
“軍團”吊艙內部其實就是目前在中俄戰機上廣泛安裝應用的IRST系統。該系統最早應用於前蘇聯的米格-29戰機上,它是以被動方式探測空中的溫度異常,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越來越靈敏的紅外探測技術,不但能檢測到戰機發動機的熱廢氣流,而且還能在較遠距離發現戰機高速飛行時與空氣摩擦而引起的機體表面熱訊號。
更重要的是,在對抗隱形戰鬥機時,它的被動探測方式並不會像雷達發射雷達波那樣容易遭到敵方的發覺,也不容易受到電子干擾,因此,IRST系統被認為是對抗隱形目標時的有利手段之一。
但是,不知道是對於自己戰機上的雷達系統過於自信,還是出於別的什麼不為人知的原因,如此既先進,又好用的戰機搜尋和跟蹤系統,在早期的美國空軍主力戰機機型上如F-15,F-16以及擁有最強戰鬥力的F-22戰鬥機上,均沒有安裝應用,實在是讓人匪夷所思。
直到近些年,隨著中俄兩國隱形戰鬥機的陸續問世和飛速發展,美國這才如夢初醒,加快了IRST系統配套研製的步伐。
這次被拍攝到的“軍團”吊艙,並不是什麼新生事物,而是早已問世多年軍工產品,但之前僅出現在各種測試場合。例如2020年搭載於F-15C戰鬥機上,搭配試射AIM-9X響尾蛇導彈;2021年8月,協助F-15C戰鬥機發射AIM-120中程空對空導彈,擊落了QF-16靶機。
在與中俄隱形戰機競爭的大背景下,ISRT系統一直不斷的被測試和評估,直至2021年底“軍團”吊艙被正式安裝在位於前線作戰單位的戰機上,也就不難理解了。
不光如此,為了在對抗中俄隱形戰機的博弈中佔據上風,美國空軍不僅相繼在F-35,F-15,F-16,F/A-18E/F等主力戰機上加掛了TRST系統的功能,而且還在擁有最強戰鬥力的F-22猛禽戰鬥機上進行了類似於F-117隱形轟炸機曾經做過的改造測試。
這種改進是在F-22的機翼和機身等部位大面積換裝了閃閃發光的金屬鏡面材料,用來有效的降低紅外訊號,避免在飛行中被中俄戰機上配備IRST系統很快的、很準確的發現並鎖定位置。用這種透過大幅降低戰機的紅外訊號的辦法,來提高美戰機的戰場生存機率。
可是,凡是都有兩面性,有好的一面,就有壞的一面。不可否認的是,靠著將隱形戰機表面的隱身材料換裝成金屬鏡面材料的方式,是減弱了戰機的紅外訊號,被IRST系統搜尋和跟蹤到的機率也會大大降低,可相應的,由於表面金屬材料面積的增加,會接收和反射回更多的雷達波,更容易被敵方戰機的機載雷達或者地面的防空警戒雷達很快發現,徹底喪失其隱形戰機引以為傲的隱身功能。這種“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做法實在是算不上高明,更不值得提倡和效仿。
IRST系統首次安裝在直接面對中國衝突一線的沖繩嘉手納空軍基地內的F-15C戰鬥機上,這個舉動可謂是針對中國五代隱形戰鬥機“殲-20”的意味十分明顯。也從側面說明美國正在調整其在亞太地區,尤其是臺海附近地區的戰略重心,也重新正視了中國空軍的迅猛發展和日益壯大,不得不對現有的主力戰機不斷的進行各種測試及瘋狂“魔改”,以期待己方戰機在效能和戰鬥力上全面超越中俄,確保美國未來在與亞太地區大國的衝突摩擦中佔得先機。